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商標註冊證樣表

原標題: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5月底前將積壓的商標註冊證全部發放

4月7日媒體刊登“半年拿不到一張證” 一文後,國家工商總局高度重視,總局領導立即責成有關部門查清情況,回應關切,認真整改。

由於採購環節手續繁瑣、部門銜接不暢等問題,導致商標註冊證發放延誤,給商標註冊人帶來了不便,工商總局表示誠摯的歉意!

目前商標註冊證用紙供應已經到位,3月28日已開始加班加點印製發放,5月底前將前期積壓的商標註冊證全部發放給註冊人。

我們將認真總結教訓,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

早前報道: 商標註冊證7個月一張沒發因為商標局的紙沒了2016-04-07 13:23:18北京晚報

2016年4月7日訊,“小張,今天領回來商標註冊證了嗎?”七個月來,經營著一家商標代理機構的墨時(化名)每天早上到事務所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專門負責去商標局取遞材料的員工問話。

再一次聽到否定的回答,墨時並不意外。“去年8月7號,我們事務所拿到了最後一批註冊證。8月21號到現在,註冊公告期滿的,一張證都沒從商標局拿回來。商標局給的說法是,印註冊證的紙沒了,所以印不出來。”

代理機構稱7個月沒拿到一張證

近年來,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商標註冊成為我國企業和個人做生意時的“必修課”。由於一般的企業和個人對商標法律法規不夠熟悉、也沒有專業的渠道查詢自己想要註冊的商標是否與已註冊商標相似,商標代理機構逐漸成為生意人的首選。

西城區茶馬南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附近,是我國商標代理機構分佈最多的區域,墨時的事務所就是其中一家。曾經為多家知名企業辦理商標註冊業務,墨時對自己機構的專業度非常自信。然而,由於一個無法控制的因素,她每天都面臨著客戶的質疑。

“對,您是審核通過了,但註冊證發不到手上啊,註冊證下來第一時間我就給您打電話好嗎?”墨時剛在辦公室坐下,就接到一位客戶的電話,詢問註冊證發放事宜。

“我們現在也發愁呢,你說這叫幹什麼呢?去年8月21號到現在,商標局一個證都沒給。”墨時介紹,按照我國商標法律法規,商標申請的審理時間一般是9個月,初步審定後有3個月的公告期,公告期滿無異議便核准註冊,再過一個月註冊證就能遞到客戶手裡。

在實際操作中,這個流程經常由於公告版面不夠等因素而有所延遲,墨時也都習以為常。但從去年8月21號起,除了六七月份公告期滿的商標,事務所再也沒能從商標局拿到一張註冊證,而這也不是墨時一家事務所的遭遇:所有的代理機構、個人申請人,都拿不到8月21日及之後公告期滿、應予註冊的商標註冊證。

說話間,墨時又接到一位客戶的電話。“還沒拿到呢!那你不能賴我啊,今天我們又去取文件,還是一個註冊證沒給。真問不出來啥時候給,工作人員他回答不出來呀。”至於不發證的原因,墨時多次向商標局相關科室諮詢,也通過朋友問到了內部消息,答案是一致的:印註冊證的紙沒有了,打印不出來。

“這真不是我們事務所的責任,全國範圍都這樣,但凡有一家機構能拿到註冊證,我就敢上商標局給你們爭取去。問題是全國範圍都拿不到,知道嗎?”墨時的客戶在電話裡表示要自己去問商標局,墨時解釋,“你打吧,中國商標局電話網上有,你試試看能打通嗎?”

被通知下架廠家損失巨大

“客戶天天打電話催我,因為沒有這個註冊證,天貓、京東讓他們的貨下架,商場超市一看你這個註冊證老下不來,都讓你直接收攤兒。人家藥廠,藥要上市得拿著註冊證去食藥監局審批去,這證下不來,食藥監局就批不了。還有就是一些打官司的,沒有註冊證,維權沒有依據啊!”

