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生活的智慧,你有嗎?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編程的智慧』。再加上我總寫一些技術性的文章,很多人可能還以為我是個技術狂人,只知道談論技術,不會生活。其實跟我接觸緊密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很會生活的人。

我花了很多心思來研究各種物品,它們的用法和組織方式。我用一種理性而智慧的方式對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的“生活智慧”並不亞於我的“編程智慧”。實際上這兩種智慧的起源是相同的,它們都來自於一個人的內心,來自於他的本性。

一個生活邋里邋遢,不會收拾和安排,匆匆忙忙,不會花錢的人,他寫出來的代碼大概也差不多蹩腳。反之,如果一個人生活裡很有條理,他編程的時候肯定也無法原諒自己寫出混亂複雜的代碼。這種人還有一個特點,他們能把錢花在最恰當的地方,而不是一味的省錢,給自己造成不方便。

實際上如果你開始琢磨生活裡的智慧,就會發現很多編程的算法,幾乎可以直接對應到生活裡面。反之亦然,生活裡的瑣碎智慧,也可以啟發編程的想法。

整理房間

說到算法在生活裡的應用,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整理房間。你如何組織和擺放房間裡的各種物品,使得它們美觀溫馨,不佔太多地方,可以方便的拿到,用完之後又可以方便的放回去?你可能想不到,物品的管理,跟一種常見的編程概念有關係,那就是哈夫曼編碼。

整理房間這看似簡單的問題,耗費了很多人一輩子的時間還沒琢磨清楚。很多人的房子雖然還算乾淨,東西卻是任意擺放的,缺乏規律和組織,而且他們捨不得花錢買恰當的工具,於是他們就遇到這些問題:

  • 東西要用的時候就找不到了。

  • 很多東西擺在蹩腳的地方,你每次用它都得先挪開另外一些東西。用完放回去又得再次挪開那些東西。

  • 家裡東西太多,空間不夠擺放了,卻全都捨不得扔。

  • 家裡的儲物空間其實挺多,櫃子抽屜很多,卻由於沒有合理的組織,所以放不下很多東西。

  • 有些物品由於大小和形狀特殊,不知道放在哪裡好,放在哪裡似乎都彆扭。

很多人每天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卻因為是“生活中的小事”,一直沒有認真思考過,甚至認為自己是大忙人,賺大錢的,所以不屑於解決這種問題。而我則不一樣,每當遇到這種問題,我都會像解決編程問題一樣,認真而理性的思考,所以很多時候我會想出很合理的解決方案。

對於物品的管理,我有一種通用的“智慧”,類似於哈夫曼編碼。在哈夫曼編碼裡面,最常用的字符用最短的編碼來表示,不常用的字符用長一點的編碼來表示。這種概念應用到生活裡面,那就是把最常用的物品擺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把不常用的物品擺在不大容易拿到的地方。

舉個例子,牙刷牙膏是每天都用的,所以我就把它們直接擺在浴室的案臺上面。浴鹽不是每天都用,我就把它放在下面的櫃子裡。越是不常用的東西,它在櫃子裡的位置也越靠裡面。

購置物品,拋棄物品

我發現那種家裡東西太多,似乎沒有空間存放的人,他們並沒有仔細的思考過自己“需要”什麼。他們捨不得扔掉舊的東西,即使自己永遠也不會再用它們。他們會跟自己說:“這些東西當年可是花了多少多少錢買來的呀。捨不得扔!” 或者說:“雖然這個東西不值錢,可是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光榮傳統,積少成多。這也扔那也扔,買房子的錢從哪裡來呀!”

從編程和設計的角度來看這種人,這種人就是沒有明白所謂“極簡主義”,而且他們並沒有對物品的價值做過理性的計算和分析,就盲目的崇尚所謂“節約”。

做技術和設計的人也許都看過喬布斯設計房間的故事,還有那副標誌性的照片。喬布斯坐在房間中間,旁邊只有一盞燈,其它什麼東西都沒有…… 你也許沒有想到,每一次搬家到遙遠的地方,我也是這樣開始生活的。我會從自己的物品裡面挑選出自己最想留下來的,而把其它的都送人,賣掉或者扔掉。

到了新的住處,我會購置一盞燈,一張氣墊床,這樣讓我晚上看得見,在一個星期之內有睡的地方。然後,我會很快去商店挑選一張非常舒服的床,不惜血本把它買下來。床墊,床單,枕頭之類的貼身物品,直接關係到人的休息和健康,所以對於它們我會很捨得花錢。你也許不知道,不同質量的這些東西,感覺真的相差很多。

然後我會開始細心思考自己需要其它什麼東西。我不會到商場裡看到什麼就買,每購置一件新的用品,我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我需要這個物品嗎?它是否跟已有的物品的功能有衝突?它比起同樣功能的物品有什麼優勢嗎?它質量更好,更方便,更美觀,更溫馨?它會不會帶來什麼麻煩?會不會佔用太多空間?它帶來的價值相對於這些弊端,值得嗎?”

