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用戶14335349263


說到上善若水就想到2008年的江蘇高考卷,這是裡面的一篇閱讀理解,想當年正是因為這篇閱讀理解使得江蘇的語文平均分都下降了不少。


上善若水

張笑天  

去都江堰,一進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橫幅撲面而來。這是指水嗎?是褒揚都江堰嗎?還是借水喻人,弘揚一種文化精神? 岷江從雪山一路蹣跚走來,負荷著黎庶的厚望,伴隨著歷史的滄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時間趟過同一條河流,大概就是這種帶有哲學意味的思維,令人頻生感悟。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潤萬物,使之生長,又從不與萬物競高下、論短長,所以老子認為“上善若水”。這種品格接近於他心中至高至聖的“道”了。在噴吐著雪浪的離堆①前,在散射著彩虹光芒的水霧屏幕上,我彷彿看到了重重疊疊的人影,杜甫、岑參、陸游……他們的詩篇傳誦千古,歷久彌新。譬如那玉壘山,本非雄峰峻嶺,之所以名揚天下,還是仰賴詩聖的兩句詩:“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灘”,劈山引水修築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史記·河渠書》記載,李冰鑿離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灌溉,百姓饗其利”。李冰靠火燒、靠水澆,切斷玉壘山,開鑿離堆,修飛沙堰,今天看來實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處。它絕不汙染環境,絕不危及生態;它不會像現代水庫幾百米的高壩那樣既令人驚歎,又令人隱隱不安。都江堰不會切斷魚類洄游的線路,人們用不著把魚撈起來,送到大壩上頭的水庫裡去產卵,再把孵化的幼魚撈起來送回下游。人很累,魚也很累。都江堰是歷史的遺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類利用大自然的神話。與之同時的鄭國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學家考證的遺蹟,而都江堰仍舊生機盎然,滋養著天府之國的子民。難怪道教尊李冰為“妙源清君”,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著兩條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高考資源網佇立水邊,聽著震耳欲聾的濤聲,望著清幽的水跳躍奔流,我的心與波濤一同律動,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與晶瑩和透明合而為一。一想到黃河將成為泥河、長江將成為黃河、淮河將成為黑水河,眾多我們賴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頻頻告急,我彷彿是那快要窒息的魚,無處安身。何處有生命之泉?何處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綠洲?好在都江堰有。原生態的都江堰乾淨、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澇旱”的科學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駐,從容運轉,成為幾千萬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眾多後任,總會追蹤李冰的足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疏浚、修繕都江堰。諸葛亮、高儉、盧翊、阿爾泰、丁寶楨……這些確保天府之國旱澇保收的官員們,生前也許沒有立過德政碑,但後人有情。如今,他們就矗立在伏龍觀前堰功道兩側,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們,他們與都江堰同輝。臨別的晚上。我們在郡府樓上吃著美味的河鮮,窗外是濤鳴的和絃,真是一種久違的幸福。【註釋】離堆:專指人工開鑿河道而形成的河間孤丘。


獨家127231110


《老子· 八章》雲: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 故無尤。

這句話,包括老子的正本《道德經》,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理解。

“道與世降,時有不同;注者多隨時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師之。故漢人注者為‘漢老子’,晉人注者為‘晉老子’,唐人、宋人注者為‘唐老子’、‘宋老子’。”
------宋元道教學者杜道堅《玄經原學發揮》

也就是,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老子”。

吳澄《道德真經注》雲:“上善謂第一等至極之善,有道者之善也, 其若水者何也?蓋水之善,以其灌溉浣濯,有利萬物之功而不爭處高潔,迺處眾人所惡卑汙之地,故極於有道者之善。”

吳澄(1249-1333),字幼清,號草廬,撫州崇仁(今屬江西)人,元代理學的重要代表人物,與許衡齊名,有“南吳北許”之稱。

意思是:上善,為至極之善。水,灌溉萬物,浣濯萬物,眾人處高潔之處,而水獨處其下不與爭,是至極之道,至極之善。

魏源《老子本義》引李氏贄曰:“ 凡利物之謂善, 而利物者又不能不爭, 非上善也。惟水不然, 眾人處上, 彼獨處下;眾人處易, 彼獨處險;眾人處潔, 彼獨處穢, 所處盡眾人之所惡, 夫誰與之爭乎? 此所以為上善也。居善地以下, 則言聖人利物而不爭之實, 非乃指水也。”

有人可以做到利物,利他,但是利物利他者,又不能做到不爭,所以,這是善,但不是上善。唯獨水不然,水利萬物而不爭,哪兒不受待見,水就在哪兒,佛家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或許跟聖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我等P民,看樣子是做不到了,只能留給聖人做了。

玄之又玄的《道德經》,朦朧模糊,各種不同見解也都可以接受。


那麼,重點看一下水。

水,無色無味,化學式H2O,這個大家都知道。從道學家來看呢?

