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他是汽車界所有的創始人裡年紀最小的,26歲的他現任騰風集團的創始人、CTO。16歲被特招去了清華大學的基科班。他的研發工作足跡涉及軍警用裝備和航天技術。21歲時被聘為航天科工第六研究院的“特聘高級專家”,以及航空動力增程式電動汽車系統獲得美日歐等國發明專利。他集團下屬的迅玲騰風汽車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剛被評為“隱形獨角獸企業”。他被外界稱為“天才”,他就是靳普。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他說,他不喜歡拿職稱、評專家這種一眼就能望到邊際的模式化科研之路,於是機緣巧之下開始創業,那時候他只有19歲。他做的是鮮有人去嘗試的燃氣輪機。搭載這項燃氣輪機的騰風“至仁RS”超級跑車連續3年在日內瓦車展亮相。理想的路況條件下,用80L燃料可續航1916km,其熱效率比世界頂級量產汽油發動機動力系統總成高出一倍以上。

但是,很多人不相信這項技術,認為國內造不出好的燃氣輪機,甚至國外一些車企,例如捷豹、克萊斯勒等,曾經將這項燃氣渦輪發動機應用到一些車型上,但是因為噪聲大、成本高、排放超標的問題難以解決,最後也不再進行更多的嘗試。

為何他就能克服這些壁壘?他的自信從何而來?業界非常不理解,包括同行、資本等,有很多人表示不看好,甚至有人說這是“騙局”。但是,他並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因為,外界認為他要造車,可事實上,他只是要做燃氣輪機的設備供應商。他表達實際造車的目的也更多的是想要宣傳這項技術。

我問,“當同行、資本、媒體一直否定你的時候,你還會繼續嗎?”他的回答很果斷,“這項技術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因為它是能源裝備,決定了我們未來將如何、以及付出何種成本去使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騰風的技術團隊

專訪的地點是在位於北京國貿三期騰風集團的會議室裡,騰風在這裡租下半層寫字樓,主要作為管理層的辦公場所。靳普不常在此辦公,更多時候他在位於大興亦莊開發區的研發中心。在門口的牆面上清楚地展示著騰風集團的旗下全部品牌,包括專門做燃氣輪機的迅玲騰風,比較受關注的汽車泰克魯斯騰風,專門做磁懸浮的麥克斯韋騰風,以及明耀騰風新能源、鳴雷騰風通用動力和投資管理。走進東側辦公區內,員工並不多,大概十幾人的樣子,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技術人員日常都會在實驗室裡工作。

雖然技術總監是天才少年,但騰風的技術團隊堪稱國內第一梯隊。這裡的工程師和技術員平均年齡大概29-30,平均學歷碩士以上。分別都來自於中國航發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重型燃氣輪機研究院、中航工業、上汽集團、零壹空間、LG集團等國內外頂尖工程技術公司,主管工程師都有8-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更厲害的是,他們有10位以上來自北航、清華等國內外一線高校的兼職教授和研究員,同時還有兩位院士顧問,可見其研發實力非同一般。談及團隊資歷時,靳普露出了油然而生的興奮感,還自豪地介紹了一下正規科研的標準流程。

“我們科研開發部的口號是:‘一次成功,騰風傳統’。”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提及燃氣輪機這樣超強的多學科集成、開發週期特別長且迭代工作量特別大的硬科技,是如何在民營企業這樣資金條件不如國家隊的情況下,能夠快速低成本地開發出來的,靳普說:“一方面是加強數學計算,可以在前期把大量顯而易見的問題提前解決,另一方面就得仰仗團隊紮實的工程經驗了。”

“科研並不是靠堆人力資源就一定能做得快做得好的,精英級的團隊和正確的溝通與協作方式決定了很多事情順不順的。”

所以才有了他說的,“絕大多數零件做出來,在實驗臺上都是一次成功。當然這裡的成功指的是達到設計目標,與設計零件時和其間預想的結果都是高度一致的。”

看得出來,靳普最得意也最享受的日常,就是與他的技術團隊一起在實驗室裡擰螺絲、弄扳手。融洽的工作關係也基於在過程中與團隊一起取得的技術成果,逐漸培育出的信任感和高度的默契。這是他經營這家“專業的科研公司”所孕育的最大、最寶貴的財富。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在經營企業和科研工作上,年紀小吃了大虧

“都說90後很佛系,你是這樣嗎?”

“不是,我認為佛系是個貶義詞。你可以理解為我們被馴化了,野性和稜角都被磨平了,也沒了什麼動力去追求,才被稱為佛系。”

“在之前的報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你的一頭黃髮,是不是代表一種個性?”

“如果不幹這行,我會樂意嘗試不同的髮型,但黃髮不是故意染的。因為精神壓力大,睡覺睡得少,所以長了白頭髮,這一撮那一撮,像斑點狗一樣,所以無奈就染了白色,後來白色逐漸褪成了黃色。”

專訪靳普之前,我儘可能多地查閱了有關他和騰風集團的相關資料,天才、90後、富二代、頭髮個性、高冷是結合這些資料我給他貼的初始化“標籤”。

這次專訪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靳普本人,與想象中有些不同,頭髮是黑色,西裝革履,而且並不高冷。相反,他倒是個十分健談的人,關於外界對騰風的質疑、燃氣輪機的量產化應用、資本的不看好等等,他回答得很坦誠。在與靳普對話的四個小時裡,能夠感受得到,今年26歲的他,有這個年紀該有的稜角,但這也正是他一直在刻意掩飾的。對他來說,在年紀小上吃了大虧,“因為有時候越是解釋,越是抗議,就顯得越不成熟。”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燃氣輪機為何不優先用於乘用車?

