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時,你有沒有做過改變一生的決定?

我們的人生是由一連串的選擇組成的,每天早上醒來,

我們可以選擇決定快樂過一天還是悲傷過一天;我們選擇穿那件紅色衣服還是藍色的;我們選擇吃早餐還是空腹去上班……


總之,我們的一天是由大大小小的選擇填滿的。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確定這些選擇到底會把我們帶向哪裡?當我們有勇氣去選擇時,我們就開始為自己規劃人生了。


20歲時,你有沒有做過改變一生的決定?


生命中80%的決定,發生在35歲之前

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在TED上有一場演說,她說:把握你的20歲,這會是你探索自己,成就往後人生雛形的重要時機。

她認為20—30歲並非無足輕重的10年,在人生這個階段做的決定,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心理學家也發現,在生命中80%的決定性時刻發生在35歲之前。這意味著有80%的決定和經歷(那些會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讓許多幻想成為現實的時刻),是發生在30多歲的時候。

現在回到我們的人生,在你20歲時,你做了什麼決定?這些決定是否影響著你當下的生活?還是說,你現在的生活還延續著這個選擇?

我們可能以為選擇是成年人才有的權利?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其實從嬰兒時期,我們已經懂得了選擇。

在我們幼小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記憶:

當母親給我們一件衣服時,如果我們不喜歡時就會哭,怎麼也不願意穿上;當父母給我們食物時,如果是我們不喜歡吃的蔬菜,我們就會推開或是打翻母親手裡的碗,用大哭大鬧的情緒來表達我們的不滿。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如何度過你的一生,你的選擇也在顯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0歲時,你有沒有做過改變一生的決定?


可是成年後,為什麼自己做了選擇卻不快樂?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每天大約要做 70 個決定,很多時候這些選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尤其當「選擇爆炸」發生在那些會對人生造成更重大影響的決策上時:

在生病時該吃什麼藥?接受哪間公司的 offer?或者,究竟該報考什麼專業?


我們一定要坐在自己人生的駕駛座上,每個選擇,都要深思熟慮,高瞻遠矚,步步為營!但是,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科學家告訴我們,在做選擇時,我們常常犯錯。因為首先,我們無法準確預估未來的體驗。

當人們過度關注眼前的事件,就會高估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無論是從強度或是時長。隨著時間過去,人們多少會質疑自己當初選擇付出的時間精力,是否用錯了地方。

在預測選擇的後果時,我們會把自己當下的“激活狀態”投射到未來的情景中。

假如你在又渴又餓的時候逛超市,可能就會買上很多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因為你將自己此時飢餓的狀態投射到了未來。


這種投射,往往令人做出後悔的決定。

從更大的角度上看,太多的選擇,反倒讓我們不知所措,而不是感到自由。

即使我們在做出選擇的當下成功說服自己,也依然無法避免選擇後的焦慮、愧疚、總會覺得自己選錯了而抓狂懊惱。無論從客觀上看,你的選擇究竟有多好。


20歲時,你有沒有做過改變一生的決定?



那些隱藏起來的選擇,才最有意思

當面對無數的選擇已成為現代人的日常,這幾點建議可以幫你更好地做出選擇:

瞭解自己的需求。儘量追求「足夠好」,而非「最好」,以滿足需求為目標,可以減輕焦慮和壓力;精減。人們總擔心這樣會喪失選擇空間, 但事實上,放棄多餘的選擇,反而會改善做出選擇的體驗;降低對選擇結果的期望,它有可能不會讓你的生活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實,在人生中還有很多“是”或“否”以外的選擇,它們常常被隱藏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

生活看似很乏味,沒有一點新意。這時候,不妨試一試選擇框的方法,把自己的人生想成一款遊戲,也許就會看到一些不同的可能。

在這款遊戲中,你操作的那個角色,在平常的工作崗位上,一個平常的工作日下午,做著平常的PPT。一切都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不存在其它任何可能。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眼前跳出來一個選擇框:

你打算讓生活有一點變化嗎?A,試一試;B,算了。


你心裡一跳。凝思了片刻,你選擇「算了」。你四面看了看,每個人都昏昏欲睡,沒有人注意到你。只有你心裡知道,你經歷了一次至關重要的冒險。

你想過嗎?每一天,每一個風平浪靜的瞬間,看上去那麼平常,好像什麼都不會發生。只有你懷著一份小小的感觸。

你知道,這是你剛剛選擇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