墨時從系統中找到了一位客戶的信息展示給北京晚報記者。資料顯示,該公司於2013年12月28日申請註冊商標,2015年5月20日通過初審,同年8月21日公告期滿。“你看這個公告期,都已經完成了,按說早就應該發證了。前兩天他們給我發了張圖片,是地區代理商通知他們說,如果10天內註冊證還不到位,當地多家商場超市就要全面下架他們的商品,代理商也要跟他們中止合作了。”

“這個通知是當地代理商發給我的。”陳星(化名)正是這家公司的一名業務員,“我負責四川重慶的業務,18號我剛從成都回來,當時還跟他們談了這個問題。回來後確認註冊證還沒下來,代理商這才發的通知。”陳星服務的這家公司是河北省一家老牌紡織企業,業務範圍遍佈全國,兩年半之前委託墨時的事務所進行商標註冊,“商標註冊證遲遲下不來,事務所給的答覆是咱們國家商標局打印不出來。”

陳星告訴記者,包括他負責的川渝兩地,很多地方的代理商都表示,如果再拿不出商標註冊證,就要下架他們公司的產品了。“損失非常巨大,我也跟墨時提議過,能不能找商標局給開個證明?畢竟我們商標註冊已經完成了,只是因為國家的原因遲遲打印不出來。”

所幸,代理商和陳星服務的公司合作多年,經過溝通對方也瞭解了內情,所以現在一直維持著既不補貨、也不下架的狀態。

“如果因為這個事情導致我們十幾年的合作終止,那就太不值當了,所以代理商也都很體諒我們,盡力幫我們跟商超溝通,但是說到底問題還是出在我們這邊,真的很希望註冊證快點下來,別讓合作商太為難。”陳星說。

8月就沒紙為啥1月才採購

“商標註冊證那個紙,它不是一般的紙,而是跟人民幣類似,有防偽功能的。最近可能是註冊證還要再升級、對紙張又有了新的要求,所以才遲遲沒法買到合適的紙。但我們也在想,採購真的有那麼難嗎?還是說有別的問題,比如說紙張跟打印機不匹配?或者信息系統出了什麼問題?但這些商標局都沒公告過,網站上沒見到過商標局的公開說明。”墨時說,她也是自己多次去商標局詢問,才知道是紙張出了問題。

北京晚報記者來到了中國商標局,以申請人名義向窗口工作人員諮詢為何公告期滿卻拿不到註冊證,工作人員詢問記者是何時公告期滿,記者稱是8月21日。“一直沒打印呢,商標局現在沒有那種紙張。”工作人員解釋,“從去年八九月份開始,註冊證一直都沒下來。”

北京晚報記者在中國政府採購網上查詢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辦公廳資產處於2016年1月14日發佈了“商標註冊證採購項目採購公告”,採購300萬張商標註冊證;2016年1月26日,該採購項目成交。

那麼,紙張現在到位了嗎?記者致電成交公告中的項目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自己是政府採購中心的代理公司,這個項目成交後具體的交易進展他並不清楚,具體情況應諮詢採購方。記者隨後撥通了採購方工商總局辦公廳資產處的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該項目負責人暫時不在,無法回答。

記者致電商標總局綜合處,工作人員表示商標註冊證相關業務應聯繫工商總局的直屬單位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因為打印事務是該中心負責;審查協作中心工作人員則表示,3月28日週一紙剛剛到位,現在已經開始打印,但具體什麼時候能發下去,她也不清楚。

“話是這麼說,但也許是在繼續搪塞你。”餘恆(化名)是北京一家知名律所的知識產權律師,“我們這些從業者都非常吃驚,這都什麼年代了,還能有這種因為紙張沒了半年多不給人發證的情況?”

餘恆說,以前商標局還曾出現過連續半年無法查詢的情況,“那半年內,整個國家誰註冊了什麼商標誰都沒法查詢。品牌保護是經濟發展很重要的一部分,這等於給國家的GDP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商標註冊證為啥這麼重要

餘恆告訴北京晚報記者,我國並不禁止未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甚至對未註冊商標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那麼為什麼商場、超市為何會下架沒有商標註冊證的商品呢?