在國內,發動機技術難以突破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燃氣輪機其實可以理解為增程式電動車的增程器,屬於內燃機的一種,同時也是一個專職發電的發電系統,如果在車上大規模商用,能夠解決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短、充電難的問題。但傳統的燃氣輪機同時也存在成本高、排放技術要求高、噪聲控制難等現實問題。

如何規避燃氣輪機的現實問題?靳普表示,“騰風開發的燃氣輪機是專門為民用汽車發電設計的,在設計之初的目標就是要高效率、低噪音、低排放和低成本,並且在過程中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這些目標。所以這是一種以前不常見的新型機種,在這些方面反而比活塞發動機有優勢。成本高、噪音高、排放高的那種主要是航空和軍用的。它們的這些問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並不是每種燃氣輪機都生來就有這樣的問題。”

的確,搭載了燃氣輪機動力的泰克魯斯騰風“至仁RS”,可以實現百公里加速僅需2.5s,最大時速每小時可以達到330km,最大續駛里程達到1170km。從實際應用角度來說,的確滿足了純電動汽車所難以突破的壁壘。但是,騰風集團卻並不是要造車,也不將這項技術率先應用在乘用車上。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靳普表示,要做燃氣輪機的供應商,而非造車企業。“我們不會主動把自己轉變成一家造車企業,造車真的很辛苦且利潤率也低。就算以後發展的好真的造車,我們也會造類似於保時捷這樣高質量的小批量車型,暫沒有財力和精力涉足10萬、20萬級別的大規模量產車型。”

此外,在燃氣輪機的應用上,靳普明確表示,不會率先在乘用車上使用,而是先在地面和商用車、卡車上應用。他解釋道,“如果和乘用車整車廠去適配,這個實驗和檢驗時間至少需要三年,這是客觀嚴謹的研發週期,不能跳的。目前我們正在跟車企接觸,提供給他們樣機,並聯合開發車型。但如果等到市場上真正能買到這樣的乘用車,至少也是三年以後的事了。”同時,他坦言,“一般來講,新技術先在商用車或卡車上使用,一方面因為認證快,另一方面具有容錯性,因為商用車都是定點召回,無論維修還是發現問題都比較好操作。”

其實,靳普相信這項技術在地面上應用是更快商業化的,他舉例道,現在有能源公司、充電樁企業在合作。“我們負責把設備銷售給廠家,並且負責後期的維修、保養和備件。”就拿充電樁來說,很多老舊小區或者公共場所不具備足夠的電容量來支撐大批量充電樁的建設,而擴容費用經常超過百萬。燃氣輪機相當於小的發電廠,取代場地的公共用電資源,而通過自身靠燃燒酒精、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來提供充電樁本身的用電。

根據靳普的計劃,明年年初將建設一個設計年產10萬臺的工廠,專門進行燃氣輪機的生產、研發和銷售。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機會與挑戰

其實,在我看來,這項技術在充電樁領域的應用場景還有待考證。雖然他們單臺燃氣輪機的成本驚人的低,但這無疑還是加大了充電樁建設運營企業的投入成本,給原本就回報率低的樁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所以在電容量足夠的地方,從這一點來看,其可實施性還有待觀望。從靳普的角度出發,他說我們肯定是把設備裝在電網所不能及或功率不夠的地方以獲得極高的產出比。但至於電容量明顯不夠或不能到達的場景有多少,我們暫時不清楚。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燃氣輪機既然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極高的技術門檻背後蘊藏的價值自然遠不止於此。在聊到燃氣輪機如何應用時,靳普向我們展示了兩段簡短的視頻,一個是西藏一家旅館在停電時用活塞汽油發電機發電的視頻,另一個是用柴油發電車為共享電動車充電的場景。視頻中濃煙滾滾,看起來是真心不環保。就像靳普所說的,作為工業設備,燃氣輪機就像一個可以連續運轉很多年能量源,可以提供高效並清潔的電能和熱能,可以應用到電力資源少、用電資源緊張的地區和領域,例如島礁、偏遠山區等電網不能觸及的地區造福一方人民。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但美好的企業願景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卻面臨諸多障礙,比如既得利益團體早期收購技術的誘惑,套現資本對科研項目的短視,技術間諜的潛入攻擊,制定的宣傳方案被別人偷去用做“炒概念、說故事”等等。當被問到,如果做最壞的打算,在團隊、融資、既得利益團體虎視眈眈等多重壓力疊加之下,會不會放棄時,靳普回答得很乾脆。

“你若不想被別人當成既得利益團體,被革命的話,你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停革自己的命,不停更新自己,然後創造出更好的東西來,你只有在一個行業裡面不斷精進,才不會被後來者取代。這也算是一種企業家精神吧。”

靳普:我們是專業的科研企業


問到燃氣輪機的未來,靳普唯一一次顯露出了他內心柔軟的一面,“如果只是為了掙些錢,何必把最好的10年青春獻給冬冷夏熱的實驗室?還不是因為熱愛這項事業,希望能為社會帶來無法用錢估量的幫助。全面電氣化的時代,有人的地方都需要電,同時全球還有大量的人們生活在沒有持續、穩定的電力的地方,享受不到公平的發展權。正因為想要幫助他們點亮家裡的燈光、享受通訊和互聯網帶來的精彩生活、希望大家能用上不冒煙的發電機、擁抱清潔的藍天、享受低成本可持續的能源,所以才有這般定力去追求這看似遙不可及的技術奇蹟,同時這也是我們的價值所在。”

編輯總結:靳普說,騰風不是創業企業,也不是造車新勢力,而更多的是科研公司,而這才是一直被誤解、被質疑的癥結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