我會權衡所有這些需求。如果我還沒有類似功能的物品,那麼我會上網搜索類似作用的東西,看看有沒有更好的,然後根據自己的判斷力和其他人的評價,從中挑選一個最好的。我經常使用美國商店和 Amazon 的無條件退貨功能。對同樣功能的物品,我有時候會買好幾個不同的過來,經過幾天的試用,留下其中最好的一個,把其它的都退了。有時候有的東西過了退貨期或者退不掉了,就送人或者扔掉。

這樣看上去似乎很殘酷,很浪費,然而一旦我選好了一個物品,我以後就會一直記得它,我會記得我當初為什麼選擇了它,我會記得其它相似的產品有什麼缺點。下一次再買類似的東西,我就會利用這些積累的智慧,只跟以前沒見過的物品比較,而不會重複同樣的過程。這樣就不會給商家造成過多麻煩和過多的浪費。

由於這種極簡主義的方法,我的房子裡很少有多餘的物品。

什麼是浪費

很多人盲目的反對“浪費”,認為我們應該勤儉節約,扔了本來還可以用,或者可以吃的東西就是浪費。所以這種人買了東西,總是會一直把它們留著,自己做了菜或者在飯店點了菜,總是要把它吃完。他們沒有理性的意識到,使用不好的劣質的產品,讓自己的身體或者心理受損,吃過多食物損害自己的身體,影響自己的睡眠,那才是真正的浪費。

使用高質量的,安全的產品,扔掉不好的產品,不吃過多的食物,表面上浪費了錢,實際上卻是節約了錢。很多人,特別是老一輩的中國人,遠遠地低估了自己身體和健康的價值。年輕一點的時候拼命地省錢,剋扣自己的身體。由於捨不得扔掉舊東西換新的,給自己的生活造成各種不方便,不愉快。

年紀大一點的時候,發現身體有點不好了,很多地方開始出問題,又因為想省錢而不去找好的醫生,因為省錢而不使用最好的醫療產品和設備,所以問題不能在早期得到防治。到後來,問題就越來越嚴重,最後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後,他們把以前“節省”下來所有的錢都賠進去了,甚至還要多幾倍,卻還是難以很好的保全自己的身體……

所以關於浪費這個事,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做一些理性的分析,把賬算清楚。你現在花掉幾千塊錢解決好生活上的一個問題,也許會在將來幫你節省幾十萬也說不定。有些人幾毛錢都斤斤計較,你計較個幾十年,總共加起來能節省多少?

有些人幾塊錢一大卷的專用垃圾袋都捨不得買,用超市購物留下來的袋子裝垃圾。這種袋子經常是拎東西的時候被物品穿了孔的,所以他們就發現廚房的垃圾漏出來,臭氣熏天,難以打掃乾淨。理解到這個道理,我從來就不用超市的購物袋來裝垃圾。專用的垃圾袋很靠譜不會漏,價格微乎其微,我省那點錢幹什麼?

理性一點的人都會“優化”節約這件事,這就是算法的思想。我的技巧是優先在貴的東西上面節約,而在不那麼貴的東西上面就放鬆一些。比如我在車子上花幾天工夫研究,買一個好用又不貴,不容易出毛病的,一下子比別人多省下來幾萬塊錢。然後我就可以在貼身用品上面多花錢,買最安全最舒服的。我就可以不吝惜錢去找好的醫生,用最先進的醫療設施,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雖然為此花了好幾千,但比起買車省下來的幾萬,只是一個零頭而已。

相比之下,我認識一些人開著保時捷,自己家裡的用品質量和安排方式卻檔次很低,該有的東西沒有,自己的孩子病了還捨不得錢看醫生。省下幾乎所有其它開支去買保時捷,我也是醉了 :P

價格和價值

還有一項智慧,那就是物品的好壞很多時候不是價錢決定的。很多人以為最貴的東西一定是最好的,那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識貨,所以就讓價格來幫他們選擇。經過許許多多的比較,我發現好的商品往往都不是最貴的,當然也不排除它們確實就是最貴的。

舉一個例子,很多人都以為 Beats 的耳機是最好的,因為它賣的很貴。可是經過研究網上的評價,自己的試聽,我發現這種流行的大牌子,其實都不咋滴。實際上 Beats 耳機的音色屬於最差的之一,聲音特別模糊特別鈍,重音太重,以至於你沒法聽清楚音樂的旋律。

後來我發現,有一種耳機叫做“專業錄音棚監聽耳機”。這種耳機由於要給專業錄音師使用,所以很重視對音樂原封不動的還原,而不是盲目的加強低音,讓你感覺很有節奏感。於是我發現了 Audio-Technica ATH-M50,還有 AKG K-712。這兩款耳機價格都不是特別貴,音質卻跟 Beats 最貴的型號都天上地下,舒適程度也好很多。後來我發現凡是識貨的人,幾乎人手一個 ATH-M50。

如果你想要藍牙耳機,可以試試 AKG Y50BT。

需求和品質

之前說到我買了兩個音質超級好的耳機,然而後來從“需求”的角度出發,我發現自己其實是不需要這種頭戴耳機的。一來它們比較大,不方便攜帶,二來它們罩在耳朵上,還是容易引起耳朵感覺熱。

我需要那麼高的音質嗎?其實有些耳塞的音質已經能滿足我的需求,小巧又不會悶著耳朵。所以雖然我花了幾百美元買了兩個大耳機,平時在辦公室用得最多的,卻是輕便又便宜的耳塞。ATH-M50 放在辦公桌上,只用過一兩次。後來這兩個大耳機就被我送人了 :P

我最近很喜歡用的耳塞是 1More ibfree,是非常輕便的藍牙耳塞。

這個故事告訴我,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你必須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而不能盲目的追求某種最好的品質,比如音質。耳機對於我的價值,不但在於音質,還在於它是否便於攜帶,耳朵是否舒適。在這麼多方面權衡之後,我發現自己其實可以稍微降低對音質的“發燒”追求。

價格不貴的好產品的例子

同樣的原理,我發現了好些價格不貴,質量卻比貴的還好的產品。比如:

  • 家裡的充電吸塵器,我選擇了 Hoover,而不是賊貴,吸力還不怎麼好的 Dyson。

  • 機器人吸塵器,我選擇了一個老版本的 Neato,而不是最貴的 iRobot,也沒有買最貴型號的 Neato,可以遠程 WiFi 遙控的那種。在國內的時候,我用小米的掃地機器人,我發現小米的機器人比 Neato 的還聰明,能遠程控制,還便宜。

  • 電視機,我隨便買了個非 4K 的 55 寸 Sony,而沒有買昂貴的 4K 電視。實話說,看起來很爽,真沒感覺少了什麼。4K 電視完全沒必要,片源稀少,而且真有人在乎那麼高的清晰度嗎?