“按道理說,不一定非要註冊商標才能生產銷售,但是商場、超市等平臺會為了規避轉嫁自己的風險,要求商家去註冊,一是避免外界指責他們的平臺銷售三無產品、假貨,二是萬一未註冊商標侵犯了已註冊商標的權利,平臺會捲入雙方的糾紛。”餘恆表示,這是平臺企業正常的風險規避行為。

其實,商標註冊證更重要的用途在於,它是商標維權的重要依據。”餘恆介紹,目前我國商標維權的途徑有兩種:行政途徑與司法途徑,前者是向各地工商行政部門及公安局提交投訴,後者是向法院起訴他人侵犯自己商標權,但無論哪一種,都離不開商標註冊證。

“如果沒有證,我去地方工商局投訴別人侵犯我商標權,但是因為商標局沒紙了所以我現在拿不出註冊證來,大部分地方都會很教條地說,那就等證發下來再來投訴吧。但是維權可能是迫在眉睫的,我做商標維權這麼多年,很多時候都是兩三天之內證據必須提交上去的。現在商標局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對企業的品牌保護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在被耽誤的這期間,難道別人侵犯我商標權,就是我活該了嗎?”

餘恆告訴記者,在商標局行為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情況下,企業是可以對商標局提起訴訟的。

【延伸閱讀】臺媒:羋月商標搶手兩年漲百倍 商家開價百萬求購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道 臺媒稱,大陸古裝電視劇《羋月傳》火了,搶“羋月”商標不輸宮鬥。河南鄭州一位叫王超的小夥子獨具慧眼,兩年前讀到蔣勝男的《羋月》這本小說,又因羋字生僻又特別,花了4千人民幣註冊成商標,陸續有商家紛出高價要他割愛,不到兩年身價暴漲百倍以上,從60萬人民幣喊上百萬。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7日報道,王超說,當時想開間蛋糕店或者乾果店之類的,覺得“羋”字讀音跟食品相近,“羋月”二字聽起來像是精緻特別的月餅糕點,琢磨以後開家蛋糕店就用這個名字。2014年6月,他註冊“羋月”兩個品類商標。

半個多月前,王超的電話很忙,許多來自北上廣陌生電話,都是詢問他賣不賣“羋月”商標,這才想起註冊商標的事。一位上海做食品的老闆開出60萬元價格,他還沒考慮好,剛過了元旦,廣州一家公司又出了100萬元要買下。目前有5位商標買家跟他協商。

不過,王超表示,協商時他不完全考慮價錢因素,還想著感情,希望這商標能留在河南,以後能親眼見到,這個品牌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王超表示,對於商標突如其來的搶手,讓他始料未及,但表示不會再註冊類似商標。

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2016-01-08 08:45:00)

【延伸閱讀】外媒:中國將開展保護迪士尼註冊商標專用權行動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工商總局5日表示,將對迪士尼(DIS.N)註冊商標專用權進行專項保護,上海迪士尼樂園和度假區將於明年開園。

據路透社11月5日報道,工商總局表示,將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迪士尼註冊商標專用權違法行為。

“(這將)促進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維護我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形象,”工商總局的聲明稱,專項行動將持續到2016年10月。

工商總局的聲明稱,建立迪士尼商標保護的應急隊伍,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各地商標監管人員執法能力,加強在線監測。

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資料圖:中國首家迪士尼旗艦店在上海浦東商業區開幕,大批市民在店外排隊。該旗艦店也是全球最大。圖片來源:路透社

(2015-11-05 17:43:00)

【延伸閱讀】《好聲音5》被指商標侵權 遭索賠300萬

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中國好聲音5

中新網3月17日電 17日早,北京朝陽法院官方微博發出消息,稱第五季《中國好聲音》被指未經授權使用與“The Voice of”註冊商標近似的圖形及文字。荷蘭塔爾帕容量有限公司將夢想強音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正議天下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訴至北京朝陽法院 ,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索賠300萬元。

(2016-03-17 10:21:13)

中新網南京2月5日電 (記者 崔佳明)“非誠勿擾”商標爭奪硝煙再起,“非誠勿擾”原主人華誼兄弟訴溫州人金阿歡商標侵權,請求法院判被告賠償1元錢作為侵權賠償。江蘇衛視主持人孟非3日在其個人微博上就此事發聲,稱“路不平,有人踩”。此舉引發網友熱議。

