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寫下的這首詩,絲毫不遜於曹植的《七步詩》,卻少有人知

俗話說,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創造多大的財富,而是把子女培養成才,曹操在這方面做的就很不錯,遠非劉備能比。曹操本身就非常有才華,書法、詩歌均有很高造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彰顯其寬闊胸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體現他積極樂觀的心態。

曹丕和曹植兩兄弟,都繼承了曹操的文學基因,並且皆屬於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在世人眼中,曹植的才華要比曹丕高出不止一個檔次,人品也在兄長之上,在哥哥曹丕的逼迫下,含淚創作的《七步詩》流傳千古,尤其是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令人潸然淚下。

曹丕寫下的這首詩,絲毫不遜於曹植的《七步詩》,卻少有人知

其實,假如曹丕不當皇帝,把所有精力和時間放在研究詩詞歌賦上,未必就比曹植差,堪稱被皇位耽誤的才子,為何這麼說呢?曹丕曾寫下一首詩,創作水平和影響力絲毫不遜於曹植的《七步詩》,卻少有人知,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

《燕歌行》——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若想弄清作品所要表達的含義,必須瞭解其創作背景,這首《燕歌行》寫於公元207年,當時曹丕剛滿二十歲,即弱冠之年,跟隨父親曹操北征烏桓,看到由於連年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心中頓時感慨萬千,從某方面來說,此時曹丕打心底厭惡戰爭。

曹丕寫下的這首詩,絲毫不遜於曹植的《七步詩》,卻少有人知

體察民間疾苦的曹丕,深知戰亂產生的影響,一些剛結婚不久的男子被迫從軍,留下新婚妻子獨守空房,這在古代十分常見,尤其在戰亂紛紛的三國時期。於是,曹丕以獨特視角和寫作手法,描寫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此詩大致意思為:轉眼間秋天來了,天氣日漸轉涼,花草樹木變得枯黃,露水也凝結成霜。燕子都開始飛往南方,郎君啊,我想你想到肝腸寸斷,你為何忍心讓我獨守空房。每一個想你的夜晚,眼淚都會浸透衣服,我本打算靠撫琴轉移注意力,卻沒有效果。月光恰好灑下來,不由讓我想起牛郎織女,如此相愛卻被銀河阻擋,一年才能見一次面。

曹丕寫下的這首詩,絲毫不遜於曹植的《七步詩》,卻少有人知

從知名度和流傳度來看,《燕歌行》比《七步詩》差了許多,但它的影響力、內涵以及文學水平要超過《七步詩》。在曹丕之前,幾乎沒有完整的七言詩,所以《燕歌行》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一首完整七言詩,其意義不言而喻。明清時期的思想家王夫之,曾這樣稱讚《燕歌行》:“傾情,傾度,傾聲,古今無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