  • Amazon Basics 的蘋果充電線,比蘋果原廠的還結實耐用,摸起來感覺也好一些(塑料而不是橡膠感覺),價格卻便宜很多。所以我買了好多根,每個房間兩三根,車上兩根,辦公室一根,揹包裡還帶一根跟充電寶一起用。這樣就不用把一根充電線到處帶。

  • 汽車,我買了個本田雅閣 V6,而不是奔馳寶馬之類的。實話說,這個本田就是比我女票的奔馳好開。引擎代碼被我 hack 了之後就更好開了 :)

功能覆蓋不重複

從需求出發,我精挑細選了很多的物品,它們的功能處於一種“覆蓋而不重複”的狀態。覆蓋是說我的每一種需求,都有物品來滿足它,不重複是說同一種需求沒有重複的物品。這個不重複的特點,使得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不需要每次都從不同的物品裡面挑選。

舉一個例子,我之前有很多的手機充電器。每買一個蘋果的產品就有一個充電器,iPhone 充電器,iPad 充電器,…… 然後你就發現 iPhone 自帶的充電器速度很慢,因為它的輸出電流只有 1A。iPad 充電器輸出有 2.2A,卻只有一個輸出端口。後來我從 Amazon 買了一些 Anker 的快速充電器,有好幾個輸出端口那種,每個輸出都可以動態變化,最高可以超過 2A,可以用於所有的 USB 設備充電。

我在每個房間裡都放了一個這種充電器,給它們配上足夠多的充電線。這樣我就可以在任何房間充電,而不用把手機放在固定的地方。這下子我就可以把 iPhone 的充電器都扔掉了,因為理智告訴我,有了 Anker 的充電器,我再也不會想用 iPhone 自帶的充電器了。至於 iPad 的充電器,我拿到公司去用。因為在公司我只需要給一個設備充電,即我的手機,所以 iPad 的充電器正好滿足這個需求,還很快。

同樣的道理,每買一個 iPhone 我都會直接把它的耳機扔掉,因為它遠遠不如我的 Symphonized 耳塞,而且很容易從耳朵裡滑落出來,基本沒法用。

由於這種功能不重複的刪除法,我的物品數量一直處於合理可控制的範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我不需要進行選擇,因為能做這件事的產品只有一種。

對於傢俱和衣物也是差不多的原理。如果你發現有東西兩年都沒有用過,那很有可能你永遠都不會再用它。由於你不再需要它,不管你花了多少錢買來的,你都可以把它扔掉,送人,或者二手賣掉了。

為多個位置購置同樣的物品

有些物品是如此的常用,以至於你在家也需要它,在公司(學校)也需要它。這樣的物品包括耳機,手機充電線,電腦充電器,茶壺,等等。如果這樣的物品你只買了一個,你卻需要在兩個地方待(比如家裡,公司裡),那麼你很可能需要把它兩邊帶。

有些物品每次帶走其實都需要花一點工夫,比如充電線需要拔下來摺疊好,耳機需要把線收好,電腦充電器需要拔下來,收線。到了目的地,你又得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把纏起來的線整理開。有些東西,比如電腦充電器,其實有一定的重量,背來背去的加重身體的負擔,在大熱天更加不舒服。還有茶壺,這東西每天都帶來帶去,那就很麻煩了。

如果你發現一個東西每次都需要帶著走,那麼你就可以考慮再買一個一模一樣的物品,把它們分別放置在多個位置,這樣你就不需要把它到處帶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的耳機,手機充電線,茶壺,電腦充電器之類的東西,總喜歡買兩個。一個放在家裡,一個放在公司。有些東西,比如充電寶和手機線,我還會在車上備置一個。因為很多時候開車出去玩都會忘了帶充電寶和充電線,下車出去玩就開始擔心手機沒電,特別是在某些荒郊野外爬山的地方。所以在車上常備一套這種東西,出去的時候就總是有備用的。

我工作過的某公司曾經來了一個實習生,他經常跟我藉手機充電線,理由是:“我的線今天又忘了帶,忘在家裡了。” 借人家東西一兩次還好,後來他就開始天天借我的,因為我有一根線總是留在公司的。這個實習生就是沒有明白我這裡說的道理。一根充電線幾塊錢都懶得買,天天借人家的,給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方便。

收納物品

精挑細選了物品,然後你還需要考慮如何整理和放置它們,這就叫做所謂“收納”。收納東西其實有很多的智慧,跟編程裡面的概念非常類似。不會收納物品的人,往往代碼也會寫的很亂,不容易理解,因為他們同樣不明白代碼應該如何“放置”。

有些人除了室內裝好的櫃子,抽屜,架子,從來不自己購置收納產品,所以他們總是發現東西收拾不好,不知道該放哪裡,或者放進去就找不到了。

這其實就是我在『編程的智慧』一文裡面指出的問題,如果你的函數里面有太多行代碼,就會很難理解。如果你把所有物品都放進一個大抽屜,那麼這些東西就會雜亂無章,而且會隨著抽屜的移動到處亂跑。

