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要知道,一個手鐲1500萬,差不多相當於京滬地區普通人的兩套住房,一個普通人老實打拼一輩子也可能無法企及。不知道那麼多“望樓興嘆”者,看到這樣的細節,內心是一種怎樣的五味雜陳。

作為一枚90後,小編自恃想象力和腦洞都還蠻大。但在連看了兩集由中紀委、央視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後,我深深地感覺大腦容量不夠。

當一些鉅貪大腐,其奢靡程度遠超普通公眾的想象,大大打破我們的容忍預期值,這種民間認知和貪腐實際的落差鴻溝,可能比貪腐本身更可怕。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第一集《人心向背》。

說句實在話,在觀看時,起初懷著一窺大老虎現狀和秦城監獄內飾的八卦心態,但越看心情越沉重。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雲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被作為一個典型在專題片中亮相。而他的一半“戲份”又集中在了“愚內助”身上。其夫人張慧清幫人拿地後,便開口索賄“我看中個手鐲,大概1000多萬(實為1500萬),你去付一下。”

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一張口就是1500萬,這不算稀奇,關鍵是,通過涉案人員周宏的敘述,我們隱約可以感受出,張慧清在這起“索賄”中,是如此坦然與隨意:“你去付一下”的輕鬆,背後則是一千多萬的鉅款,而相比金額,這種貪腐意念的平靜才更令人發抖。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要知道,一個手鐲1500萬,差不多相當於京滬地區普通人的兩套住房,一個普通人老實打拼一輩子也可能無法企及。不知道那麼多“望樓興嘆”者,看到這樣的細節,內心是一種怎樣的五味雜陳。

先打住。當你以為這隻手鐲夠奢侈了,中紀委工作人員接下來的敘述,會再給你一萬點傷害——“我們光清理這些東西,前前後後大概十幾天的時間。像這種翡翠手鐲,都是用一個繩子一系,系起來這一串手鐲這麼一提,就這種概念的。”

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而與1500萬的手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白恩培在專題片中自己透露,“我自己一年也有十來萬塊錢,我愛人她是央企的領導,一年收入也有幾十萬。”換句話說,白恩培及其夫人的正當收入加起來,想買這一隻手鐲,最起碼也得十年以上的時間“不吃不喝”。

這樣的概念,這樣的對比,恕小編無法腦補。

專題片中的另一位典型,原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按常規本應住在省委大院,可是他卻相中了河北省軍區大院裡的一座二層小樓,上下共16個房間,面積800多平米。而就是在這座被周本順一人霸佔的招待所裡,侍奉周本順的保姆和廚師的工資,兩年多以來就上百萬元。

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更離譜的是,周本順還僱傭了專職為他養寵物的保姆。如果說周本順的驕奢淫逸用離譜形容的話,那周本順的迷信可謂離奇:在多處住所內,均擺設佛堂佛龕,按時燒香拜佛。家裡養的一隻烏龜死後,竟然專門為此手抄經文,連同烏龜一起下埋。

再看第二集,《以上率下》。

本集中“出境”的落馬“大老虎”是吉林省原副省長谷春立和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

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一集的主題是反映享受奢靡作風帶來的惡果。

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本集中第一位出現的落馬省部級以上高官是吉林省原副省長谷春立。在反思自己的罪責時,谷春立認為自己失敗的人生最大(問題)就是和企業家之間沒有做到“清”,“比如說我犯罪問題主要是跟一些企業家之間有一些聯繫。”在他看來,這是其人生最大的教訓。

記者注意到,谷春立接受採訪時沒有直視鏡頭,面部表情看起來很平靜。

昨天,中紀委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唐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2015年到案發這半年的時間內,他(谷春立)多次接受公款宴請,包括出入私人會所大吃大喝,次數就達到了三四十次之多。而這些場所大多數都是不對外經營的,是內部的一些場所。時任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的王樹森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而在當時,他也經常為谷春立安排各種飯局,參與吃喝應酬。

對於這種行為,谷春立表示:“我覺得,有時在酒桌上協調點事,能夠增進一些感情相互瞭解,所以協調起來工作比較方便。”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谷春立吃請應酬很多是在一些企業的內部食堂,但吃的並不是食堂的標準,而是企業精心安排的飯菜和酒水,費用也都由企業來買單。谷春立分管的工作要和不少企業打交道,他甚至主動開口問企業有沒有“安全”的地方。