開播僅6年,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江蘇衛視《非誠勿擾》因被溫州人金阿歡狀告侵犯其商標,江蘇衛視敗訴。2016年1月15日,江蘇衛視將《非誠勿擾》暫時更名為《緣來非誠勿擾》。此前在2009年2月16日,浙江溫州小夥金阿歡向國家商標局申請“非誠勿擾”商標,2010年9月7日溫州人金阿歡獲得了第7199523號“非誠勿擾”商標註冊證,並以“非誠勿擾”為名開設了一家婚姻介紹所。

網友“雅卉的博”說,“其實我覺得叫‘非誠勿擾’或‘緣來非誠勿擾’只是一個代號,觀眾看的是節目本身。”對此,江蘇衛視總編室相關負責人今天表示,自《非誠勿擾》暫更名為《緣來非誠勿擾》之後,節目收視率熱力不減,收視率未受到任何影響。

孟非,他是江蘇衛視的一名主持人,自從2010年1月15日《非誠勿擾》開播,經過六年的沉澱,《非誠勿擾》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節目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相親類綜藝節目,這有賴於孟非犀利、睿智的口才和獨特的主持風格,同時《非誠勿擾》這個平臺也造就了孟非的名聲,使其成長為全國知名的“光頭”主持人。可以說,對於這檔節目,孟非的情節最深,他怎麼發聲,呵護《非誠勿擾》也不足為奇了。

孟非在他的微博上轉發的《“老炮兒”華誼兄弟開打“非誠勿擾”官司》中說,2016年2月2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起訴金阿歡、永嘉縣非誠勿擾婚姻介紹所(普通合夥)民事侵權案。

這次起訴金阿歡等侵權,華誼兄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行為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將原告享有著作權的文字及美術作品從被告網站刪除。而在經濟上則只提出了象徵性的1元索賠。

此前,2015年12月,深圳市中院二審判決,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敗訴,並被要求立即停止使用《非誠勿擾》欄目名稱。對此,2016年1月8日,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發表聲明:對判決結果“甚感意外”。該臺表示,已按司法程序申請再審,並已依法申請暫緩執行。聲明稱,《非誠勿擾》節目開播之初即獲得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許可,在電視節目上使用“非誠勿擾”商標,並向其支付了許可費。(完)

【延伸閱讀】鄭州小夥註冊“羋月”商標 16個月後值百萬(圖)

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過了一個元旦,“羋月”商標的報價再度攀升。

原標題:鄭州80後小夥註冊“羋月”商標16個月後值百萬

商標的持有人之一王超稱,廣東一家食品企業開價100萬元。這比元旦前媒體爆出的“上海商人開價60萬元”足足多出40萬元。而最初的註冊成本僅為4000多元。

他沒想到,當初無心插柳的一舉竟帶來財富和眾人的關注。

【最新】

廣東商人願掏100萬

16個月前,因為讀了小說《羋月傳》,鄭州80后王超花4000多元,委託河南先風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註冊“羋月”商標。

16個月後,當初的小成本投資迎來驚人的回報。王超表示,一上海商人開價60萬元購買“羋月”商標。而當初註冊這個商標僅是想開家蛋糕店,只不過因“房租太貴”而放棄。

媒體的介入,將此事引向更大的輿論場。元旦前,王超迎來超過5撥媒體採訪,“大概有30家企業打來電話諮詢買商標的事。”這些企業大多集中在北上廣,遠至黑龍江。

2016年1月1日,王超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價格又漲了。廣東一家大型食品企業的老總打電話說願出100萬元。”還約他去廣東考察。

“有點蒙,又覺得很神奇。”這是約半個月前,他接到第一個諮詢電話時的感受,“當時沒覺得會怎樣,突然間打電話的就越來越多。”

彼時,《羋月傳》剛剛上映。電視劇的躥紅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一下將他推至風口浪尖,潘多拉魔盒也自此開啟。無休止的質疑向他湧來,很多網友都質疑他在炒作,更有商標界人士懷疑是假新聞,理由是商標網上並不能查詢到申請人為“王超”的信息。