所以稍微懂得收納一點的人,都會買一些小盒子或者筐子放在抽屜裡,把東西分門別類的放進去,這樣它們就不會亂動,而且很容易找到。

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櫃子。很多人因為有了衣櫃,就完全依賴於它裡面的隔板。可是衣櫃裡的空間往往是很大塊的,所以有時候你只放一點東西進去,它就會在邏輯上佔據整個空間。你為了分門別類,只好把其它東西放進其它隔間。後來你就發現隔間不夠用了,後來你就發現自己開始到處亂塞東西,然後就完全亂了。還有人喜歡把很多衣服疊在一起,放進衣櫃的隔間裡。但是這隔間挺大,所以衣服壘起來很高。這種壘起來的衣物是很容易像山崩一樣垮下來的,造成很多的麻煩。

聰明一點的人都會使用一種好東西,叫做筐子。筐子是如此的有用,以至於我總是在考慮某個地方是不是該有一個筐子。我的衣櫥裡有各種大小的筐子,它們分門別類的容納我的衣物:襪子,內褲,T恤,毛巾,…… 還有一個髒衣服筐,一個小的髒襪子筐。還有一個筐子裡面鋪上一張很舒服的毛巾,給我的貓睡覺用,這樣他就不會睡我的其他筐子,搞得全是貓毛 :P

我的客廳裡和廚房裡也有各種筐子。分門別類的放置各種物品:書籍,遙控器,揹包,食物,調料,…… 我還特別在出門的地方放幾個筐子,這樣我出門需要的東西都可以放在那裡。比如上班用的電腦包,雨傘,帽子,鑰匙等等。

另外,不但需要考慮大小,我還會考慮這些筐子的溫馨程度。顯然我不會用塑料盒子來裝所有這些東西。對於臥室衣櫥裡的筐子,一般都是藤條編制,裡面襯有印花美觀的布料。客廳裡也有很多這種筐子。大門口放揹包的筐子是一個粗糙的藤條筐,沒有布在裡面,因為那些東西可能有一點髒,有時候在外面會放在地上的。

電線也是一個討厭的東西,有些人的電線很長,就讓它到處亂跑。其實好的辦法是買一些尼龍搭扣的電線收納帶子,就像 ThinkPad 充電器上面帶的那種,把過長的電線都摺疊起來綁好。這樣你的電視櫃附近才會井然有序,容易打掃。

容器過剩

說到收納物品,有可能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家裡的空容器太多。有人喜歡把物品的包裝盒,食物的瓶子之類都留著,心想以後可以用作收納容器。這種“以後用於收納”的想法,就是很多人家裡的儲藏空間不夠用的原因,因為這些空盒子,空瓶子佔用了太多空間,而它們幾乎永遠是空著的,你永遠也不會用它們裝任何東西!

還有些人不丟盒子,原因是為了準備以後搬家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合適的盒子來保護那件物品,特別是一些電器,比如電飯煲,電視機之類的。所以他們的儲物空間裡堆滿了各種電器的包裝盒,以及裡面的泡沫。我也曾經這樣做,我買了一個很好的電飯煲,所以我希望搬家的時候它得到很好的保護。

可是後來我就發現家裡的儲物空間被這些盒子塞滿了,於是我開始理性的思考這個問題。搬家是一件經常做的事情嗎?不是。生活才是經常做的事情。我為了一件偶爾才做一次的事,損失了我每天都需要的儲物空間,讓我的生活變得蹩腳,不舒服。

而且電飯煲之類的東西,不管是多好的,花了多少錢買的,搬家時真的需要很好的保護嗎?不是的。這些電器的包裝盒之所以如此嚴密地保護它們,是為了防止商家在長途大量運輸它們的時候撞壞,以至於無法銷售。然而普通人搬家,其實是一件從容不迫,小心輕放,不大可能撞壞東西的事情。後來我發現,像電飯煲一類的東西,最多拿個廚房毛巾裹一下,跟其它廚具餐具一起放進一個大箱子裡,就能在搬家時達到很好的保護效果了,根本不需要它原來的包裝盒。

很多人留著包裝盒是為了防止需要退貨的情況,我也有這種需求。可是很多人把盒子放起來,然後就忘了它們在那裡佔據著空間,不知不覺中空間越來越少。我一般把包裝盒保留幾天,我會把它們放在很顯眼的地方,比如廚房的入口處,這樣我每次進入廚房都會看到它,這樣我就不會忘記扔掉它。過了幾天之後,我確信我喜歡這東西,不想退貨,我就把這盒子及時扔掉。這樣一來,我家裡的儲物空間全都裝著有用的物品,而不是空的容器。

購置很多一模一樣的襪子

我從別人那裡學過來的一個小竅門,那就是買很多一模一樣的襪子。以前我的襪子都是這裡買一雙那裡買一雙,到了後來它們的顏色,樣式,長度都不一樣。每次洗了襪子你都需要給它們配對,捲起來收好。

但是如果你買很多一模一樣的襪子,每天穿一雙就扔進一個專門放“穿過襪子”的筐子。由於每雙襪子只穿一次,它們就不會臭。然後你就可以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洗一次襪子。洗了襪子之後你不需要把它們配對摺疊,直接拿出來扔進一個“乾淨襪子”的筐子就行了 :)

