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餐飲老闆內參 王新磊 白劉陽

1.日售700碗麵“非網紅”餐廳引眾人打卡

16日下午3點,中國傳媒大學北苑餐廳二樓,“真面”檔口前,一位年屆七十的老人正在拍照,這是他第一次專程為了美食來這裡打卡。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一直就喜歡小崔這個人,前兩天從朋友圈裡刷到他開了麵館,所以慕名而來。”老人說。拍完照片,老人發了朋友圈,並配文“支持小崔!”。

像他這樣的人很多。吃,是為了明一種態度,他們對於產品,並沒有很在意。偶爾也會有一些吃吐槽。

但是,認真是的底色。他的麵館也像他本人一樣,透著“認真”。

高高懸掛的“真面”招牌,是他親自題寫。下方掛著木牌菜單,有羊肉米線、羊肉面、筋頭巴腦面等14種菜品,價格從10元到18元不等。旁邊還懸掛著兩臺液晶電視,循環播放著他拍攝的紀錄片《我的抗戰》。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整個麵館採用全透明的操作間,鍋碗瓢盆、油鹽醬醋一覽無餘。灶臺上,三口分別燉著羊肉、牛肉、牛骨的大鍋滋滋地冒著熱氣。

我探著身子,透過玻璃看到頭戴白帽的廚師,正在將滷好的雞蛋盛入器皿中。

他看到我的樣子以為我餓,竟然盛出一顆滷蛋遞了過來,“拿去吃吧”。

我忙說,我沒有學生卡啊。他卻說,沒關係,送你了。

這讓我又意外,又驚喜。

當時已是下午3點半,距離5點的飯點還有一個半小時。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而隨後的一個多小時裡,不斷有各種人走到這裡拍照,記錄自己打卡“真面”的瞬間。

五點,麵館前已經排起了十幾米的長隊。開餐僅五分鐘,招牌“戰鬥雞面”已經售罄,十幾分鍾後,羊肉面、筋頭巴腦繼售罄。一小時後,截止內參君離開時,麵館銷售數據顯示,已經賣出633份。但是,仍舊陸續有人前來就餐。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2.不一樣的明星餐廳選址低調、價格親民

開飯館,讓很多人意外。對來說,卻是有備而來。

自2003年開始,無論是拍攝電影傳奇還是重走長征路,這個炊事班一直跟隨保障。所以利用這塊資源,索性開了一家麵館。

在選址上以安全為主。出於安保需要,麵館選址在大學食堂。但是,整個餐廳採用可視化的明檔操作,面積在50平左右,就餐區和一般大學食堂一樣,使用公共區的餐位。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在價格設置上,親民。“真面”一共有14種菜品,包括2款米線,1款粉類,以及11種麵食,價格從10~18元不等。

與中傳食堂其他商家相比,價格也處於同等水平。目前還只針對校內學生,就餐時只能通過刷學生卡的方式支付。

在產品分量上,“真面”也顯得很真誠。

前段時間,內參君去“孟非的小面”體驗時,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又大又圓的碗中,連湯帶面剛剛蓋住碗底。

然而這次的“真面”卻不同,大海碗盛了滿滿一碗麵,幾大片連筋帶肉的肉片覆蓋其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性價比極高。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從效率方面來說,“真面”做得並不到位。從點單到出餐,平均每單等候時間十幾分鍾,人工叫號。如果放到市場化餐飲大潮中,這點似乎並不佔優勢。

不過,校園不那麼充分的競爭環境裡,給“真面”提供了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3.餐飲人應該向麵館學習什麼?

“真面”火了以後,微博上有人質疑,這是不是利用自己的名氣,進行的一次割行為?

不過從選址、產品、定價各個方面考量,割的說法似乎站不住腳。相反,這個不是餐飲出身的老闆,一些做法卻能給餐飲人幾點啟發。

(1)充分展示核心競爭力

從品牌上說,“真”是麵館的最大特點。這也呼應了小崔的認真和真實。

如何把這個“真”體現在產品上?

小崔有辦法,直接將燉肉的大鍋放在明檔的前端,顧客能夠親眼看到燉肉、吊湯的整個過程。並且每天只燉三鍋湯,每鍋湯都需要熬製十幾個小時,湯底用完就不再繼續營業。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2)設計傳播點

在“真面”眾多普通的產品中,有一款同樣普通的產品,卻以“戰鬥雞”之名火了。甚至有人專門衝著這個名字而來。

近年來,從一名傳媒人,成長為一個“鬥士”,承擔起挑戰社會陰暗面的底線與擔當。

而“戰鬥雞面”這款產品,就把的戰鬥者角色,進行了嫁接,形成了傳播點。

(3)產品真

“真面”無論從經營還是營銷角度,其實並不比很多普通餐飲人做得出眾,出餐效率不高,也沒有獨特環境、良好的服務。

但是,它注重產品本身。產品分量足、價格公道不虛標,食材看得見,多位食客評價“面如其人,真價實”。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所以,內參君認為,的麵館之所以會火,一方面是因為他個人“真實”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顧客對餐飲真材實料的需求渴望。

對於餐飲經營者來說,產品為王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噱頭再響、名號再亮,沒有好產品做支撐也無法長久。

(4)注重個人IP打造

從《實話實說》到《小崔說事》,從馮小剛到怒批演藝圈,一直以來,的媒體形象就是真實、接地氣、不作假。

不少人在網上留言,“就衝這三個字,就知道這家麵館錯不了”。

崔永元麵館火了!背後藏著4個“想不到”

看看王健林、馬雲、董明珠、雷軍等對品牌的影響力有多大,就知道創始人IP的塑造對品牌有多重要。

所以,餐飲品牌的創始人也要有品牌建設意識,要有個人IP打造意識。不客氣地說,你自己都不為自己的品牌奔走呼號,難道還指望別人替你搖旗吶喊嗎?

有人會說,跟小崔學習打造個人IP,開什麼玩笑?我怎麼可能有他那樣的舞臺?

其實不然,所有的成功都是價值觀的成功。只要抓住這個核心,哪裡都是你的舞臺。

特別是在這個“互害型社會”裡,任何一個正能量的行動,就是打造個人IP最耀眼的光芒。

九毛九起家經歷過兩次重要轉折,一次是1996年海南發生颱風,別人都漲價了,創始人管毅宏堅持還賣6塊錢一碗麵。颱風走了,客人來了。

2003年非典期間,醋的價格節節攀升,九毛九還是賣5塊錢一瓶。非典過去,客人來了。

“堅守”和“本分”是外界對管毅宏貼的標籤,正如對九毛九的品牌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