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还在担心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这些方法你可以试一下!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情绪

一、情绪是什么

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当下所面对的人、事、物的反应。

能够产生情绪的外界刺激分为正向刺激和负向刺激,不正向也不负向的刺激不能让我们产生任何情绪。

正向的刺激(如赞美、表扬等)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或者引起我们肯定性质的体验,使我们产生好的情绪,如快乐、开心等。

负向的刺激(如背叛、辱骂等)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或者引起我们否定性质的体验,使我们产生坏的情绪,如愤怒,悲伤等。

我们的内心对与我们无关的人、事情、物是不会产生情绪的,因为这些刺激并不能让我们对外界做出好或者坏的反应,而情绪是有好坏之分的,没有好坏之分的不是情绪。

社交恐惧?还在担心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这些方法你可以试一下!

在生活中,如果你让别人没有情感,没有情绪,没有感觉,说明你对别人是无关紧要的。

你如果希望给别人带来好的情绪,你就必须满足对方的需求或者给别人带来肯定性质的体验,不要让对方没有情绪,无所谓。

情绪的产生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它都可以帮助我们去识别、判断,并且做出一些决定。

只要是我们产生的情绪,它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去对抗它的出现,它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有它存在的意义。

因为,它是根据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反应,正向刺激使我们产生好的反应,也就是好的情绪;负向刺激使我们产生坏的反应,也就是坏的情绪。我们有时候没有办法去规避一些外界刺激,我们只能够去被动地接受,所以受到这些外界刺激后,情绪地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似乎可以去控制我们的情绪,用什么去控制我们的情绪呢?

用好的东西来刺激我们,让我们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让我们变得开心,变得兴奋。

不开心也不代表是不好的。比如说你的朋友背叛了你,你肯定会伤心、心寒、失落等。这些情绪你认为不应该存在吗?没办法,它们必须存在。因为你就是被背叛了,没有一个人被背叛完之后还非常开心的,然后说:“哎呀,我终于被背叛了,我好开心啊,我好兴奋啊。”没有这种人。

难道我们被背叛了之后就一直处于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吗?也不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忘记它,做一些开心的事情,也就是通过一些正向的刺激来使我们忘记它。

那我们怎么去疗伤呢?

或者是跟它保持距离,或者是经过时间,慢慢地我们就没有那么难过了。

但是,下一次我们再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防御,我们会紧张,在遇到类似的人的时候我们会紧张。紧张的情绪让我们去分辨,分辨这个人是不是我曾经接触的那个人。而这个紧张的情绪是为了辨别,防止自己再次受到危险。所以任何情绪都有它的好处。

比如,一个人经常伤害我,我能不厌恶他吗?厌恶是为了避开他。

再比如,一个人背叛了我,我能不生气吗?生气是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远离他。

我们吃到一些异物,吃到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说“吃到纸”,你会恶心,你会想吐。为了

避免外界的伤害,我们就会产生恐惧感,比如看到一些大的狗,我们就会不自然地产生恐惧。为了去繁衍后代,我们产生了爱;为了去战斗,我们会愤怒;为了去寻求帮助,我们会哭泣。重复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我们会开心,因为开心,所以我们会做很多有利的事情。

你每天做很多事情,是不是因为开心呢?如果你做一件事情不能开心,那么你不能持续太久。如果这个事情对你来说是开心的,你会一直做下去。

打游戏,打球,运动会让你有开心的情绪,而这个开心的情绪会让你持续地把这个事情给坚持下去。

有的人说因为我长得丑,所以我不开心。其实,你开不开心跟你的长相关系不大,因为你从小到大长相都是这个样子的,你不可能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开心过。肯定是你对自己的评价有待改变,而你的长相变化不大。

所以,不管是什么情绪,愤怒也好,悲伤也好,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愤怒是为了帮助我们划清楚界限,让别人不再来伤害我。

对外界的愤怒恰恰让你跟别人的关系是好的。如果你跟别人没有产生愤怒的情绪,那么你跟外界的关系是不好的。

如果你没有试图去愤怒,让别人知道你有一定程度的愤怒的话,你很难跟别人保持一个很好的关系。

有些东西必须要表达出来,比如愤怒,如果没有表达出来,别人和你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他们就不会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也就很难去尊重你,很难分清楚什么是你,什么是他,而愤怒是可以让他分清楚什么是你,什么是他的一种方式。愤怒是让我们把感觉不舒服的东西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别人做了什么事情影响了你。