對於內褲和T恤,我也有類似的辦法。每次洗了衣服,折那麼多T恤都是一件討厭的事情。我的T恤是不會皺的,所以後來我發現乾脆不要疊T恤。買一個專門放T恤的筐子,洗了之後就把它們扔到裡面,要用的時候抓出來就可以了。

由於使用了筐子來收納這些小衣物,雖然筐子裡面亂亂的,可是整個房間看起來卻井井有條。

對清潔用品的研究

另外,清潔用品和清潔方式也是需要講究的。很多人可能以為像我這樣的“大師”肯定不屑於這種瑣事,而其實我對家居清潔的研究,可以跟專業的清潔大媽相比。實際上,我曾經向專業的清潔大媽請教過,學會了挺多技巧 :P 下面我就稍微提點一下。因為清潔竅門內容太多,都可以單獨寫成一本書了,我這裡肯定不可能面面俱到。

首先我想指出一種中國人很常見的誤區,那就是他們的家裡分“髒的地方”和“乾淨的地方”。很多人認為衛生間是髒的,溼的,馬桶是髒的,陽臺是髒的,而臥室是乾淨的。然後他們就把問題複雜化了,從客廳進臥室需要換鞋,從浴室出來需要換鞋,上陽臺需要換鞋。他們在浴室裡洗拖把,所以浴室裡就有好幾個盆子,分別有標籤:洗臉的,洗內衣的,洗襪子的,給我洗腳的,洗拖把的,給老爸洗臭腳的…… 這麼多盆子放在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很多家庭的某些物品被認為是“應該有灰”的地方,比如冰箱上面,馬桶下面的座子,所以他們把那些地方置之不理。家裡約定的規矩是,不準去碰那些地方!或者他們為了“方便打掃”,就蓋一層塑料紙,甚至改一些報紙或者超市的促銷廣告在那些地方。然後你就發現整個屋子裡有好幾處地方蓋著這種垃圾一樣的紙,真個屋子就變得不溫馨,不舒服了。他們心裡想的是要是那些塑料紙粘了灰,就扔掉換了,但實際情況是那塑料紙上一直有一層很厚的灰塵,根本沒人管它,跟沒有那塑料紙沒什麼區別。

與其把家裡搞得這麼複雜,設立各種條款要家人遵守,你還不如想個辦法,把所有區域都變得一樣乾淨,這樣你在家裡只需要一雙拖鞋就可以到處走,隨地都可以坐,也不怕不小心碰一手的灰,“市容市貌”也好很多。你只需要買一個充電的手持吸塵器,就完全不需要擔心這些灰塵的問題。

另外,家裡其實根本不應該有拖把這種東西,還需要一個桶或者盆子來洗它。平時合理打掃的房子根本不應該有很多髒東西,所以不需要拖把這樣重量級的清潔設備。你應該考慮買一個 Swiffer 之類的地板擦,它用的是一次性的擦布。地板上沾了一點灰塵渣滓,輕輕擦一下就乾淨,擦布髒了扔掉就是了,根本不需要清洗。

然後我想談談灰塵的處理。很多人不管什麼東西都喜歡拿溼抹布擦,然後就發現本來漂浮在表面的灰塵,變成泥漿糊在了物體表面,後來就很難清洗乾淨了。很多人認為溼抹布可以防止灰塵飛揚,對健康好。可是他們沒有發現,有更好的作法可以防止灰塵飛揚,卻不需要把灰塵變成泥漿。

我很早發現了這個問題,發現真不能用溼抹布擦,後來我就開始用手持吸塵器去吸那些灰。這種吸塵器吸角落縫隙效果還可以,但是對於像茶几一樣的有很大面的傢俱,覆蓋就不是很好,總是留下很多灰塵。可是像茶几這樣的東西,你又不能拿吸地板的大吸塵器去吸。怎麼辦呢?

後來,一位清潔大媽教會了我一個竅門,這個竅門就是 Swiffer。Swiffer 是一種地板擦,它配有兩種一次性的擦紙,一種是乾的,一種是溼的。乾的那種擦紙可以吸附灰塵,把它用靜電吸起來,而不會把灰塵推著到處跑,飛起來。這位清潔大媽的重大發現就是,Swiffer 的這種擦紙,不但可以安裝在地拖上用來擦地,而且可以直接當成抹布拿在手上擦東西。

所以 Swiffer 擦紙就成為了新一代的雞毛撣子,但跟雞毛撣子不一樣,它不會讓灰塵飛起來。後來傢俱和物品上面的灰塵,基本就是用 Swiffer 擦紙吸掉的,然後再用溼的廚房紙巾一擦,就很乾淨了。Swiffer 的擦紙擦了之後就可以直接扔掉,省了不少事。

在美國,廚房紙巾是很常見的東西,擦髒了就扔掉。很多中國人還在用毛巾擦東西,擦髒了還得去用水淘它。一般你得有好幾條抹布,有些抹布拿去擦了廁所,你就不能用來擦廚房了,你得記住哪條是“髒抹布”,哪條是“乾淨抹布”…… 麻不麻煩?由於廚房紙巾結實又不掉渣,甚至可以用水衝了再用,基本可以當毛巾來用,我很多時候擦東西都只用廚房紙巾,把一個地方擦乾淨了就扔掉。

但有一個例外,廚房紙巾用來擦玻璃或者鏡子,無論如何都會留下一些微小的殘渣,這在普通傢俱上面是看不到的。所以擦玻璃或者鏡子,我一般不用紙巾,而是用微纖維抹布。這種微纖維抹布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弄髒了很容易清洗乾淨。另外,擦玻璃有專用的玻璃清潔劑(比如 Invisible Glass),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的那種。