記者注意到,電視畫面中出現的企業內部食堂裝修豪華,不少木雕裝飾。

除了吃喝,谷春立還長期借用一家企業的越野車,停放在省政府大院供自己使用,而這也是嚴重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

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萬慶良是昨日出鏡的第二位“主角”。和谷春立相似,萬慶良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現淡定,甚至嘴角略有微笑。訪談內容也提及其違反八項規定的行為。

萬慶良在接受採訪時坦陳:“對吃喝把握得不好,不注意,以為吃一下問題不大,在商品經濟的氛圍中,尤其是來自四面八方的誘惑和腐蝕當中,缺乏定力就會迷失方向。”據統計,在全黨嚴抓作風的高壓態勢下,萬慶良仍然出入高檔消費場所70次左右,其在落馬前兩天還去過白雲山的一家餐廳。

據介紹,白雲山這家餐廳位於白雲山最高峰摩星嶺,原名品雲座。一傢俬企老闆租下了這片地,名義上建公開營業的餐廳,但實際上消費標準已將普通人拒之門外,成了只對少數人開放的私人領地。萬慶良和這名老闆往來密切,是這裡的常客。

專題片透露,萬慶良經常出入的場所不止白雲山一家。在這些只對少數人開放的高檔場所裡,他和他的小圈子推杯換盞、吃喝享樂。

對於萬慶良頻繁出入高檔場所的行為,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郝宇坤介紹說,萬慶良喜歡吃吃喝喝,喜歡抱團。有服務人員曾反映說“就是那個大官經常來,他每次來我們都很反感,每次都讓我們下班很晚”。

而萬慶良吃喝玩樂的費用全部都由企業老闆買單。郝宇坤介紹,作為回報,萬慶良把公職人員叫到吃飯場合直接交辦任務,幫這些老闆辦事情,包括項目工程、調整容積率、土地審批等。

萬慶良對此剖析說:“覺得大家都這樣,就有種隨波逐流的思想,沒有(樹立)牢固的廉潔從政的這種敏銳性。”

大老虎們懺悔時都說過什麼?

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我是辣評的分割線—————

當片中這些荒誕照進現實,我們才驀然發現,原來真正的現實,就是諸多荒誕的一個集合。

前不久,廣州楊箕村大擺千圍盛宴,人們對楊箕村村民拆遷致富感到心理失衡,認為是對奮鬥者的羞辱。但對比之下,白恩培夫人輕輕一句話,1500萬就揮霍一空變成了她腕上的一隻鐲子,這樣的巧取豪奪,才是對這個時代所有打拼奮鬥者的不公。

這也說明,為什麼必須要反腐,因為歸根結底,腐敗傷害的是普通民眾的利益,更有傷社會公平和正義。當白恩培夫人的手腕上,戴著北京的兩套房!

事實上,無論是魏鵬遠的“燒壞四臺點鈔機”,還是谷俊山的“三大金像”、“四輛卡車”;無論是秦玉海的攝影機,還是倪發科的玉石,每一個“貪腐梗”的誕生,都是公眾對腐敗生態認知的一次洗禮、刷新。

我們渴望細節,並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八卦,而是基於充分的瞭解,我們才能形成合乎實際的認知,我們才能更好地對權力進行監督。

白恩培夫人一隻手鐲抵京滬兩套房,是對奮鬥者莫大的欺辱

以前,我們之於老虎的貪腐印象,往往是一個或一串冰冷的數字:貪汙受賄XXXXXXXX.XX元。現在,在中紀委和央視聯合制作的專題片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老虎們“現身說貪”,對於一些腐敗細節,也有了些許瞭解。

唯有更進一步地曝光,將這些達官顯貴的生活放置於普通民眾的視線之中,才能讓反腐更有說服力和緊迫感,也才能形成儘快推進制度反腐的共識。

中紀委這次一下子讓眾多老虎集中亮相,不僅有著為六中全會預熱的宏大敘事,也首次披露了一些貪腐細節,使得“劇情”更加飽滿,老虎形象更加立體。因此,也更能讓公眾瞭解反腐工作,更能讓為政者警惕自勉。

所以,我們期待《永遠在路上》的後續幾集,更期待後續的反腐工作:打破某種禁制,就意味著重建。

最後,友情提示~~~

《永遠在路上》整部系列片共8集,央視一套每晚8點首播,央視新聞頻道當晚9點半和次日下午1點重播。

如果錯過了直播重播,關注微信公眾號“新京報”後,回覆“永遠在路上”即可看已放映的合集,目前已更新至第二集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歡迎朋友圈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