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原生家庭了,中国子女是这样爱父母的

最近,一封长信在网上很火,信是一个北大留美的博士写的,15000字诉诸笔端,从童年开始回忆,讲述自己为什么12年春节不回家过年。


看完觉得鼻子酸酸的,并不是觉得谁对谁错,而是对父母子女这种相爱相杀感到无力。

他们仿佛是两条平行线,拼命的想靠拢,但是无奈中间隔着很多东西。

那么子女爱父母的方式呢,很多人也是像“老牛拉车”一样,只顾低头前进,不知道抬头看路。

小说《无声告白》中,小女孩莉迪亚的成长诠释了一个子女对父母的爱。

莉迪亚小的时候,母亲“失踪”过。

母亲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可是在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怀孕了,只能放弃学业,投入家庭。

后来,莉迪亚和哥哥都懂事了之后,母亲走了。回到了学校想要继续追寻自己的医生梦。

但是她走了9个星期后,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她意识到自己可能今生要与梦想失之交臂了,于是把希望寄托到女儿身上。

而莉迪亚在那次母亲失踪后,暗暗励志,要让妈妈快乐起来,实现妈妈的梦想。也是在那时起,她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种恐慌中,她怕妈妈又走了,怕爸爸崩溃了,怕这个家瓦解了。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

父母的期望像一片片的雪花,最终一片一片的压垮了她。

最后,在内心巨大压力和父母的殷切希望的巨大冲击下,16岁莉迪亚走向了自杀。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走向极端,但是,每一个在巨大心理压力中成长的孩子,内心都是痛苦的,都是情感世界的孤儿。

莉迪亚是爱父母的,她愿意牺牲自己的喜好,来换取父母的高兴。她的爱也是盲目的,没有了自我。

他们的爱像是两场独角戏,他们用自说自话的爱,努力感动着自己。

这样的“相爱”就像,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蒙上眼睛,他们知道对方就在这里,但是却苦苦寻找,触碰不到对方。

我们大多数人与父母都是,你爱我,我爱你,但是我们却不“相爱”。多少父母与子女都在貌合神离的爱着。

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是令人羡慕的?

答:灵魂可以交流的关系。

父母子女之间交流有这么难吗,并没有。很多事,把心思坦白,把心房打开,自然有温暖进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