王超向河南商報記者闢謠,申請人用的是母親李某某的名字,已全權委託給他。

【調查】

“羋月”商標還有一個持有人

相比王超,在鄭州做化妝品生意的李某(應要求不具全名),則把自己完全藏匿於風暴後。

河南商報記者獨家調查獲悉,王超並不是“羋月”商標的唯一持有人,李某獲得了“羋月”商標的3類和35類使用權。

國際上,商標有45種類別。王超只申請到了29類和30類,其中29類包含肉、以果蔬為主的零食、小吃、蛋等,30類包括咖啡、茶、甜食、麵包等。

李某申請到的3類包括洗髮液、洗潔精、化妝品、牙膏等,35類包括特許經營的商業管理、廣告等。

2014年夏,得知偶像孫儷要拍《羋月傳》,李某順手查了“羋”字,一個釋義為“美好的女子”,這恰與他經營的化妝品有聯繫。當天,他便委託米蘭登商標專利事務所(河南)有限公司註冊了若干商標,花去數萬元。

爆出王超註冊“羋月”商標新聞的那天,李某正在開車。聽到廣播播出的新聞,同車朋友問“說的是不是你啊”,他說“不知道啊”。隔天,父親問“這羋月商標咋賣恁貴”,他佯裝不知情,“誰知道嘞!”

王超諮詢的商標界人士評價,“‘羋月’商標最大價值的類別是衣服,其次是食品。其他如租車等類別沒意義。”李某並未諮詢過手中商標的估值,他的理想價位是60萬元。

【暗爭】

多家公司、個人參與角逐

因為盲查期的存在,“羋月”商標的申請充滿了不確定性,儼然一場宮斗大戲。

2014年9月3日,王超以母親的名字,申請註冊了“羋月”商標29類、30類和35類。“當時在盲查期內,查不到是否已被註冊。”代理公司河南先風商標事務所負責人解釋稱,因為提出申請到錄入電腦需要時間,這一過程3到6個月不等,在中國商標網上是查詢不到的,被稱為查詢空白期。

想了想,王超決定冒險。9個月後,他才獲悉,成功了倆,35類被別人搶先一步註冊。

這個搶先的人正是李某。2014年7月1日,李某以旗下商貿公司為註冊人,申請註冊了“羋月”商標3類和35類。

加入“羋月”商標爭奪戰的並不止上述兩家。吉林修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2014年9月19日遞出“羋月”商標3類、5類、29類、30類、35類的申請函。

16天之差,結局迥異。2015年7月31日,其5個類別的註冊申請,均被駁回。

其他公司在“羋月”兩字上做文章。2015年4月3日,北京雲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口氣遞交7個“羋月軒”商標申請。2015年12月4日,7個商標申請無一命中。商標界人士分析稱因其與“羋月”商標有近似性。

2015年9月17日,東陽市花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申請註冊“羋月傳”商標,至今不知是否註冊成功。該公司為電視劇《羋月傳》的出品方之一。

幸運的是,江蘇納福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2014年11月申請註冊“羋月娘”商標35類,最後拿到了受理通知書。

【現狀】

四個字及以下的商標存量

“告急”

得益於《羋月傳》的熱播,人們的目光投向這個並不大眾的商標註冊轉讓市場。

“商標價值無法準確評估,帶有很大不確定性。尤其服裝類商標,動輒四五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商標界人士稱。

一個愈來愈緊迫的現狀也在客觀上催熱商標轉讓市場。

“中國商標註冊量已經13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一年註冊量228.5萬件。常用漢字有5500個(另一個版本稱常用漢字7000個,總數超過8萬個),去掉生僻的、醜的、惡的、不能用的,我們進行了排列組合,發現四個字及以下的商標,僅剩約1100萬個。也就是說,再過四年,四個字及以下的商標都註冊過了。不想要拗口的和五個字的,你只能買。”河南先風知識產權集團董事長楊易杭這樣表示。

正因為謎一樣的價值,無法預估的風險暗礁,有限的商標存量,這個市場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部分人士靠攏。

