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脫髮的90後,為什麼對工資不屑一顧?

第一批90後已經XXX,看到這句話自己都能腦補出無數個補充後綴。隨手在微博上輸入90後,聯想出來的詞條,五個裡面有三個,讓我這個局外人都感到同樣程度的焦慮。感覺基本上90後的所承受的壓力,承包了整個互聯網,一半的負能量。

在意脫髮的90後,為什麼對工資不屑一顧?

時間回到大約10年前,我們當時可以聽到不少對於80後的質疑,風水輪流轉,現如今到了70後、80後們“聯合”為90後們,猛灌毒雞湯的時間段。

前不久,面試了一位剛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面試內容很正常也很流暢。臨近尾聲。希望她提出一些對於未來工作的期待,她只是問我,公司有沒有員工福利。

作為大家口中的“肥宅”,我很是費解,是怎樣的環境,能讓一個90後在面試中不敢提出工作上面的要求,而會說出,希望公司有下午茶。正巧看到微博上提到95後求職,不會把工資看的最重要。

在意脫髮的90後,為什麼對工資不屑一顧?

在消費升級的今天,還能看到職場的90後著眼於其他環境因素。或許這就是90後最不同的地方了。經常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是哪怕其他人再不理解,90後也必然成為未來社會中的中流砥柱。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那會兒時間充裕,時不時三、兩個兄弟一起去網吧,那時沒有現在的LOL,更沒有吃雞。就是一群人刷傳奇,刷魔獸。這就是當時一度被大眾稱為的網癮“患者”,但是到了今天,電子競技已經成為了體育競技的一個重要分支。

從不理解到不認同,身處職場的90後們,感覺自己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力,相同的,作為員工的管理者,也一樣不知怎麼跨過年齡的鴻溝,達成更加高效的企業運營管理。

就像上面提到的,沒有絕對的不同,只有相對的不瞭解。不只是針對90後,才管理之中,怎樣可以不被年齡長短所阻礙呢?

01

溝通有效化

團隊的協作成本中,最關鍵的就是溝通,可偏偏就是三歲一道坎,五歲一道溝,彷彿年齡的代溝,讓80後與90後,乃至於90後與不同年齡的90後,在工作溝通之中問題重重。

他怎麼說離職就離職?這幾個孩子為什麼那麼的堅持自己?我到底是上級還是幼兒園老師?被管理的他們滿是怨言,管理者的我們一肚子苦水。

在意脫髮的90後,為什麼對工資不屑一顧?

任何情況下都會有誤解與問題的存在,當問題出現之時,良好的溝通才可以不讓問題演變的更加惡劣。

很多人都把職場比作宮鬥,堪比步步驚心,認為就是應該少說話,多做事,就萬事大吉。這種風氣基本上80%的公司都會出現,就比如明明左右手。一桌之隔地坐著,一些交流溝通卻要通過電腦,本來三言兩語的時間就解決了問題,偏偏就用了半天採用文字解釋清楚。

“溝通是雙方動態傳遞與接受信息的過程。”

這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來自不溝通。有效的溝通,包括雙方的表達、傾聽、觀察、解讀與準確的信息反饋。我一直都在給別人強調,溝通在前,管理在後。

對於不同性格、不同年齡的上下級關係,我所主打的同事也是最傳統的方式就是“角色互換”。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從而通過溝通引導出更加有價值信息交流。經常教導別人不要太主觀的我們,也叫減少不必要的臆測,較少“我以為”的頻率,更應該多說,“你怎麼認為”。

02

執行導向化

執行力是當下職場中出現的高頻關鍵詞,但在強調執行力的背後,是管理者對於員工的目標不明確。

以常見的星巴克舉例,這裡除了是日常購買咖啡的門店之外,也是很多大學生第一份正規兼職的起點。作為一家有一定歷史與規模的連鎖企業,對於員工的培養,也有著自己合理的方式。

在意脫髮的90後,為什麼對工資不屑一顧?

每一位加入到星巴克的員工,最初都是因為熱愛這個行業,所以進入,正是藉著這一點,在培訓的過程中,不單單是提升對於咖啡技藝的掌握,還有對待客人的服務方式和對待工作的用心,以及對於企業的熱愛。在我的印象中,星巴克是最早提出“夥伴”這個概念,而不是“同事”。

做這麼多隻是為了培養員工的歸屬感?在歸屬感的背後,是執行力的提升。哪一個初生牛犢不是抱著美好的願景來到這個世界的,但最後卻都成為了“老炮兒”

“我們不怕你做錯,只怕你不知道錯在哪裡。”

面對工作,應該並且有必要減少畏懼。用不入流的話來講就是,大家都是出來賺錢的,除了上下級,沒有誰比誰高貴。

03

模糊標籤化

最後一點,也是我認為有機會推翻任何因素的一點就是,不要刻意的給自己以及別人帶上或有或無的標籤。

他是90後,但他不一定有年輕人特有的叛逆,就像自己作為80後,也不見得成熟穩重。

上級還是下屬,同事還是朋友,標籤化就是增加更多的刻板印象。什麼80後,90後,乃至於00後,無非就是閱歷的多少之分,大家還不是走著一樣的路。

不能因為自己比別人活得久幾年,就認為別人做不好事。刻板印象所對接得另一個詞,就是偏見。

“偏見,可以覆蓋所有的努力。”

在意脫髮的90後,為什麼對工資不屑一顧?

標籤化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它的存在可以讓人們體驗不同的人生態度,也可以先知人們的想象,當然也可以用來打破固有思維。

似乎,每個人既是被偏見看待的人,同時也是對別人有偏見的人。我們總是很努力的給自己去標籤,同時在很努力的給別人貼標籤。

70、80、90、00這些數字不會截止,所帶給大眾的概念也不會被輕易抹去。只是不要因為這幾個數字而阻止故事的發展脈絡。

在意脫髮的90後,為什麼對工資不屑一顧?

90後已經不單單是曾經的調侃,他們已經是生活的絕大多數。工作之中,其實大家都一樣,是自己的夢想製造者無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