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這座鄉村正被藝術家們當做一個“生命體”融入藝術裡

給孩子們的書包上塗上手繪,再在包裡裝上燈,效果一定很好。

9月26日,在延平區巨口鄉九龍村一棟村民土厝房改造的民宿舍裡,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藝術家良亮人和助理正在策劃今年11月將在延平區巨口鄉九龍村舉辦的“中國·延平首屆鄉村藝術季”活動開幕式主會場月夜巡遊活動。

鄉村藝術季是一個以藝術為生態基因和價值紐帶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以文化為主導的系統工程。

巨口鄉作為國家級生態鄉鎮,境內留存著數量眾多、造型獨特的古民居、古遺存、古村落,有中國傳統村落1個、省級傳統村落7個,有完整土厝建築的村莊8個,土厝多達600餘座,為鄉村藝術季提供了的豐厚素材。

與仙人掌結合的即興表演,根據崇蛇文化設計的服裝……

良亮人通過利用九龍村的文化和自然資源來進行藝術創作,她說:

我們把村子當成一個生命體,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藝術融合,創作出新的東西,讓村子“活”起來。這裡的植物、光和人等等一切都是我們創作的靈感來源。

目前已有23名藝術家來到巨口鄉九龍村進行藝術創作,他們都是來參加“中國·延平首屆鄉村藝術季”活動的藝術家,良亮人就是其中的一位。

來自中國美院上海設計學院的藝術家羅永進

九龍村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生態資源吸引著大批的藝術家前來,他們或是將前沿的VR技術與當地水塘結合,或是對倒塌的古厝殘垣進行再創作。

比如有個藝術家,在一個水池裡做投影,把魚投射進去,讓影像和現實環境結合。圖片、影像、雕刻、裝飾……多種形式的作品將在鄉村藝術季與大家見面。

上海全攝影&一個藝術畫廊的總監黃雲鶴這次也藉著鄉村藝術季來到九龍村,“毛竹、廢棄的磚瓦、瓶瓶罐罐……一切都可以成為創作的來源。”他對九龍的自然景觀讚歎有佳,“明月、土牆等等,這裡的創作元素豐富,相信會創作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今年11月初延平區將邀請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在巨口鄉舉辦“中國·延平首屆鄉村藝術季”活動。

活動分為四個板塊:中外大師作品板塊、特邀駐地藝術家創作板塊、藝術與設計院校工作坊板塊及青年藝術家駐地板塊。

展出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裝置、錄像、攝影等視覺藝術,以及音樂演出,建築設計,綜合設計作品等藝術形式。

人文與自然融合發展的萌芽將在巨口盎然生髮,助推動鄉村振興。

目前,延平區正以巨口鄉為試點,借力延平區被納入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的歷史性良機,在巨口鄉進行生態銀行試點,通過挖掘當地以土厝為主的人文文化,開發鄉村旅遊,正吸收越來越多的遊客來體驗“詩與遠方”的詩意田園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