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作者 | 梳子&兔醬

來源 | 行動派DreamList(ID:xingdongpai77)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前些天微博上有一個叫#第一次結婚沒啥經驗#的熱搜火了。

熱搜裡的這條視頻裡,收錄了很多婚禮現場的搞笑瞬間。

找到了婚鞋,大家夥兒起鬨親新娘,結果嘟起了嘴「吧唧」一口親在了鞋子上。

被大家夥兒笑了之後害羞的解釋說:第一次結婚,沒經驗。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本應該是單膝跪地,結果撲騰一下雙膝跪地,被自己老婆提醒是單膝之後,張口就祝自己老婆「永遠幸福」。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一整段視頻下來,這些新郎們的反應都很沙雕很搞笑,但是又確確實實從新人們的慌亂之中感受到了他們的幸福。

很多網友看完視頻都說:看完這個視頻,我一個單身狗都想結婚了。

也因為這個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讓「婚禮」這個話題在網上掀起了一番討論。

前兩天,發起了調查活動,採訪了一群人,問了他們對「婚禮」的看法。

近幾年,年輕人對於結婚的態度也屢次被討論。在現在高壓的社會環境下,根據統計學家們調查得出來的大數據,我國整體的結婚率逐漸降低。

大多數人都認為:先謀生,再謀愛。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許多人,對待愛情,對待婚姻,對於婚禮,依然狂熱。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火腿女士,28歲,人民教師

「記掛著我所有的小心思,就是你愛我的證明」

當年我跟我先生結婚的時候,有個服務員不小心把我一杯紅酒潑到了我的裙襬上,純白的婚紗瞬間被染紅。

雖然當時做了很多的拯救措施,但那場婚禮對我來說還是因為一條不純白的婚紗而有了一個不完美的遺憾。

我先生知道我心裡有這根刺,於是在結婚的第三年情人節的時候,他扮成快遞小哥站在門口,抱著一個巨大的箱子讓我簽收。

我一打開包裹就發現裡面是一條全新的婚紗,而且是按照當年那條婚紗的設計去復原了一條一模一樣的。

於是那晚,我換上了新婚紗跟我的先生在家裡面又舉辦了一次微型婚禮。還用留聲機播了披頭士的黑膠唱片,跳了一場有點搖滾的探戈。

只不過這一場婚禮,只有我們兩個人。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滷肉 ,24歲, 互聯網從業者

「成全了你們的碧海與藍天」

我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一直以來我們喜歡的東西幾乎都一樣,一樣的顏色,一樣的髮型,一樣的音樂,甚至在讀書的時候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

但不同的是,她比我搶先一步,她先把這個秘密告訴了我,並且主動追求了那個男生,而我的秘密就永遠成為了一個秘密。

後來我們到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學,就沒再怎麼聯繫了。不過聽說她跟那個男生也是分分合合,直到去年七月份她向我發來了一封婚禮請帖,上面新郎官那裡印著那個男生的名字。

當時我猶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去,雖然我已經放下那個男生了,但畢竟我暗戀那個男生暗戀了8年,而這個發小跟我鐵了10年。

後來,我還是去了。

雖然從頭到尾我都沒有敢直視他們的眼睛,甚至當著他們的面說一聲「祝你們幸福」,但坐在臺下看著他們站在舞臺中間交換戒指的那一刻,我還是沒忍住哭了出來。

與其說是遺憾,不如說是釋懷。

我想,這就是我對他們無聲的祝福吧。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一棵等待澆水的小樹苗,20歲,學生

「快點來個知心愛人跟我拍N個風格的婚紗照吧」

參加了過很多唱親戚的婚禮,然而都沒有什麼感覺。直到我自己的親姐姐出嫁的那一天,我幾乎全程都處於化妝-哭花妝-補妝-哭花妝的死循環中。

我和姐姐的關係很好,從小到大都幾乎形影不離。當初男方提親大家吃飯的時候,我媽調侃地跟我說,「以後就沒人陪你說話睡覺啦。」

我才真的意識到,姐姐要嫁去別人家了。

不捨的情緒突然就湧上心頭,在男方家人面前就哭了出來。那時候對姐夫還有點莫名的敵意,覺得把姐姐搶走了。

每準備好一個物件,每安排好一個環節,心裡的真實感就加重了一分。

出嫁那天,一大早起床陪姐姐妝發,看著男方來接親,一起出發去會宴廳。

看著他們相識相知的照片,看到場上姐姐幸福的笑容還有宣言時候的淚水,再看向同樣溼了眼眶的姐夫,那一刻,我終於放下了不捨,真心地祝福了他們。

現在姐姐已經有了一個女寶寶,兩人感情還是很好,過的很幸福。

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個人能給我一個婚禮。

婚禮上我們四目相對,一起說出那聲「我願意」呢?我很期待。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阿西,27歲,攝影師

