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我國古代著名書院。在今江西廬山五老峰下。唐貞元名儒李渤曾隱居讀書於此,畜白鹿以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後渤任江州(今江西九江西南)刺史,於其地建臺榭,以白鹿名洞。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

南唐於此洞置學館,學者大集,以名儒李善道為洞主,掌教授,時稱白鹿洞國庠或廬山國學。

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朝廷賜監本九經,稱白鹿洞國學。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改稱白鹿洞書院。慶曆年間興州縣學,書院荒廢。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孫琛即舊址修建學館十間。

白鹿洞書院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知南康軍朱熹又重建白鹿洞,親定學規,朝廷賜敕額“白鹿洞書院”及監本九經。朱熹與陸九淵等名儒均曾講學於此,生徒日眾,為當時各地書院之楷模。

白鹿洞書院

書院整體坐北朝南,為幾進幾齣的大四合院建築,佈局相當考究;從建築材質結構看,書院建築多為石木或磚木結構,以明、清建築為主,屋頂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書院的禮聖殿、朱子祠、御書閣、明倫堂就坐落在樓閣庭院。

白鹿洞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