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機車之父”見證中國“火車頭”甲子變遷

“中国电力机车之父”见证中国“火车头”甲子变迁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左二)與南車株機高級工程師在機車模型前研究技術難題(2011年4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 攝

新華社長沙1月20日電(記者陽建 蘇曉洲)辭舊迎新,大雪紛飛。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株機”)廠房內,一臺臺電力機車正在緊張地生產、測試當中。車間一角,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訴說著中國電力機車60年風雲。

儘管已年逾80,仍然在與這些“火車頭”打交道。這位被譽為“中國電力機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已在“株機”幹了一輩子。如今,他每天都要與“徒弟們”研討電力機車的新設計方案,攻關技術難題。

“60年前中國第一臺幹線電力機車研製成功,50年前中國第一代國產電力機車以‘韶山’正式命名和定型。”劉友梅說,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中國電力機車而言值得紀念。

1936年,粵漢鐵路全線貫通,“株機”建廠修理進口蒸汽機車。隨著新中國工業的建立,1958年12月28日,“株機”與湘潭電機廠聯合研製的中國第一臺幹線電力機車下線,中國邁入鐵路機車電氣化時代。很快,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照搬國外電力機車的技術模式已不可持續。

帶著滿腔報國熱情,劉友梅等一批年輕大學畢業生來到株洲,中國電力機車隨之走上自主創新之路。

“我是1961年從上海交大畢業來到‘株機’,當時大家都不太熟悉電力機車,可以說是在一張白紙上開始幹。”劉友梅回憶說。

夙興夜寐,自力更生,以劉友梅為代表的中國科研人員,終於在1968年成功研製出6Y1型008號電力機車。這是中國第一代國產電力機車,毛主席親筆書寫的“韶山”二字鑲嵌在車身之上,開啟了中國自主電力機車的新紀元。

1978年,中國開啟改革開放。在原鐵道部“內電並舉,以電為主”發展戰略指導下,“株機”全面轉產電力機車,成為中國第一家電力機車專業研製企業。很快,“韶山系列”電力機車飛馳在神州大地。直到如今,仍有不少Z、T、K字頭的普速列車由“韶山系列”牽引,成為中國幹線電力機車高品質、高性能、高可靠的經典。

“韶山系列電力機車經歷三次重大技術改進,由於國外技術封鎖,每一個階段都很難,但我們始終百折不撓,奮勇向前!”劉友梅說。

隨著改革開放紅利不斷釋放,依靠骨子裡的自強不息精神,中國電力機車首次整車出口、世界最大功率電力機車下線等多個“行業第一”相繼誕生。通過產業調整、援建、聯合研製、技術平移,“株機”還孵化了一批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企業,助力中國電力機車事業實現了“從普載到重載、從普速到高速、從引進到出口、從直流到交流”的四大跨越。

如今,“株機”已形成了年產1000臺電力機車的產業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機車研發和製造基地。“韶山型”“和諧型”“曼德拉號”……十幾種、近萬臺電力機車走向世界,服務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據國家鐵路局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路機車擁有量為2.1萬臺,其中電力機車佔比59.5%。“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作為中國鐵路運輸主力軍,電力機車對國民經濟貢獻巨大。

60年前,一臺燒煤的蒸汽機車,拉貨很少能超過2000噸。60年後,以電力機車為代表的現代化“火車頭”,讓大秦鐵路上,牽引2萬噸列車奔跑成為常態,牽引3萬噸列車也已完成試驗。

“株機”建廠時,距離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世界第一臺蒸汽機車已經過去122年,這是當時中國製造與世界的距離。如今,歷經60年的奮力追趕,中國電力機車已躋身全球一流陣營,成為一張張流動的“國家名片”。劉友梅說,“中國製造”永遠是中國電力機車人奮鬥不息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