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帶著大兒子燒炭自殺,背後卻是一個家長群的狂歡?

最近,廣州一孕婦和她還在上幼兒園的兒子明明,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

三條人命,令人惋惜又心痛。

孕婦帶著大兒子燒炭自殺,背後卻是一個家長群的狂歡?

但更令人心痛的是,這起自殺背後的原因,竟是一場赤裸裸的歧視。

這位孕婦的兒子明明今年9月剛來到廣州上學,最近在班上和同學起了一點小衝突,是屬於孩子之間的推搡:明明扯了一位女同學的衣服,還把她摁倒在地了。

女生的家長當天就向幼兒園投訴了,幼兒園決定先停明明一兩天的課。這也沒什麼問題,明明的爸爸立馬帶著他去給女生道了歉,還陪著他罰站了一個小時,按理說,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後來,明明的媽媽也在家長群中表達了歉意,說明明自小患有自閉症,希望得到大家的諒解,以後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沒想到,就是這一句“患有自閉症”,竟然把這個家庭推向了痛苦的深淵。

孕婦帶著大兒子燒炭自殺,背後卻是一個家長群的狂歡?

家長們立刻對明明和他的父母進行了猛烈攻擊,要求明明儘快退學,甚至威脅說:如果園長不解決,就找教育局領導了。

“子不教,父之過”,“和你們家孩子一起太危險了”,“趕緊退學!”......劈頭蓋臉的指責和攻擊,終於擊垮了這個有著兩月身孕、為大兒子治病操心已久的媽媽,不堪輿論壓力,她帶著明明,在家中燒炭自殺了。

那些家長如願了,他們再也不會見到明明和他的家人了。

01

首先澄清一些疑點,為什麼自閉症的孩子要去普通學校上學呢?

因為自閉症程度不同,治療方案也不同。對於症狀比較輕的孩子,在小時候多和同齡人接觸,能夠加快病情的好轉,是很有希望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的。明明就是這種,之前醫生已經提供了專業證明,建議明明正常入學,只是要比正常情況晚一年,所以學校才會接收孩子。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一般有語言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的問題,但並沒有研究表明,自閉症兒童會攻擊性更強,容易傷人,或者會影響其他小孩的正常生活。甚至有一些美國相關研究的數據表明,

自閉症兒童一般比正常兒童攻擊性要低,這和我們的常識判斷也是一致的。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家長歧視明明,並且強烈要求明明退學呢?

因為所有“不正常”的孩子,都容易被歧視。實際上,發生在校園裡的歧視比我們想象得高得多,而且家長作為成年人,並沒有表現出比孩子更理智和寬容一面......

就在上個月,一個腫瘤剛剛康復的小學生,座位被強制隔離,並且4次被拒絕參加考試。不光是班上其他同學,學生家長歧視這個孩子,連學校老師都帶頭歧視他。

孕婦帶著大兒子燒炭自殺,背後卻是一個家長群的狂歡?

後來慈善基金會都特地出來闢謠:癌症腫瘤不傳染。

這個闢謠顯得多麼無力又可笑啊,接受過十幾年教育的成年人,甚至包括為人師表的人民教師,連這麼基礎的醫學常識都不瞭解嗎?

還是說,一群想要歧視的人隨時都可以找到理由。對所有患病或者曾經患病的人報以深深惡意,然後宣揚一些根本沒必要的恐慌,就可以隨便把一個個孩子推向深淵。

02

這些歧視,離健康的人遠嗎?

不是的,你我,你我的孩子,都可能是被歧視的對象。

沒有患腫瘤的孩子,沒有自閉症的孩子,他們還可以歧視胖子,歧視內向的人,歧視瘦弱的男生,歧視家裡窮的人。

這就是一種有毒的風氣,孩子們通過歧視獲得優越感;而家長們,通過過度保護來緩解培養下一代的焦慮。

我們雖然不是自閉症患者,但有很多人小時候是內向的吧?

內向真的是一種缺點嗎?真的就比外向的人差嗎?其實不是的。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內向不是孤僻膽小,只是獲取內心能量的方式是獨處而已。

孕婦帶著大兒子燒炭自殺,背後卻是一個家長群的狂歡?

外向的人通過向外的活動獲得能量,比如和好朋友聚會、暢聊,就會得到治癒和宣洩,所以他們更傾向於和人交往互動;而內向的人,獲得能量的方式是獨處,只有一個人待著,看書、沉思,才能回血。

而且,內向也不意味著社交障礙,甚至有些只能靠獨處充電的人,職業卻是談判專家、演講家、銷售,職業能力也絲毫不遜於同行。因為他們只是更願意選擇深度的小群體交際而已。

內向者還很適合當領導,因為他們更擅長思考抽象的藍圖和策略,對決策更慎重,也更擅長捕捉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但是,實際情況是,一些內向的孩子從小就受到的歧視比較多,有人覺得他們孤僻,久而久之, 一些人自己都自卑了,反覆反省自己的性格不好。

世界很多時候不是人看到的,甚至只是想當然的那樣。家長以為歧視孩子的同學,逼那些孩子退學,就是在保護自己家的孩子,是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殊不知,“言傳身教”,自己作為榜樣才是最好的教育。

歧視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習得的。別把歧視再傳授給下一代了,每一位在家長群施加惡語的家長,都要為死去的三條人命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