没有永远好的关系,因为别人总是无意地去侵犯到你不舒服、不愿意的地方。

恐惧感是为了自我保护,社恐的人有恐惧感是为了自我保护。

举个例子。你跟你的同事是一个组的,你们组在做一个项目,然后,结果这个项目没做好。但是你把你负责的这个项目的部分完成的非常好,而你的同事没有把他该做的部分做好。上级来检查,发现没做好,然后你的同事就把责任归咎于你,你会不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会。假如你忍了,你说,没事,我忍了。以后跟他同一组的话,你觉得他还会尊重你吗?他肯定也不会尊重你,他肯定依然欺负你。

所以,任何情绪都有它的作用,不管是恐惧也好,愤怒也好,抑郁也好,焦虑也好,这些情绪地产生,只是来告诉你,你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受了什么刺激。

二、情绪的简单分类

1. 简单的情绪

简单的情绪可分为喜怒哀惧,也就是快乐、愤怒、恐惧、悲哀,这些是最原始的情绪,从出生就有的。

快乐是我们盼望的目的被达成之后,某些需求被满足之后,那种紧张的状态被解除的良好的情绪。

愤怒是当我们的愿望达不到,一再受阻或遭到挫折之后累积起来紧张的情绪体验。

恐惧是准备不足或者说不能够处理和应付危险、可怕的事情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悲哀是与所追求事物的丧失,所盼望事物幻灭有关的情绪体验。

2. 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

什么是感觉刺激?

感觉刺激就是通过嗅觉、视觉、听觉、触觉传达的刺激。

比如,当你在街上看见一个美女时,你会产生好的情绪。看见就是通过视觉传达的刺激,然后使我们产生了好的情绪。

再比如,你看见一个腐烂的苹果,它散发着腐烂的气味,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坏的情绪。这个情绪是通过视觉、嗅觉传达的刺激产生的。

3. 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比如,成就感、失败、骄傲、羞耻、内疚、悔恨。

当你把一件事情又快又好的完成后,你将会获得成就感,当你一直能够成功,一直能够成功,并且别人给你很高的评价,你会产生一种骄傲的情绪体验。

当你不敢跟女生表白,并且错过对方的时候,你会有后悔的情绪。后悔的情绪是为了让我们下次不要后悔。

4. 与别人有关的情绪

跟别人相处之后而产生的一种状态。比如爱、恨等等。

5. 与欣赏有关的情绪

比如,敬畏、惊奇、美感、幽默、惊叹、赞叹等等。

比如你到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里,你会赞叹大自然是如此地鬼斧神工,能够造出这么美丽的风景。

三、情绪的特点

1. 感受性

在接受到外界刺激时,你会有相应的感受性,受到正面的刺激会有好的反应,受到负面的刺激会有负面的反应。

2. 不可对抗性

凡你所对抗的都会持续、强化,无论是情绪也好,念头也好,都不能去对抗它们。

你说,我现在有不好的情绪,我“想”让自己有好的情绪,可以吗?没有办法,你不可能通过“想”来让情绪离开。

我被朋友背叛了,我很难过,我想让自己变得开心,你想不了。除非你可以想通,否则你没有办法用意志力或者用主观意志来让自己变得开心。

这个意思是“我不可能让自己想到,被兄弟背叛是一件好事”,我们不可能想到这个东西。但是我们能够想到“这个人,他现在不背叛,将来也会背叛!”如果以逻辑推理的方法来思考,这个就不叫想了,这个叫自我安慰,这个就对。

这个是属于行动层面的,而不属于想。

你现在很焦虑,很担心,你想放松,你想自然。你是“想”不了的,你不可能只通过“我要开心,我要开心”这几个内心的暗示就能够让自己开心,如果你能够找一些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开心,这个就能够减轻你的焦虑、担心,甚至让你直接开心。

前者是对抗,后者是疏导。对抗,必然失败;疏导是你想明白了,就不会去对抗它了,它也就走了。你对抗它就是拉着它不让它走,它本来是想走的,你一对抗,挡住了它的路,它还怎么走,它肯定跟你拼命,你是打不过它的。

不要想着对抗。那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进行调整呢?

正向刺激。通过正常刺激来让自己有一个好的情绪反应。假如我们因跟自己喜欢的人聊天,表情紧张,最后对方跟我聊天表现的很不耐烦,这个聊天就不了了之了,这个事情让我特别的难受,怎么办?