喧囂之下,也有學者冷靜地指出,某些“熱點商標”確實對企業拓展市場很有用處,但憑藉熱點商標一炮而紅的企業屈指可數,最終還是要靠產品和服務來說話。

(2016-01-07 10:38:00)

【延伸閱讀】澳企業商標在華被搶注 德媒:搶注者坐等收錢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道 德媒稱,澳大利亞一家奶製品創業公司還未開始生產,其商標在中國就已遭人搶注。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2月13日引述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澳洲一家商標為"Farmer Brown's"的乳製品企業原本計劃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兩國的超市銷售乳製品。但這家公司新近打算在中國商標局登記註冊商標時卻發現,一家名為中國莆田聯合貿易公司的中國企業已經搶在Farmer Brown's之前登記註冊了。

澳大利亞這家企業的老闆貝斯特說,他們委託墨爾本的一家設計公司設計了帶有奶牛形象的產品商標。

但是公司還沒有在任何地方為這一商標標誌做過廣告。到目前為止也只是為了獲得建議給一個合夥人看過這一商標。

無獨有偶,澳大利亞一些釀酒企業也經歷過類似的遭遇。

貝斯特在香港聘請的律師說:"有一些人會搶註上百個商標。這些商標未必價值連城,但是這些人就是坐在那裡等著商標原本的擁有者把註冊權買回去。"

今年6月,澳中兩國在堪培拉正式簽署了兩國自由貿易協定。協議生效後,在貨物領域,雙方85.4%的出口產品將立即實現零關稅;在服務領域,澳方承諾對中方以負面清單方式開放服務部門,從而成為首個對中國以這一方式做出服貿承諾的國家;在投資領域,雙方將相互給與最惠國待遇。

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2015-12-14 09:49:00)

【延伸閱讀】少女時代商標權官司審結 SM反擊成功獲全勝

国家工商总局承认“商标注册证因缺纸半年未发”

少女時代商標權官司審結

SM公司在2007年7月推出少女時代組合後就申請了“少女時代”在唱片行業的商標權,並於2008年6月獲得了“少女時代”在唱片行業的商標權。但是在SM公司申請“少女時代”商標權僅12天后,一名金姓男子也提出了“少女時代”在服裝和玩具行業的商標權申請,並於2009年2月獲得了“少女時代”在服裝和玩具行業的商標權。

SM公司一直到2011年才得知金某也註冊了“少女時代”商標,並於同年12月向專利法院申請註銷金某持有的“少女時代”商標權,隨後金某向專利法院提出上訴又獲得了部分勝訴,而這次大法院的判決,讓SM公司終於贏得了對“少女時代”商標的所有權。呂東垠/文 版權所有Mydaily禁止轉載

http://korea.yule.sohu.com/20151021/n423761977.shtmlkorea.yule.sohu.comtrue搜狐娛樂http://korea.yule.sohu.com/20151021/n423761977.shtmlreport962少女時代商標權官司審結搜狐娛樂訊韓國大法院近日對“少女時代”商標權糾紛做出判決,認定“少女時代”商標只能由女子組合少女時代使用。SM公司在2007年7月推出少女

(2015-10-21 09:32:01)

【延伸閱讀】港媒:“寧澤濤”商標被搶注 成本2000元回報或百倍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道 港媒稱,最近寧澤濤有些紅,除了名字成為網絡熱門搜索關鍵詞之外,“寧澤濤”三個字近日被發現已經被申請註冊商標。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14日報道,《每日經濟新聞》12日稱,“寧澤濤”已經被申請註冊商標,申請註冊在國際商標分類的第25類服裝用品上,目前該商標尚未通過申請。

報道說,在2015年8月6日喀山游泳世界錦標賽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寧澤濤以47秒84奪得該項目金牌,成為第一位奪得世錦賽該項目冠軍的亞洲人。創造了歷史的同時,也使寧澤濤成為最新的網絡紅人,“寧澤濤”三個字也成了微博熱門關鍵詞。

紅了的寧澤濤其商業價值也被不斷地挖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登錄國家工商局查詢商標發現,“寧澤濤”已經被申請註冊為國際商標分類第25類的服裝、鞋、帽商標,包含內衣、游泳衣、柔道服、摔跤服、體操服、游泳褲、游泳帽等服裝用品。

