《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我不是藥神》讓故事原型陸勇又走到了大眾視野中。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16年前他被確診為慢粒白血病,原本是一張提前到來的生命判決書,如今卻成就了他的傳奇。現在的陸勇不但依然康健,還四處給電影站臺,為電影打call,成立幫助腫瘤病人的基金會。

還在微博分享了自己治療的“秘訣”↓↓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在陸勇看來,延長生命除了藥物,最重要的是積極健康的心態。

是什麼成就了陸勇的不平凡?

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具有充沛的同理心。

陸勇不是神。在自己飽受病痛折磨之餘還能向眾人伸出援手,他只是比別人更懂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內心拉鋸戰——渴望活下去,卻又因為活著而備受煎熬。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現在的陸勇努力把自己活成榜樣給更多的病友帶去希望,一個感恩與樂觀,並將這些賦給他人的人,註定是不平凡的。

早期他的代購藥,治病;現在這味藥,醫心。

患上絕症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理體驗?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電影其實已經為我們描繪出一幅絕症患者的眾生相。

1.負罪感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絕症病人卑微的問:“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權利,但在現實中,由於經濟等各種問題的困擾,使得他們有活下去的“救命稻草”,卻不知道該不該握住。

活著,意味著更多的支出,給親朋家人更大的壓力;而選擇死亡,誰又有這種勇氣呢?許多大病和絕症患者因為擺脫不掉“病人”這重身份,都在充滿負罪感的活著。

2.病恥感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片中的黃毛一個人遠離家鄉,獨自打工多年,只因自己身染重病不想成為家人的累贅。明明想家,卻堅持一個人孤獨等死。

有時候,許多病人的病恥感來自體象問題——身體、面部部位的缺失,例如乳腺癌、頭頸部癌和皮膚癌等。

有時候,病恥感來自社會身份的缺失——例如治療帶來的無法生育、無法工作等不可逆的問題,都會深深的影響患者的自尊心、心境。

3.輕生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呂受益因為孩子剛剛出生,於是比別人更拼命地想活。最後病情進入急變期後,在巨大的治療痛苦中卻選擇割腕結束生命。

輕生是非常典型的重度抑鬱症狀,在絕症後期的病人中,它可能出現的更為猛烈和頻繁。某些抗癌藥物也可能引起抑鬱障礙。

以上心理體驗給病人帶來的危害

負罪感和病恥感在大病病人之中較為常見,輕生則是產生相對嚴重的心理障礙之後才會出現的問題。

面對重大疾病,不僅患者會出現情緒問題,家屬也會出現無助感、恐懼感,甚至發展為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有時患者配偶的抑鬱情緒比患者本人更嚴重。

患者在這些負面情緒支配下,將會很大程度的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常常出現排斥治療的情況,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安忻睡眠門診——診室

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醫保和醫藥發展上時,我們想提醒大家:

不是隻要“活下去”所有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有時,心理治療一定意義上會帶來新的治療突破口。

除了接受很多疾病無法治癒的事實,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幫助患者避免更多的痛苦,擁有更多的快樂和勇氣,是我們可以通過心理干預獲得的。

心理干預可以在痛苦的醫學治療中建立一個溫柔的緩衝帶,讓他們不至喪失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如何給予重大疾病患者心理幫助?

  • 支持性心理治療

在相互尊重與信任的治療關係中,幫助患者探索自我,適應體象改變和角色轉換。支持性干預能夠有效處理重大疾病患者的心理問題,緩解期焦慮恐懼情緒,幫助其更好的應對疾病。

家庭是患者重要的支持來源,如果有可能,建議將整個家庭作為支持治療的對象。

  •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CBT)療法是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

通過幫助來訪者識別和改變自己的歪曲信念和負性自動思維,以改善情緒、減少抑鬱症狀的心理治療方法。

  • 團體心理干預

作為一種教育性團體,改善患者的靈性幸福和意義感,並減少焦慮和對死亡的渴求。該療法能夠顯著改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痛苦、生存痛苦和靈性痛苦。

在病魔面前,能讓人閃閃發光的通常不是求生本能,而是一個人的靈性需求得到滿足。

當生命的品質發生無可逆轉的退化時,這個社會仍能夠給予臨終者免於痛苦和恐懼的可能性,才是一個文明社會所能給他們成員提供的最好的保障。

《藥神》原型陸勇:這是最好的藥,包治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