水乃至陰至柔之物,性涼,水無形,可以隨任何物體,任何形狀而改變,此為柔,你溫柔對待他,他則以至柔之力對待你,輕輕撫摸它,它會反饋你柔柔和和的感覺。

但水同時也是至剛至強之物。跳水的人應該有更深的理解:從不同高度跳下來,衝擊力不一樣。所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跟水接觸,作用於水多少力度,水就會給出同樣力度的反作用力。至剛至強,不會彎曲。但同時又在剛強與柔軟之間隨意轉換。

水還可以化為堅冰,至硬之極;也可化為蒸汽,墩遁兒無形。

細思恐極。

所以,水才是最好的東西。

所以,上善若水什麼意思呢?

好好做人,多做善事,少爭少搶,時刻努力提高自己,只跟自己的過去比較,而不去跟任何人做無謂的比較爭論。

愛家人,愛朋友,愛自己。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同時,又至剛至強,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以上,共勉。



貳讀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人要如水般一樣的善良、包容,蘊含做人的大智慧,處事最高境界。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①上善若水:“上”是最的意思。“上善”是最善的意思。


這四個字中關鍵在理解“水”的意思,水是萬物所需,不可或缺的物質。


水滋養萬物,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利,是最善最謙虛的美德。

水能流入低窪地,潤物細無聲;水能從天而降滋養崇山峻嶺;水能結成冰,堅硬無比;水能滴水石穿,鋒利無比;水能流入小溪,穿過江河,匯入大海,容納百川。


水既能柔又能剛還能容,剛柔並濟兼包容於一身,這就是“水”的本質品性。


老子用“水”剛柔相濟和包容的品性來比喻善,認為最善的人應該是像“水”一樣的,具備水剛柔相濟和包容的品性,是善的最高境界。


這就是老子要表達的“上善若水”的意思。


②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滋養萬物,被萬物所需要卻不與萬物爭功勞。


③處眾人之所惡:居處於眾人所不願去的地方。


④幾於道:幾,接近。即接近於道。


水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功勞,低調而內斂,水自上而下而流,流入低窪地,是很多人不願意去的地方,接近於“道”的思想。


水流入小溪,流進江河,匯入大海,容納百川,老子用“水”的“善”引出為人處事要具備像水一樣剛柔並濟,容納百川的品性,滋養萬物,被萬物所需要卻不與萬物爭功。


不爭,才不會有罪過,這是處事方式的最高境界。

“上善若水”就是表達道家思想到處似“水”湧入,但又像是沒有一樣的“似無實有”的境界。


“上善若水”最高的境界是與人為善,幫人而不聲張,不爭功名利祿,直白點講就是善良的最高境界是幫助萬物卻不求回報,低調不張揚的處世品德。


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像水一樣善良,被人需要,助人卻不聲張,不爭功論賞,為人處事的最高美德與境界。


上善若水,共勉。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含義?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baf0003fa4741a2ef21\

倔強的函數


“上善若水”是很多人喜歡掛在嘴邊,或是作為qq簽名的一句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那麼“上善若水”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經》第八章,原文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滋養萬物,不論是植物、動物還是人,都需要水。如果人不喝水,幾天就會死亡,而不吃食物則可以堅持二十多天,說明了水對於人的重要性。當然,如果沒有水,也不會有食物。

水滋養了一切生物,卻不居功,不矜勞,不自誇。人能吃到食物,都說是農夫的功勞,卻想不到水的作用。

《道德經》第二章說: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水正符合聖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美德,滋養萬物卻不佔有,不自恃有功。

處眾人之所惡:

有句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一般人總想爬得越高越好,而水卻總是處在低處,這是一般人所厭惡的地方。

然而《道德經》第七十六章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老子認為,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爭權奪利,因為你太過頑固堅強就會走向滅亡,因此要柔弱、不爭、處下。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還說到老子的“三寶”: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處下不爭。

另一本道家典籍《淮南子》說:

土處下不爭高,故安而不危 ;水下流,不爭先,故疾而不遲。

安處於低下的位置不爭高勢,就能平安而無危險。

綜上所述,

流水具備功成而弗居、柔弱處下的美德,近乎道(幾於道)。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

老子的《道德經》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智慧與深奧的哲學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之一,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夢露居士


“上善若水”,語出自《老子》。單從表面上的意思來看:上善,也就是至善,達到非常完美境界的善。最完善境 界的善就像水一樣。

按照《老子》裡原文後面的話的解釋:“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是萬物之源、萬物之本,水滋養了萬物但又不與之爭奪,只是彙集在人們不喜歡的、厭惡的低窪之處。因此老子認為這是近於大道的。

要真正理解“上善若水”,就要明白老子所說的大道真諦。老子認為,大道是天地之母、萬物之宗,是一切事物產生的動力和最後的歸宿。道無爭無象,依靠萬物存在,人們通過萬物的變化感覺“道”。具體到這裡,“水”就是大道的體現。

“水”符合道家的“無為”思想。萬物都有自己的運作規律,順其自然不加人為干預,讓天生萬物按自己的規律運行才能達到無所不為的至高境界。水滋養萬物又能順其自然,不強加自己的意志給萬物,這就是道的至高境界。