記者發現該商標申請註冊人為一自然人,地址為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金水路一單元樓住址。

商標申請時間是2014年9月29日,也就是寧澤濤在2014年9月於亞運會上為中國收穫4枚金牌之後申請的。

雖然寧澤濤在今年的世界錦標賽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惹人注目,但早在2014年9月23日第17屆亞運會男子50米自由泳決賽上,寧澤濤即為中國游泳隊收穫男子游泳項目的首枚金牌,並且囊括了包括個人和團體賽在內的4枚金牌,而一躍成為運動明星。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商標查詢網可知,“寧澤濤”商標目前的業務狀態為“商標註冊申請等待受理通知書發文”,標註時間為“2014年11月03日”。

“寧澤濤”作為商標被註冊是否會獲得授權通過?對此記者採訪了湖南聞勝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凱。

劉凱表示,由於中國商標法實行申請在先原則,如果申請商標符合商標註冊的基本要件,商標局通過初審進入公告後,權利人又沒有及時提出異議的話,註冊成功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

劉凱說,搶注商標的成本低廉,目前申請一件商標市場價也就2000元左右,一旦註冊成功,就有可能獲得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

劉凱指是否為惡意搶注,要考慮註冊商標的時間以及“寧澤濤”具有的知名度。按照現實的情況,寧澤濤在爭議商標申請註冊之前取得的成績,足以證明寧澤濤在先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即使商標註冊成功,只要寧澤濤能夠提供足夠的證據,也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導致商標無效。

體育明星一戰成名之後,其名字被註冊商標的事情不在少數。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劉翔”、“姚明”、“孫楊”等名字都曾被申請註冊商標,而“孫楊”更是被先後申請了7次,商標分類包括服裝、遊戲器具等。

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寧澤濤”商標詳細信息。(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5-08-14 11:05:00)

【延伸閱讀】 《參考消息》再獲北京市著名商標認定

7月23日,“參考消息”被北京市工商局正式認定為北京市著名商標,這是繼2012年《參考消息》成為國內首家獲得著名商標認定的中央級媒體後,再次獲此殊榮。

國家工商總局承認“商標註冊證因缺紙半年未發”

(2015-07-31 19:17:01)

【延伸閱讀】廣東惠州破獲一個特大假冒註冊商標案

国家工商总局承认“商标注册证因缺纸半年未发”国家工商总局承认“商标注册证因缺纸半年未发”
国家工商总局承认“商标注册证因缺纸半年未发”

警方繳獲涉黑惡團伙作案工具 嚴初 攝

中新網惠州6月18日電 (嚴初)廣東惠州市公安局1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媒體通報了警方近期破獲的案情。通報稱,惠州市、惠陽區兩級經偵部門在公安部、和省廳的統一指揮下,在河北、天津、深圳等公安機關的緊密配合支持下,成功破獲一個橫跨廣東、河北、天津、上海等省市的特大假冒註冊商標犯罪團伙。

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2人,查獲相關窩點8個,繳獲涉假自行車成品、半成品一大批,涉案價值2000多萬元。

此外,據統計,截至目前,惠州惠陽警方共偵破“3+2”專項案件595宗,刑拘嫌疑人690人。其中,在涉毒專項方面,共刑拘214人,逮捕124人,強制隔離戒毒388人,行政拘留1038人。在涉黑惡專項方面,共起訴103人,判決158人,打掉團伙6個。在涉盜搶專項方面,共破案263宗,逮捕111人,起訴101人。在涉食品藥品專項方面,逮捕1人。在涉假專項方面,涉知識產權犯罪逮捕7人。在涉詐騙專項方面,起訴7人。

期間,警方打掉以廖某寶為首的跨市流竄入室盜竊團伙,帶破案件14宗;打掉熊某利跨區域特大入室盜竊團伙,帶破案件20多宗;打掉羅某龍為首的涉黑惡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收繳砍刀、鋼管等一大批作案工具。(完)

(2015-06-18 18:25: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