「Back up那些和我們一樣的自由人」

畢業之後,陸陸續續也參加過了很多婚禮。眼看著身邊的幾個哥兒們都陸續成家了,今年也終於輪到我。

我和我女朋友都挺佛系的。戀愛的這6年裡,旅遊我們從不做攻略,到哪兒算哪兒;對於我們未來的人生也沒有確切的時間點規劃。

決定要結婚,還是因為預定餐廳的時候,店員讓我留姓氏,我想了一下,就問了再一旁的她,要不要換一個姓。她還沒反應過來,我才正式跟她求的婚。

既然決定要結婚了,就得被家裡的長輩們掐著脖子按著流程來。

然而對於婚禮,我們兩個都堅決反對了雙方父母大肆操辦的打算。也還好我們爸媽都沒有強行要掙面子的想法,都由著我們來了。

後來我們選擇把結婚的預算挪到旅遊。

買了簡易的婚紗,一路走,一路拍。中間有一天我趁著女朋友去市集,聯合著店長把整個民宿裝飾了一下,給女朋友一個意料之外的「婚禮」。

「雖然我們在一起以來,幾乎所有事情都充滿了未知。但今天開始,我想給你一個肯定的未來。」

後來我們把這一路上拍的照片和視頻放到了網上,很多人都評論說照片很漂亮,這種婚禮形式就是他們想要的。

我就索性辭職,自己開了一家工作室,當起了攝影師和半個婚禮策劃。

至今我們已經幫助很多對情侶,完成了他們的夢想,見證了他們的愛情。

在每次婚禮上,我都會為他們拍兩張拍立得,一張給他們紀念,一張掛在我們工作室的牆上。

現在牆上已經快要被貼滿了,而我們的故事,也還在繼續。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可樂加冰,26歲,自由職業者

「狗糧,還是陳年的好吃」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婚禮的態度都比較消極,覺得辦婚禮既麻煩又費事,就是一個大型表演現場,並沒有什麼意義。

可後來,是我的姥爺和姥姥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對婚禮的看法。

我姥爺作為當時少數留過學的知識分子,雖然那個時候婚禮並不是很普遍,但他堅持一定要給我姥姥辦婚禮的,而且還從國外買了一條婚紗回來。

我姥爺說那會兒姥姥可嘚瑟了,到處跟比人炫耀自己是一個能穿婚紗結婚的新娘。

可我姥姥在67歲的時候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雖然她記得很多跟我爺爺相愛的事情,但就是經常忘記他倆當年辦過婚禮。

我姥姥這麼重視儀式的人哪肯罷休啊,所以她會經常跟我姥爺唸叨:「你什麼時候給我補辦婚禮?」,我姥爺每次的回答都是辦,一定辦。

全家人都以為他只是隨便哄哄,沒想到這一句話就成了諾言,往後每年的9月23日也就是當年他們舉辦婚禮的日子,我姥爺都會給我我姥姥整一個小型的婚禮——

他穿西裝,她穿白裙子,兩個人找了一個安靜的小花園,在一條石子路上走一遍儀式。有時候我們在身邊的話,就一定要求我們正裝出席。

對於他們來說,婚禮不只是一場儀式,更是一種象徵性的紀念,紀念他們承諾彼此攜手共度一生,無論生老病死,都不離不棄。

直到現在,這個習慣我姥爺堅持了13年了,其中還有一年,我姥姥非耍性子要穿紅色的裙子「辦婚禮」,我姥爺索性就去買了一套中式婚服,擺了一場酒席,辦了一次中式婚禮。

現在的我,也改變了一開始的想法。

我開始很渴望自己會有一場可以銘記一輩子的婚禮。

我很怕哪一天我也忘了。但還會有記得的人提醒我,曾經的我也是最美的新娘,我也終究會遇到這世界上最好的新郎。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我們採訪了100個“結婚狂”


婚禮這東西啊,就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在接受採訪的這些人當中,有些人也會覺得,婚禮就是一場眾人自嗨的廟會,費心又費力。

但依然有些人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或者為了父母,或者為了給彼此更深的羈絆,或是為了多一個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的機會......從而心甘情願完成了一場圓滿的婚禮。

總有人說,現在這一代,是追求自由追求享受的一代。不可否認,在整個社會環境的飛速發展大,年輕人已經成了整個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

他們有著最活躍的大腦,最敢做的態度,在這個壓力頗大的現實裡不屈不撓地奮鬥,為自己開疆闢土。

他們年輕,所以可以不羈,也正因為他們的年輕多變,所以他們努力活出了態度。

對於婚姻,年輕人並沒有想象中的這麼舉重若輕,許多人對婚姻的態度依然保持著認真,莊重。

面對婚禮這一談及婚姻就避免不開的話題,還是有很多人堅定地選擇了「Yes」,因為婚禮的形式開始變得多樣化,而他們態度的表達也可以繼續延續。

婚禮,說到底,出發點應該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你們的愛情添加了一份新鮮的回憶?還是為了讓彼此的心靈有歸依?

其實,就只是為了「愛」這一個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