我没有办法只通过“想”让情绪得到解决,但是我可以去产生正向刺激。

如果你是刻意地让情绪离开,那也是没有用的。

比如我唱首歌,哎,看情绪有没有好一点,这个是不对的。你应该好好唱歌,好好地去投入唱歌,这样就可以了。不要想着我唱一首周杰伦的歌来开心一下,我唱一首甜甜的,刚被甩了,我唱一首甜甜的,看能不能好一点,开心一点,情绪变好一点,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一直唱,一直投入这首歌,也许你的情绪会变好。这不叫转移注意力,这叫投入当下,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如果你在唱歌,那么你就好好地唱歌,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唱歌里去。

就是我要投入到这个事情,这个好的正向的事情,让我产生好的正向的体验,但这个过程中,我是不带思考的。我是不会想好的情绪体验,它来了吗?它来了吗?在哪里?在哪里?如果这样子,你还是不会好。你可以转移到某个事情上面,但是你一定要投入,而不去思考,你可以去学习,去跑步或者做你该做的事情。

情绪是不可对抗的,你只能去接受它,如果你想要让它离开你,你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你可以通过一些正向的刺激来给它一些好的反应。但是这个正向刺激过程中一定不要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只会让你更糟糕。

3. 时效性

情绪具有时效性,所以情绪最后肯定是会消失的。

时间长短根据刺激的强度而定,刺激不那么大吧,可能待会就没有了,刺激稍微大一点,可能多一点时间来消化。

前提是,你不能对抗它,一旦对抗,时间就会延长。

要做好觉知,就一定要不评价,因为评价就阻碍了情绪的流动,评价就会让你有一个看法,而这个看法就是在对抗情绪,也就是在加强它。

PS:觉知的内容可以看往期的文章,具体哪篇文章本篇小编寄语中有提示。

可是事情总有个对错吧?

那事情总有个对错和不评价对错是冲突的吗?

是的,事情有对错,你对或者我错。

而觉知,是察觉自己的评价,这个时候是不评价对错。只有因果,把因果捋清楚,因为什么有什么,因为什么有什么。

我们首先应该是去看清楚,而不是去评是非。

看清楚之后,你就会知道,因为什么有什么,因为什么有什么。

那你知道了因为什么有什么,你为了避免这个冲突,你肯定就不做这个事情了,这里面不需要对错。

希望大家不要总是用对或者错来评价一件事情,用做与不做来评价一件事情。

这个事情会导致冲突,那我就不做了呗。这个事情没有导致冲突,我就多做一些呗。总之,这个事情好我就多做,不好,我就少做。

不评价人,评价事情的对错,对错没那么重要,把事情看清楚,问题自然解决了,这叫对事不对人。

如果我们去评价我对还是他对,我错还是他错,就很容易攻击自己,攻击别人。攻击自己,攻击别人都不是什么好事。

社恐人害怕被攻击,实质上,他们不断地攻击别人,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本能就是开始攻击别人。

先放下对错,不去评价,把事情看清楚,看清楚,自然就解决了。

四、如何与情绪和平相处

1. 理解并尊重情绪

理解就是“每一个情绪,它并不会无缘无故产生。”你今天很开心,难道无缘无故开心吗?不,如果没有任何东西的刺激,你的表现应该是平静的,应该是没有太多情绪的。

我们应该培养这样一个习惯:如果我产生情绪了,我会去冷静一下,我去思考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是当下思考,而是发完脾气之后,会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情绪。当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情绪之后就没有这么生气了,就没有那么愤愤不平,遇到人就跟他抱怨说:“啊,我今天怎么样怎么样。”

不是不能思考,是去看情绪,然后不评价地去思考,不去评价它,然后思考这个情绪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有症状了,也是一样的,你可以去思考为什么你那么焦虑,为什么那么恐惧,但是你不要去评价这个东西是好还是坏。

在症状里思考,就是“我好没用啊,我这么糟糕,这个事情都做不好,我要怎么办呢,别人对我怎么看呢,怎么评价呢。”

在症状外思考,就是“我刚才为什么这么焦虑呢?我为什么这么紧张呢?为什么这么自我否定?这个情绪有那么糟糕吗?”跳出症状外来看他,来看自己内心的小孩。

一旦跳出症状外来看,原来是这样子啊,原来我有很多理所当然,那假如说下次让我遇见这种事情,我会怎么做呢?下次遇到这种事情,我会......