有些人擦廚房裡的案臺和灶具,喜歡在紙巾或者毛巾上面弄點餐具洗潔精,以為這樣擦得乾淨。可是餐具洗潔精很不容易清乾淨,一旦放上去你就需要很多遍的清水才能去掉,這實在是太麻煩了。

其實最好的辦法不是用餐具洗潔精,而是用像 Lysol,Clorox 之類的清潔劑或者擦巾。Lysol 之類的產品裡面含有可揮發的氨,它去汙力很強,無毒,不怎麼傷手,而且擦了之後可以不用清水漂洗,自己就揮發掉了。

不過除非表面有清水擦不掉的髒東西,我一般也不用 Lysol,畢竟它還是有一點味道,而且很多時候你沒必要使用它的殺菌能力。所以我一般就用清水,偶爾遇到清水擦不乾淨的,就用 Lysol。

總之,清潔用品和技巧有很多門類,我這裡只是拋磚引玉,提示大家這裡面有可以研究的學問。我就不多囉嗦了,具體的問題還得靠你自己去分析和處理。

中國人的潔癖

很多中國人有一種非理性的潔癖,或者“健康癖”。他們總覺得外面是髒的,所以如果出去坐過的褲子,就不能再坐在家裡的床上或者沙發上。如果你去醫院坐過,那可就得一回家就把褲子脫下來洗了,完全不可以碰家裡的東西,萬一你做過的椅子是皮膚病人或者性病病人坐過的呢!

還有人覺得洗了外衣的洗衣機就不可以再用來洗內衣,因為外衣被認為是髒的,而內衣接觸皮膚,應該很乾淨才對。甚至有人專門買了“小小神童洗衣機”,專門拿來洗內衣內褲。如果沒有這種洗衣機,他們的家裡會分別有洗各種東西的盆子:洗襪子的,洗內衣的,……

所有這些都是沒有經過科學分析得出的結論。這些人似乎並不理解病菌是如何生存,如何傳播的,就盲目的認為在外面坐過的褲子上會有對身體有害的病菌。

這裡我不得不稱讚一下美國人的理性思維。我曾經問過好幾個美國人,你們怎麼洗鞋子啊?他們都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什麼?不就是丟進洗衣機嗎?” 這顯然是大部分中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會跟你說那是因為美國很乾淨,所以才可以這樣子。

然而並非如此,美國人可以穿著那鞋子到處走,那鞋子可能去過中國,去過非洲,到很髒的廁所裡踩過…… 回到美國,忘了這些事,把鞋子丟進洗衣機…… 嘿嘿,噁心吧?

然而事實就是從來沒有人因此生病,因為病菌不可能通過那樣的方式傳播。粘在鞋子上的病菌,必須要有營養和水才能生存,而鞋子上就算粘了它們可以生存的粘液,過段時間也會幹掉。無論如何,鞋子進了洗衣機,病菌都會被洗衣液給消滅掉。所有的灰塵之類,會隨著漂洗衝到下水道里去。

我親自試驗過用洗衣機洗鞋子,鞋子當然要單獨洗了。你最好丟一些破布跟鞋子一起洗,這樣破布可以幫助擦洗鞋子。倒上洗衣液,啟動洗衣機就完事了。洗了之後再看洗衣機的桶,沒有發現什麼殘留的髒東西。之後再拿來洗衣服,內衣,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如果你不放心,可以買專用的洗衣機清潔劑,在這之後丟進洗衣機,啟動自清洗程序。總之,過度的擔心衛生和健康,似乎是中國人的一種通病,也是他們的生活過度複雜的原因。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致病的細菌,你得理解它們的生存和傳播方式,而不是盲目的認為它們可以粘在任何地方。

清潔經常用手接觸的物體

雖說很多中國人有潔癖,覺得這也髒那也髒,把生活搞得不必要的複雜,然而他們卻往往忽視有些“隱蔽位置”的清潔。這些位置經常用手觸摸,卻沒有得到重視。有趣的是,潔癖人士們對待它們的策略是:儘量不碰它們,而不是把它們弄乾淨。對於這些位置的疏忽,帶來了他們反反覆覆的不爽,卻一直被忽視。

下面我就列舉一些這樣的物體:

  1. 電燈開關,電源插座。我發現很多中國人家庭的電燈開關和電源插座都糊著厚厚的一層汙垢或者油煙。他們打掃衛生,把其他地方都擦乾淨了,就是不擦這兩個東西。可是經過簡單的觀察,你就會發現電燈開關和電源插座,其實是你的手接觸最頻繁的兩個設備。每天你都要摸電燈開關好多次,每一次都是那種黏糊糊的感覺,你覺得很舒服嗎?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反反覆覆,不知不覺中引起了細微的情緒變化,所以你就不會安心和舒服。我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每當我發現電燈開關比較髒了,我就會用消毒巾仔細把它擦乾淨。這樣不但對手是一種享受,而且對眼睛也是一種保養。

  2. 電線,充電線。電器的電源線和手機充電線一類的東西,如果上面有很多汙垢,拿起來就會很不爽。特別是手機充電線,經常要用手拿,所以要注意清潔乾淨。由於 iPhone 自帶的充電線外面是橡膠,特別容易粘髒東西上去,就算是新的拿起來也黏糊糊的感覺,所以我一般都不用 iPhone 自帶的充電線。Amazon Basics 的充電線感覺好很多,另外你也可以試試 Belkin 之類的牌子。

