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大幕本週拉開 逾六成公司業績預喜

從本週二(1月22日)開始,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拉開序幕。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預披露時間安排,1月份金銀河、蘭州民百、光莆股份等13家上市公司將率先披露2018年年報。即將披露2018年年報的13家上市公司本月受到資金追捧,股價整體表現良好。

13家公司本月即將披露年報

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預披露時間安排,1月份金銀河、蘭州民百、光莆股份、嘉澤新能、易世達、宏達新材、方大集團、ST慧球、ST南化、*ST巴士、莊園牧場、ST岩石、晶方科技等13家上市公司將率先披露2018年年報。

具體來看,1月22日,創業板公司金銀河將公佈年報業績,成為兩市首家披露年報的公司;1月25日,滬市主板蘭州民百公佈去年業績,成為滬市首家披露年報的公司;同日,光莆股份也披露年報。

上述13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1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6家。從預告淨利潤最大變動幅度來看,蘭州民百(1031.75%)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10倍以上,ST南化(269.34%)、光莆股份(130.00%)、易世達(114.76%)、方大集團(109.72%)等4家公司報告期內淨利潤有望實現同比翻番。

根據業績預告,金銀河去年淨利潤略減,預計全年淨利潤4271.82萬元至4746.46萬元,下降幅度為-10%至零。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公司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且非經常性損益大幅減少。蘭州民百大幅“預增”,去年淨利潤15.83億元至16.23億元,增長幅度為10.04倍至10.32倍,主要是併購杭州環北納入報表,且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大幅增加超億元。光莆股份去年淨利潤“預增”,預計淨利潤1.05億元至1.2億元,增長幅度為1倍至1.3倍,主要是公司LED相關業務和FPC業務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快速增長,且獲得非經常性損益52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即將披露2018年年報的13家上市公司月內股價整體表現良好,具體來看,方大集團(46.25%)、易世達(23.64%)、光莆股份(20.79%)、蘭州民百(15.44%)、ST岩石(14.29%)、嘉澤新能(11.83%)等6家公司股價1月份以來累計均上漲10%以上,ST南化、宏達新材、ST慧球、莊園牧場等4家公司股價月內累計漲幅分別為:8.39%、6.60%、6.43%、2.96%。

資金流向方面,方大集團月內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居於首位,達7994.53萬元,易世達(539.32萬元)月內累計也獲得500萬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

逾六成公司年報業績預喜

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有140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從業績預告類型來看,業績預增公司344家,業績略增公司354家,業績續盈公司172家,業績扭虧公司73家,業績預減公司127家,業績略減公司125家,業績首虧公司98家,業績續虧公司40家,業績不確定公司74家,其中,預增、略增、續盈、扭虧等四類業績預喜公司共有943家,在所有已披露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的公司總數中佔比67.02%。

從預告淨利潤變動幅度來看,上述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中,共有150家公司2018年年報淨利潤有望實現同比翻番,中科新材(3750.00%)、三特索道(2626.58%)、天潤數娛(1433.35%)、川潤股份(1142.27%)、蘭州民百(1031.75%)、雅戈爾(1000.00%)、濮耐股份(1000.00%)等7家公司報告期內淨利潤均有望同比增長10倍及以上,光正集團(823.12%)、傑瑞股份(810.00%)、通達動力(665.17%)、國創高新(664.15%)、中華企業(663.42%)、全志科技(638.59%)、威華股份(634.91%)、中百集團(606.62%)、雲南旅遊(584.88%)、帝歐家居(580.00%)、智慧能源(566.00%)、銀邦股份(500.00%)等12家公司去年全年淨利潤均預計同比增長超過或達到500%,顯示出較高的成長性。

從預告淨利潤上限來看,上述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中,共有101家公司2018年全年盈利有望達到10億元以上,中國建築(395億元)、海螺水泥(317.10億元)、格力電器(270億元)、美的集團(208億元)、蘇寧易購(132.09億元)、海康威視(122.34億元)、寧波銀行(116.67億元)等7家公司年報預告淨利潤上限均在100億元以上,洋河股份(861532.10萬元)、三鋼閩光(840300.00萬元)、榮盛發展(806507.80萬元)、分眾傳媒(620000.00萬元)、華新水泥(538664.00萬元)、順豐控股(526000.00萬元)等6家公司緊隨其後,年報預告淨利潤上限也均超50億元。

良好的業績預期也為上述個股近期的市場表現帶來了動力,統計數據顯示,上述943家2018年年報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中,剔除蘇州龍傑、蔚藍生物、青島銀行、華培動力、羅博特科、紫金銀行等6只年內上市的次新股,共有743只個股股價今年以來累計實現上漲,佔比接近八成。

商譽減值不容小覷

在預計2018年度業績同比減少或虧損的369家上市公司中,預計虧損的有141家,預計同比減少的有228家。這其中,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成為不少上市公司2018年度業績之痛。

在公佈淨利潤預期數據的公司中,虧損金額在1億元以上的公司有38家,其中,8家公司虧損金額在10億以上。這其中,中興通訊(000063)虧損金額最大,預計2018年度首虧62億元~72億元之間,同比下降逾2倍。該公司業績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主要經營活動無法進行導致的經營損失、預提損失,以及受到10億美元的罰款。

寧波東力(002164)和*ST華信(002018)的虧損金額次之,均預計2018年度虧損20億元左右;雛鷹農牧(002477)、恆康醫療(002219)、猛獅科技(002684)、*ST華澤(000693)、拓維信息(002261)預計的虧損金額則在10億~20億範圍內。

上述8家公司中,就有5家公司的虧損是因為商譽減值。寧波東力大額虧損的原因之一為,因併購踩雷,在2018年上半年時已對併購子公司商譽17.17億元全額減值。預計2018年虧損10億元~13億元的拓維信息,便是因為該公司部分全資子公司預計全年盈利水平未達預期,預計商譽減值計提金額約為10億元~13億元。此外,雛鷹農牧、恆康醫療、猛獅科技業績虧損也有一部分是因為計劃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商譽減值風險依舊是部分公司預計淨利潤大幅下降的其中原因。比如,預計今年首虧的萬潤科技(002654)解釋業績虧損3億元~7億元、同比下降3.2倍~6.14倍的原因稱,部分子公司所形成的商譽可能需要計提大額的商譽減值,所以公司預計2018年度淨利潤虧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