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漂亮的暨大明湖

暨南大學,

有一漂亮的明湖!

明湖2019年1月18日,廣東廣州,暨南大學漂亮的明湖。

暨南大學明湖,成為暨大的標誌,成為暨大人的精神家園。校園裡散落的湖泊,湖水波光盪漾,周邊的綠樹、建築倒影在水中,無論春夏秋冬都是一幅幅優美的畫卷。

沿著暨大金陵路往北前行,就是暨大最富盛名的明湖。明湖是暨大學子精神寄託之所在,暨大之有明湖,猶如北大燕園之有“未名湖”。

明湖本為一湖,寓意“戰勝困難,取得光明”,後被真茹路截斷,因其形狀東如日、西如月,所以東邊為日湖,西邊為月湖。早迎朝陽,晚映月光,“美麗的小路”,“秋色裡的小湖”,詩人汪國真在就讀中文系的時候,就常到湖邊沉思,據說明湖是他靈感的源泉。寒來暑往,明湖湛藍的湖水,湖畔的樹木曾迎送眾多暨大的學子。

明湖,變成日湖、月湖,似暨南大學一雙明亮的眼睛!

每年陽春三月,紫荊樹紅花怒放,柳枝舞姿婆娑,棕櫚樹傲然挺立。秋風到來的時候,湖邊的楊柳綠影飄動,湖面輕波盪漾,幾十只白鴨子划起一湖漣漪。明湖中的小島通過一條白色的小橋與地面相連,島上的植物生機盎然,大部分樹幹和樹杈都伸出了小島。小島的西南角,就是日亭。日亭紅柱綠瓦,六根硃紅的大柱子穩穩托起,亭子的六個琉璃亭角高高上翹,意欲展翅高飛。從明湖的西南角看過去,日亭後面的小島像被樹木覆蓋了的小山,青山、綠水、小亭的感覺真的很好。月亭在東北角,形狀像蘑菇,掩映在高大的棕櫚樹下。晚上,在月光映襯下,蟲鳴星稀,可以慢慢把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意境。據說幸運的話,可以在大明湖畔遇到“皇阿瑪“張鐵林,做為藝術學院的院長,是否也需要到明湖尋找靈感?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攝影 陳保忠)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廣州暨大一雙明亮的“眼睛”:漂亮的暨南大學“明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