举个例子:

星巴克有优惠,喝星巴克咖啡超过15元免费停车,凭小票停车。你喝了一杯咖啡,把车停在星巴克的停车场,喝完之后忘记拿小票了,你去开车,开车的时候保安把你拦住,问你小票在哪里。你说我忘记带小票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忘记带小票了”,他说:“你怎么可能忘记带小票,你去找一下。”

这个时候,你就焦虑了,因为对方很凶嘛。你会很焦虑,你会觉得我现在不能输,一定要顶住。如果旁边有人的话,你就更焦虑了,你会想保安我都斗不过,我还是个开车的呢,至少我有车。你内心很焦虑,焦虑的情况下,你说话就有点语无伦次,你可能会出现这样子,你会话说不清楚,你可能会这样子,我不知道,我不清楚啊。他说,笑话,谁都知道我们这个地方就不收费,你要给我钱也没用啊。

你说我真的没有,现在怎么去找呢。这个时候,你甚至变得有一点气势都不如他了,可是对方气势很足啊,你会想。哇,一个保安气势这么足,我......还是干嘛干嘛的,我气势这么不足。

你会产生自我攻击,你会自责。你会觉得自己好没用啊,这都做不好,然后呢,对方说,算了,算了,你走吧。你这种人,我真是没遇到过。还直接甩下一句话给你,然后你也很纳闷,你也不知道怎么去回应他,他就放你走了。你也莫名其妙,反正被对方怼了一顿之后,然后就放你跑了。

哇,气死我了。在路上一直打方向盘,很气的,打方向盘。怎么这样子,一个保安,这么屌,老子叫一些人揍他一顿,看他敢这么嚣张,我找他们经理,把他辞了,这个时候各种情绪都出来了。

那这个情绪里面有几个成分在呢?

这个情绪,我们可以把它看做症状,分析症状里面的成分。

A. 你被阻碍了,你没有办法及时去上班,后面有车在嘀嘀嘀地按喇叭。你正准备出门呢,他把你挡住了,你很焦虑,你很烦,对方又不让你走,一直跟你理论,浪费你的时间。

B. 你觉得自己怂了,你觉得自己不应该怂,你在气自己,你觉得自己很没用。

C. 你不知道如何去攻击对方,你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你在愤怒别人对你的攻击。

D. 你不断地去回忆这些场面,回忆这些场景,好让自己能够去解决。

这四个情绪叠加起来,会让你痛苦,会让你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如果你不能处理好的话,你连工作都做不好,甚至带着糟糕的情绪去上班,去办公室里面,你都不知道怎样去面对你的同事,你这一整天都非常糟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些情绪呢?

首先,当他放你走的时候,怼不过就怼不过呗,反正,他就是比较凶,你也是没有理在先。没办法,真的叫人揍他一顿?叫人还需要钱呐,还需要人情呐,没必要。

这个时候,你非常的愤怒,这个愤怒的情绪你可以立刻感知到。此刻,你千万不要去评价好或者坏,“他很凶”“我很糟糕”“我很没用”,这些全部都不需要评价,把这些东西全部放下。

你只是非常简单地看待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别人为什么会生气。你只是简单地看这个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你可以得出几个答案。

A. 你在气自己,为什么那么没用

B. 你在气别人

C. 你在气时间都被浪费了

D. 你不断地去纠结这个事情

你可以非常清楚地去看到,去想明白,想清楚这几个点。那就说明你理解了。

此刻,可能你还有不甘心,但是你正在理解它们,理解的时候你的情绪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了,因为你没有顺着那个情绪去发泄,你没有顺着那个情绪去想。我要找人揍他一顿,我下次要怎么顶他,我下次故意停车,他说有小票吗?我拿出一张15的小票,我买了一个面包,然后我停了一天的车。你说,唉,小票给你,15。

你想各种办法去气他,这些都没用,这些全部都没用,就是来分析它,来客观地看这些情绪。

一个是跳出来,跳出框架去考虑。

另一个是在框架内,被症状带着走,完全不一样。

2. 感受+不对抗+时效性

第一,我们知道它存在

第二,我们不去对抗它

第三,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然后等待它的消失,因为它有时效性,他不可能一直持续存在,它肯定会消失的。

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有兴趣地可以去看一下这一系列的其它文章,都很有价值哦。

其它文章分别是:

社交恐惧?连续大招帮你建立社交自信 走出社交伪舒适区

(1)为什么会得社交恐惧症

(2)社恐的核心特点

(3)自我觉察(包含意识、潜意识介绍)

(4)自我接纳

(5)三我理论

(6)觉知

(7)自助系统脱敏法

(8)谁说

催眠很难,只需这几步,你也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