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和富士通在5G领域合作

爱立信和富士通在5G领域合作

爱立信(Ericsson)和富士通(Fujitsu)已宣布建立5G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将它们的无线电接入和核心网络组合起来,在日本各地提供5G移动网络服务和解决方案。

两家公司表示:“爱立信和富士通在研发方面的实力,将确保将全球5G解决方案引入日本的最佳实践,以及开拓更广泛的全球市场。”

富士通执行副总裁兼网络业务集团Tango Matsumoto负责人表示,富士通将利用其无线技术专长,提供基于开放标准的“灵活5G网络系统”。

爱立信EVP及业务区域网络主管Fredrik Jejdling补充称:"我们在5G领域的全球专长,加上我们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使我们在日本推出5G时处于有利地位。"

“通过与运营商和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我们正在创建将成功的用例和应用程序推向市场的解决方案。”

富士通此前在5G领域的工作,去年与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合作,启动了5G超高密度分布式天线技术的现场试验,并测试了使用该天线系统同时高速传输高分辨率视频的测试。

自2014年以来,富士通和富士通实验室一直在与NTT DoCoMo合作进行5G测试,并与这家日本运营商合作,评估部署在多个室外地点的分布式天线的通信速度。

“测试系统包括两个移动电台配备显示器可以移动富士通Shin-Kawasaki技术的室内广场,以及设备包括分布式天线安装在16个位置,集中控制分布式天线的基带处理设备,和光纤电缆连接的分布式天线集中基带处理设备,“富士通去年11月解释道。

富士通的超高密度分布式天线技术“积极控制单元的形状,这是一个信号的范围,以提高移动基站的通信质量通过集中控制基站天线分布在一个高密度的空间”,它说。

富士通表示,32个分布式天线可由集中式基带处理设备控制,使用信号处理设备将数个不同分布天线发送和接收的数字信号聚合起来,同时防止信号干扰。

富士通一年前还推出了用于小型电池的毫米波(mmWave)移相器。富士通表示,这种移相器可以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提供5G所需的10Gbps连接。

根据富士通的说法,它的移相器通过将开关电路与差动安培相结合,减少了所需的安培数;采用一种新的毫米波电路来限制电路的电损耗。

该公司表示,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这种小型电池技术。该公司还利用了波束形成技术,富士通表示,它控制着128个天线元件。

本月早些时候,富士通还表示,该公司正致力于开发手掌静脉和面部数据认证技术,其整合的生物识别功能指向一个无现金的社会。

根据富士通的说法,它的实验室已经开发了一种模拟算法,可以实现即时的面部识别处理。

富士通表示:“当支付时需要进行实际身份验证时,只需将手掌放在支付终端上方,就能快速识别所选组的用户。”

“此外,由于使用了两种形式的生物特征数据,即使部分静脉数据没有被捕获,认证所需的数据也可以用面部数据补充,从而提高认证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爱立信首席执行官博杰•埃克霍尔姆(Borje Ekholm)上周表示,该公司正加大对5G研发的投资。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爱立信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了3000多名工程师,以“加强我们在5G领域的技术地位和领先地位”。

埃克霍尔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家网络巨头在墨尔本的新创新中心旨在推动爱立信及其合作伙伴的技术发展。

“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努力;我们正努力在内部和外部推动创新,所以这是整体架构的一部分,”埃克赫姆说。

埃克赫姆表示,爱立信与Juniper在移动回程业务方面的5G合作关系也进入了“合理的良好开端”,该公司还与英特尔合作,利用其芯片组测试5G互操作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