  3. 鍵盤,鼠標。很多人的電腦鍵盤和鼠標上面有很多垢,平時太忙了忽視了清潔。但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現骯髒的鍵盤和鼠標,跟手接觸非常頻繁。雖說沒有什麼健康威脅,卻帶來了很多的不爽。就像人需要修剪指甲一樣,稍微花點時間把鍵盤和鼠標擦一下,平時心情會好很多。

過時的洗臉盆

最近十多年的生活,我發現有一件東西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那就是盆子:洗臉盆,洗腳盆,搓衣盆…… 可是我發現很多中國人的家裡仍然有盆子這東西,所以我很納悶為什麼我曾經需要它們,而為什麼現在不再需要。

後來我發現盆子從我生活中消失的原因,是跟熱水器的出現密不可分的。在很早的時候,人們沒有燃氣熱水器,所以要洗臉,只有用臉盆來混合冷水和開水。先把臉盆裝點冷水,然後用暖水瓶加一些開水在裡面,然後放一條洗臉毛巾進去弄溼了,拿出來洗臉。

燃氣熱水器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因為水龍頭放出來的水直接可以調溫,所以很多人開始直接用手從水龍頭捧熱水來洗臉,而不再需要一個容器來存放這些熱水。使用流水洗臉不但更加衛生,而且消除了對洗臉盆這種東西的需求。

可是很多年長的人不理解,看到現代家居里面的“洗臉池”,還以為那是用來放熱水在裡面,然後才放毛巾進去洗臉。這種不理解的人,往往覺得洗臉池很髒,不知道該怎麼用它,所以仍然去買塑料洗臉盆來接水洗臉。由於洗臉池的形狀構造,他們發現這非常不方便,不順手,而其實只是他們不理解它的用法。

如果你理解了熱水器和流水洗臉的原理,就會發現這種所謂“洗臉池”,其實並不是用來盛放洗臉水的。它只是用來接你洗過臉,刷過牙的髒水的。所以它根本不需要特別乾淨,多人共用這種池子,一點問題也沒有。

同樣的原理,刷牙其實也可以不用杯子。因為水龍頭就在面前,你完全可以用手捧一點水到嘴裡,那就足夠用來刷牙了。所以我選了一個漂亮的杯子用來放牙刷,而從來不用它來裝水。另外我發現有些人喜歡把牙膏也放進杯子裡,由於牙膏很胖很重,那會使得取用變得很蹩腳,有時候杯子還會因為重心不穩被弄翻。其實牙膏放在案臺上就可以了,只有牙刷需要放進杯子裡,因為它上面沾了水。

我家裡只有一種盆子,那就是“足療盆”。我發現洗臉池和浴缸都不能達到這個功效,所以我買了一個。放上一盆熱水,加上舒緩筋骨的浴鹽,放在漂亮的地毯和毛巾上面,把腳放進去,貓咪在旁邊陪伴,真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

洗碗

洗碗是世界上最討厭的活了。很多中國家庭裡面常見的現象就是,吃了飯馬上就必須有一個人去刷碗。這樣很不好,本來享受了美食,應該愜意地喝點茶,聊聊天,家人之間交流感情。結果吃了飯,大家想的是該誰去洗碗,然後一個人去廚房洗碗,沒法交流了。大家都不想洗就更麻煩,甚至傷感情。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方案是,吃了飯大家都休息,不要去洗碗。如果需要騰出桌子喝茶,那可以把碗都扔到洗碗池裡面,然後開始休息。想一下,你們那麼急著洗碗到底有什麼好處?沒有。

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那就是使用洗碗機。我覺得洗碗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洗碗機是美國房子的標配,很多在美國的中國人卻把它用作碗櫃,從來不啟動它。他們覺得洗碗機會很費水費電,所以捨不得用。這是一個誤區,如果你觀察洗碗機的構造,就會發現它不會用很多水。它的原理是用一個很大的渦輪把少量的水高速噴出,水裡面含有烈性的洗滌劑,這樣沖刷餐具,達到清潔的目的。所以終究它不會用掉很多水,肯定比洗澡水要少很多,而且看起來也不怎麼費電。

這個我是做過實驗的,發現用洗碗機之後我的水電費並沒有比不用它的時候增加多少。洗碗機的專用洗滌劑也不貴。我見過有人為了“節約”,想把洗滌劑的小包切開分成兩次用,結果裡面的液體流出來,很傷手。幾毛錢一包的東西,就不必這麼省了吧 :P

那麼單身漢平時在家就吃一點東西,沒有幾個碗,放進洗碗機不是大材小用嗎?我再告訴你一個訣竅吧。我單身的時候也有這種想法,但是後來發現一個竅門。那就是去買很多碗,盤子,叉子,筷子,就像你有一大家子人一樣。我之前一個人的時候,給自己買了至少十套餐具,目的就是利用這個洗碗機。你每次吃飯拿出乾淨的碗和餐具,吃完就丟到洗碗機裡,但不啟動洗碗機,等它積累起來。等洗碗機裝滿了,或者過了兩三天還沒有裝滿,你就啟動洗碗機…… 明白了吧?

開車

說了這麼多家務事,來講講出門的事情。很多中國人開車的時候很著急,喜歡緊跟在別人屁股後面,生怕旁邊有車插進來。這種人到了美國還是一樣的想法,要是別人老從旁邊插進我的車道,那我不就慢下來了嗎?所以我就緊跟前面車的屁股,這樣別人就插不進來了。

這種人就是沒有仔細分析過問題:

  • 有多大的概率,有人會從旁邊車道插到你的前面?

  • 對於每一輛插進來的車,它會延遲你多少時間到達?

  • 你是否在乎這點時間?

