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50億卻還不起10億債券,還有更大的雷還在後邊(避雷名單)

本週,對兩個曾經接近千億市值的白馬股而言,可謂炸的是粉身碎骨。

一家公司姓康,面對區區10億的短融(發行利率僅5.5%),竟然無力兌付,而這家公司三季報公佈的賬面現金有150億(不含理財產品)。

我在想這麼短短几個月時間,公司怎麼能夠把150億揮霍乾淨,也是奇蹟了。

另一家公司複姓三安,股價已經跌了一年多了,一點反彈的跡象都沒,結果本週又被質疑應付賬款不知去向,機構集體拋售出逃。

他們更有意思,87億預付款給了供應商,結果有好事者上網一查,發現這些所謂的供應商全是些小規模納稅人,註冊資本就幾萬塊錢。部分機構看到後,嚇得無腦出貨,股價就被幹跌停了。

以上兩個公司,都屬於曾經的二線白馬股,用價值投資的眼光來看,都還不錯,行業好,增速快,估值還不高。

結果現在可好,被爆出來全是財務造假。

但是作為財經媒體,你還不能質疑他們,否則就給你寄律師函。他們倒是被交易所質疑問詢過,但上市公司請會計師回應稱賬上現金絕對沒問題,並蓋上了審計通過的紅章。

其實仔細想想,也的確沒問題,會計師只需要管時點數據,公司通過各種拆借、過橋,反正當前時點有那麼多錢就行了,至於這些資金到底能不能用,就不管會計師的事了。

還有一些機構更是把責任撇的一乾二淨,違約之前評級風平浪靜,違約之後一個個全跳出來,說要下調你的評級。真不知道這種馬後炮式的評級有啥意義。

看完本週這兩個黑天鵝,投資者還能對上市公司、監管層、中介機構有信心嗎?黑天鵝年年有,最近特別多。

1

如何預防黑天鵝


首先黑天鵝是無法預測,我們是不可能把A股三千多家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都摸透,也沒這個能力。

為了防止踩雷,我們能做的只是儘量不要去荒郊野外。你可知道在柬埔寨,平均每5分鐘就會有人因地雷致死或致殘,而被炸死最多的是那些喜歡去野外探險的好奇寶寶,如果放在股票市場上,第一就是不熟的股票不要買。

我知道很多朋友買股票根本不看基本面,不管經營好壞,甚至連公司幹嘛的都不知道,就知道追漲殺跌。

他理由是既然財報反正不可信,那就相信技術圖形唄,很多遊資炒作不也不看基本面嗎。但問題是人家遊資執行力強,被炸斷一條腿馬上收腳,而散戶就直接撲倒在地雷上同歸於盡了。

第二就是分散投資,也就是我多次強調的分倉。不僅不能把倉位集中在單隻個股上,也不能集中在同一個行業上。

單支個股最好不要超過總倉位的10%,單個行業不要超過30%。

否則就算你買了十多個股票,都是醫藥股,其實與你重倉一個股票效果是一樣的,並不能分散風險。

第三是獨立思考,確實相比起機構,我們不具備很強的研究能力,也沒有遊資的資金優勢,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能跟風炒熱點。

市場上存活下來的人都是有一套自己獨立的投資邏輯或理念的。比如有人就偏好小市值,而有的人就只投大藍籌,這都沒錯。喜歡小市值的高彈性,那也得接受它的炸雷屬性,這叫盈虧同源。

第四是多閱讀學習,比如幾個放在路面上的雷(其實都不算雷,只能叫路障),像股權質押比例高的,業績預降的股票,連續虧損要被*ST的股票。

還有之前文章中著重分析的股票解禁的(詳見高能預警,解禁意味著減持嗎?)。

接下來,給大家展示的是一個大雷——商譽減值 !

2

商譽減值連環炸


商譽就是A公司以1000萬的價格收購了B公司,B公司全部的淨資產價值為100萬元,那麼這多出來的900萬元就形成了A公司的“商譽”。

所以商譽其實是虛的,是財報中的泡沫。之前的會計準則是商譽不用攤銷,而是減值測試。但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都不希望這個泡沫破滅,這減值測試也名存實亡。

比如創業板公司業績起不來,商譽減值要負很大責任。創業板公司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速為-19.27%,但剔除商譽減值因素影響後的同比增速為-8.77%。

市場的商譽也是堆積的越來越多。三季報顯示,目前3573家A股上市公司的商譽合計超過1.44萬億元。隨著業績對賭逐漸到期,這些商譽地雷估計這一兩年就要紛紛引爆,殺傷力太大,監管層也怕市場承受不了。

現在新的會計準則是要求做商譽攤銷,也就是像固定資產折舊那樣,比如上文提到的900萬商譽,每年攤銷180萬,5年之後減到零。

這個規則的變化對有些商譽佔比較大的公司,傷害就大了。

目前有約160家公司商譽佔淨資產比例超過50%,18家超過100%,這部分公司此後盈利壓力就很大。比如花1000萬買來的B公司,每年淨利潤100萬,結果光商譽攤銷就減去180萬,淨利潤反而每年減少了80萬。

我也幫大家梳理了一下這些商譽佔比較大的公司,算給大家一個提示吧。


手握150億卻還不起10億債券,還有更大的雷還在後邊(避雷名單)


尤其是那些2018年面臨業績承諾最後一年的公司,更是值得關注。由於最後一年業績承諾完成率普遍低於前期,因此,2018年業績承諾整體完成壓力並不小於2017年。

加上這部分資產一般是在2015年完成併購,那時候市場火爆,給出的估值虛高。

當前已經有部分公司提前公告了減值,像之前公佈的雛鷹農牧、拓維信息、猛獅科技和恆康醫療的鉅額預虧,都和商譽減值相關。

有心的讀者朋友也可以親自動手,測算一下自己手中股票的商譽佔比風險。在資產負債表中搜索商譽,用它除以所有者權益就能得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