老子以水比喻修身之道,講的就是順其自然、謙下不爭的道理。


沅汰


上善若水的意思很明顯 ,離不開水,儒道兩家的宗旨,大約是水水算了,不可較真,否則是不會被待見的。

老子之所以為老子,也就是一個看透了人情世故的老人家。孫子就愛打打殺殺地排兵佈陣,年輕人嘛,就是愛衝動。上善若水被學者們解釋了千百年,供奉在至高無上的巔峰,到底有幾個含義呢?恐怕後人都比老子能耐,把自己的意思強加於上善若水,比老子的意思更博大精深,成了上善若太平洋。

老子說的水,一定不是被讀書人添油加醋的水,至少是純淨水。老子提到善,又比喻成水,老子更深一層的意思應該是說善全是含水,偽善居多。老子在【道德經】中解釋,上善如雲,看來善是無形的,人的境界不同,善就有了不同的修辭。

老子善嘛?那頭自己騎了一輩子的牛,他居然用累死的牛皮給自己做了雙皮鞋,天界第一個扎皮帶的就是老子。玉皇大帝吃龍肝,老子吃牛肉,這些都是正常的。老子用鋼圈偷襲孫悟空,這是一個光明正大的善人所為嘛?你看用火把悟空燒成啥樣?這是多麼狠心的劊子手行為?道貌岸然,就是說的老子,有誰能假過老子呢?老奸巨猾的代言人。

老子的話是有些道理,只是太雲山霧繞,教人和稀泥,【無為】論,影響了歷史的發展,勾心鬥角,阿諛奉承,明哲保身,這是老子留下的後遺症。對於老子哲學,應該批判性繼承,不能老子說的什麼都奉為經典。做個勤勤懇懇,正直勇敢的人才是正能量。


白這個顏色


是啊,我看到我好多朋友都是這個名字,問問他們是什麼意思,好多人說不上來。

那麼我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般情況下,“上善若水”後面是緊跟著“厚德載物”這句話的。

上善,其實是大善,是最高的善,若水,就是像水一樣。

水是無形的,又是有形的,可以是冰,可以是水,可以是汽,還可以相互轉變。也就是說善其實可以是多種方式的,只要最根本的不變,外面怎麼變都是善,這才是大善,不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

厚德載物呢?

一個人的品德要像大地一樣寬厚,能承載萬物,也是能包容萬象的意思。

所以,我理解的上善若水其實就是告誡大家:

我們很多人做的善事並不一定像表面展示的那樣,並不一定是表面上的善,有時候這種行為別人不認可,其實也是善。

真正的善是低調的,是無形的,像水一樣普通,又像水一樣重要,這就是大善。

厚德載物,不僅僅自己的品德高尚,還能帶動周圍的人一起進步,也就是做一個能影響其他人的人,是一個具備影響力的,還有寬厚的胸懷,能包容萬物。

大善是不求回報的,不張揚的,無形的,又有最根本的東西在心中,這才是上善。

說的有點繞口哦,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

總之,大家只要記住,多做善事,少計較得失,不要跟人爭吵,做一個有道德有品位有影響力的人,並最終實現全民的提升。

我是無籃不歡,喜歡就請關注吧!


無籃不歡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答;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的成熟的終極目標。大千世界真正能夠做到“上善若水”的人少之又少,因為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為了自己的生活,不擇手段來獲得身外之物。貪得無厭是許多人的座右銘。

“上善若水”→好比一個人的修養與品格就像水一樣,不爭名奪利,不與世人人云亦云、同流合汙,有著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和氣度。

“上善若水”屬於道家哲學。→水具有柔善之美,無孔不入。水有生命之源之說,它滋潤世間萬物,不求回報。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雖然出至“老子”的《道德經》,但是,老子也沒有真正做到“上善若水”,只是一種美好的嚮往與憧憬。

知足常樂於上海2018.8.1



知足常樂98954541


“上善若水”是最為大家熟知的老子箴言了,書法家愛寫,人們裝飾家居時也最愛掛它。但是大家都知道它的含義嗎?為什麼上善就若水呢?

老子講“上善”,它的意義就是最高的善,但是這個的善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為德的。所以,上善就是上德。按照老子的定義,上善即是無為之善,上德即是無為之德。無為這一概念老子將它定義為“生而不有,為而為恃,功而不居”,也就是功於社會,利於萬物,而不爭居萬物之前之上,只求奉獻,不求索取,功成身退。其為王者,有安邦定國之功,卻無慾於權力、財富,不爭居萬民之上稱孤道寡,反而甘居萬民之下 隱姓埋名。利萬物不爭處這就是無為。

水滋養萬物,天下萬物都離不開水,所以水利於萬物的,但是水的特性卻是總往下流。萬物皆願爭上,不願就下,只有水利於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地位。水的這一特性,合同了上德或上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的無為之性,所以才有了“上善若水”這一箴言。

功於萬民而不居,即是法“上善若水”。古今中外,歷朝歷代只有我們新中國將政府的地位置於百姓的地位之下,並將其職能定義為“為人民服務”,以往高高在上的帝王君主,現在成為了人民的勤務員。這也是“上善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