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錫忠:巴基斯坦營商環境有待實質性改善

最近,據巴基斯坦媒體報道,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在拉合爾工商會上表示,在巴基斯坦,中國投資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貿易政策缺乏一致性、稅率高、沒有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缺乏良好的營商環境。

我完全贊同姚敬大使的觀點。現在,有些巴基斯坦朋友抱怨說,中巴關係如此密切,為什麼中國的商人不到巴基斯坦大量投資。坦率地說,中國現在有資金和技術,中國的企業也在世界上到處尋找投資的機會。但巴基斯坦朋友或許不完全清楚,中國現在是市場經濟,中國的投資者去哪兒投資,是投資者說了算,當然投資者考慮的主要是營商環境,以及投資會不會安全,投資後能不能產生利潤,能不能獲得應有的回報。

不光是中國的投資者在密切關注巴基斯坦的投資市場和投資環境,世界上投資大國有很多,比如日本、韓國以及沙特等中東產油國。這些國家的投資者也在熱切期待巴基斯坦營商環境的根本改善。共商共建的中巴經濟走廊,缺電問題的實質性改善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極大地改善了巴基斯坦的基本投資環境,給外國投資者展現了巴基斯坦戰略投資價值的曙光。

中國為什麼能在40年的時間裡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中國在40年的時間裡為什麼能吸引大量外國投資,重要的一條,就是中國有一個國家發展戰略,中國有一整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而且始終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裡,如果說有變化,那就是中國的大門越來越開放,對外國投資的政策越來越寬鬆。

伊姆蘭·汗總理執政以來一直強調改善民生,其出發點無可非議。但我認為,共商共建的以解決國家發展瓶頸問題為宗旨的中巴經濟走廊是最大的攸關民生的戰略工程。當年毛主席有一個重要思想,即“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如果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分散使用於學校、醫院、警所、鄉村小道建設,何時才能產生根本改變國家貧窮落後的成效。

巴基斯坦在國家發展政策問題上,國內紛爭不斷,形不成政策的連續性,這嚴重影響外國投資進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他們應該知道,國家要長遠發展,要吸引大量外國投資,各黨各派必須通過民主程序形成統一的意志,政府政策必須具有連續性,全國上下必須精誠團結,制約外國投資的政策必須調整,營商環境必須有實質性的改善。

我們高興地看到,伊姆蘭·汗總理執政以來,一直致力於投資環境的改善。據說,巴基斯坦政府最近要出臺有利於外國投資的新政策,我想這會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有關國家商界的熱情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