等你仔細分析和觀察之後,就發現就算你跟前車保持很長的距離,任憑別人插到你前面,也不會比原來的時間慢多少。因為汽車本來就跑得很快,而並不會有多少人會想插到你前面,不是每個人都像你這麼急!

而且跟前車屁股太近有一個很不好的問題,那就是如果前車踩剎車,你就得踩剎車。到後來你的神經就完全被前面的司機控制了,別人剎車你得很快做出反應,不然就可能撞車。你當然可以隨時保持警惕,避免撞車,但如果你保持比較大的車距,那麼就不需要這麼緊張了。你可以有比較長的反應時間,優哉遊哉的開你的車,不受別人的左右。

各種貼膜

經常看到有人拿著一個貼膜的手機,那膜都磨花得不行了,還有些人的膜很硬,導致觸屏響應嚴重受影響。經過一番道理,我說服了他們其中一些人把膜扔了。扔掉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的屏幕是那麼的好看那麼的亮,響應是如此的流暢!然後他們才開始遺憾,為什麼自己一直在用一個比現在差很多的手機。

我對人們對手機屏幕的愛護真是深感震撼。要是他們有那麼愛護自己的身體,那該多好啊。

我是怎麼說服他們揭掉手機膜的呢?我告訴他們,我的第一臺智能手機也貼了膜。等到換新手機的時候,我把它的膜揭開,然後用鑰匙和刀子在上面使勁的劃了好半天。結果,屏幕完好無損,連一點細微的劃痕都沒有!

經過很簡單的實驗,你就可以讓自己相信手機屏幕的玻璃是如此之硬,它是完全不怕鑰匙之類的硬物摩擦的。我拿來做試驗的手機是 2008 年的產物了,現在的手機屏玻璃又更新換代,肯定更不怕劃傷了。所以手機貼膜真是多此一舉,害得自己不能更好的享受重金買來的物品。

還有一種常見的“膜”,就是木頭桌子上面放個膠皮或者玻璃板。很多人買了很好的實木桌子,覺得價格很貴,所以又買了一張膠皮來保護它。後來又發現這膠皮價格也不便宜,所以又買了幾張小膠皮來保護這張大膠皮。所有的碗都必須放在小膠皮上面…… 最後,你就發現你用的不是豪華的實木餐桌了,而是一張膠皮桌子。你花了幾千塊錢,結果買了一張膠皮桌子!

實際上實木桌子根本就不需要保護,它非常的結實耐用。木頭給人的感覺是溫馨舒服的,卻用一張膠皮蓋起來,完全抹殺了這種感覺。如果沒有膠皮,正常的磨損不可避免,然而桌子的魅力不會改變。這些微小的劃痕,正好增加了這種木頭桌子的魅力,不是嗎。我就見過商店裡賣這種有劃痕和燙傷的實木桌子的,中間還有樹洞。賣的很貴,因為它很有感覺。

不過這種桌子上面,倒可以在吃飯的位置放上漂亮的餐墊,這樣吃飯的時候餐具不會在上面發出磕碰聲,感覺更加舒服溫馨。

同樣的道理,你也不應該把各種遙控器放進保護套。它影響了你對遙控器的使用感覺,有時候模糊得看不清楚按鈕上的字,卻並不能讓遙控器用得更久。實際情況是電器的換代速度比遙控器的壽命要短很多,電器過時換代的時候,遙控器往往還是好好的。而且像遙控器那麼便宜的東西,真有必要保護它嗎?上網搜一下“萬能遙控器”賣多少錢就知道了。

我買車的時候,車行向我推薦一種“皮革保護塗料”,說噴上去之後它可以在皮革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以使座椅不怕水,不怕髒東西,這樣車再賣出去的時候可以保值。我拒絕了這個推銷,調侃道:“我希望坐在皮革上面,而不是坐在不知道什麼化學材料做成的塗料上面 :)”

這是一樣的道理:我買了皮革座椅的車子,我希望享受它,而不是損害自己的舒適程度來保護它。買來的物品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用來保護起來保值的。後來這車子開了幾年,座椅還像新的一樣,這說明這些什麼皮座椅保護塗料根本就沒有必要。

那麼同樣的原理,是不是說我們不需要給 iPhone 買保護殼呢?不是的,iPhone 是一個不幸的個例。因為 iPhone 本來的殼子太滑太圓了,你不給它裝個殼子是註定要滑落到地上的!所以不得已,你是得給 iPhone 買個殼子。

鏟屎倌的秘訣

我養了一隻貓,對於養貓我也有很多的智慧,把他管理的井井有條,家裡一點味道都沒有。這裡我只透露一個秘密,那就是我用了 Litter Genie。

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塑料盒子,專門用來裝貓屎的。它的特點是非常好的隔離效果,貓屎進去之後就完全聞不到味道了。你可以每天鏟貓屎放進去,等幾個星期才一起拿去扔掉也不會有問題。

起初朋友介紹給我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的說,我每天鏟屎放進一個垃圾袋,馬上拿去扔了不就行了?等到真正用了 Litter Genie 幾個月之後,才發現沒有它是多麼的不方便,因為我已經習慣了簡單的:鏟屎,蓋上,完事。

我養貓的經驗也可以寫成一本書了,所以這裡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 :P

總結

嗯,寫了這麼多,我自己都有點糊塗了,有點沒條理了。生活的智慧當然不止這一點,它是博大精深的,所以我這裡講的一點東西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幫助大家追求有品質的生活。如果你有什麼生活小竅門很多人不知道的,歡迎來信跟我交流。如果你知道文中提到的美國產品(比如 Lysol)的中國等價物,也請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