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在臺灣瘋狂挖人,遭聯發科技發函警告

市場傳出,聯發科技近日發函給中國大陸最大挖礦機企業比特大陸(Bitmain)在臺灣登記的子公司芯道互聯,要求其勿妨礙營業秘密和知識產權。法人認為,聯發科技的發函動作具示警意味。

聯發科技發言窗口表示,對於任何離職的員工,都會照例提醒勿違反競業禁止的條款;一旦稽查發現確實違反規定,就會採取法律措施捍衛公司權益。

由於搭上數字貨幣熱潮,比特大陸在全球挖礦機的市佔率超過八成,並在比特幣價格大漲下爆紅。去年下半年,更因一路向臺積電下大單,躋身其全球前五大客戶,成為臺積電今年度法說會的焦點。

為了擴張營運和招募人才,比特大陸除了去年在中國大陸積極搶人外,也在臺灣成立了分公司,名為“芯道互聯”,低調向聯發科技、晨星、創意等臺灣IC設計業的菁英招手。

芯道互聯的公司位置就設在臺灣IC設計業大本營竹科外圍,被形容為“在門口搶人”,引起IC設計業高層的關注。因為比特大陸在臺灣開出的薪資條件優於一線廠的水準,加上挖礦機和AI領域都是當紅產業,確實吸引不少人才轉戰,在今年初形成一波離職和跳槽高峰,成為IC設計業熱議話題。

據之前的消息介紹,比特大陸以高薪號召,大挖聯發科技、晨星、創意等一線IC設計大廠人才,鎖定定製化芯片( ASIC)和人工智能(AI)等領域菁英,成為近日臺灣最強的人才磁吸機。

近期市場傳出,經過這段時間的稽核,聯發科技上週正式發函芯道互聯,提醒該公司尊重同行的知識產權和營業秘密,以免違法。據瞭解,其他公司也有跳槽至芯道互聯的員工收到相同的提醒文件。

聯發科技在發函文件上同時說明依臺灣法規,通過不正當方法取得營業秘密,或取得後使用、洩漏者,最高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100萬元罰款;若意圖在外國、中國大陸或港澳使用,最高可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300萬元以上、5,000萬以下罰金。

法人認為,聯發科技發函的動作,對於挖角的企業和跳槽的員工同時具警示作用,避免知識產權和營業秘密遭到侵害。

聯發科技搶先出手嚇阻潛在對手

聯發科技主要佈局智能手機、電視和家庭娛樂產品相關芯片,而比特大陸主攻挖礦機市場,兩者原本互不衝突。但因為雙方現正積極切入人工智能(AI)芯片,未來仍有機會成為競爭對手,應是聯發科示警的主因。

數字貨幣這一、兩年價格大漲,其中,比特幣去年交易價格一度衝破15,000美元,並被預期衝擊2萬美元,成為當紅炸子雞,連帶讓比特大陸成為最具話題的廠商。

比特大陸因為自行研發自家挖礦機使用的芯片,本身也是IC設計公司之一,並在臺積電投片生產,去年名列臺積電前五大客戶。惟現行與聯發科技的產品線完全不衝突,雙方暫時稱不上競爭對手。

不過,隨著各國相繼監管數字貨幣,原本最活躍的中國大陸更計劃在今年底強制強迫關閉比特幣礦場,加上已多次傳出黑客盜取事件,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向下,日前甚至跌破6,000美元,連帶重挫挖礦機廠商的下單力道。

在數字貨幣前景具備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兩大挖礦機企業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不約而同正轉進蓬勃發展的AI芯片,降低對數字貨幣單一市場的依賴。

雖然AI芯片應用分散且多元,未來聯發科技和比特大陸是否成為真正的競爭對手還有待觀察,但因不少員工跳槽,雙方狹路相逢的機會仍在。

比特大陸醞釀在香港或海外IPO

就在今年6月初,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曾向媒體透露,比特大陸正在尋求向數字貨幣領域之外進行擴張,並最終可能進行IPO。

吳忌寒表示儘管目前還沒有具體的IPO計劃,不過他對在香港上市持開放態度,或者在以美元計價的海外市場。因為這將給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和IDG Capital等比特大陸早期投資者一個套現的機會。

而在其接受彭博社的採訪中他曾表示,比特大陸去年的營收達到了25億美元,他和聯合創始人詹克團擁有約60%的業務份額。雖然沒有與比特大陸直接對標的上市公司,但如果按照與英偉達和聯發科技等上市芯片公司的市盈率計算,該公司的估值約為88億美元。

而反觀比特大陸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嘉楠耘智,在經歷借殼折戟、新三板掛牌失敗後,還是孜孜不倦,再次於上月在香港遞交了招股書。據知情人士說,該公司可能計劃籌集約10億美元。而比特大陸在2017年的收入是嘉楠耘智的12倍。

本文整理自:經濟日報,新浪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