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攤上事了!核物理被外行一夜“取消”

2018年11月9日,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微信公眾號“fenqubiao”發佈了“2018年中科院期刊大類分區方法說明”及其測試結果,在核物理領域引起軒然大波,隨後“中心”又發出一個觀點離奇的“相關說明”。廣大核物理工作者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反對意見。

考慮到這個分類採用了中科院的權威名義,不僅在期刊分類,而且在相關機構、學科、職稱、人才、招生、項目等評審中影響很大,因而也對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影響很大,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出明確的意見和建議。

——中國物理學會核物理分會

期刊分區的錯誤

期刊影響因子(IF)原則上不宜作為衡量期刊學術水平的主要依據。IF是衡量一本期刊整體上發文情況和被引用情況的一個參考,與某個刊物針對的領域特點、受眾多少、發文量大小、刊物運作方式等關係很大,對於辦刊機構有參考價值,但與刊物的學術水平,尤其與刊物中某篇具體文章的學術水平,沒有直接關係。

將IF作為對文章學術水平(分區)的評價標準不合適,進而作為評價機構、學科、人員的標準之一就更離譜。這就如同在社會上將某種文稿的流行程度作為其價值高低的判斷依據並不合適。

“唯IF”比“唯論文”更加極端,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實際上自前幾年“中心”發佈期刊分區以來,科技界

反應強烈,批評意見很多。今年發佈的分區方法儘管做了很大的調整(比如從對一級學科歸一發展到對每個二級學科歸一),但以IF作為主要依據的實質沒變,因此負面效果依舊,有的問題更大。

實際上,國際國內各學術領域長期以來早就形成了公認和權威的對期刊水平的認識,完全可以參照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的代表作評價方法,由各學科領域提出代表性高水平期刊名單,簡單易行。由外行人員依據某種機械的統計數字“計算”學術水準,顛覆學術界自然形成的和公認的水準評價,是不應該的。

我們仔細查閱了分區所用的方法和數據列表,認為這實在就是相當於一位大、中學生做統計計算練習題的水準,可由1-2位學生在幾天內輕鬆完成。以這種方式得出的結果,必然偏差很大,以此做權威發佈,在各種權威評審程序中使用,對成千上萬科技工作者缺乏最起碼的尊重。

應該怎麼做?

如果確實要另起爐灶,做期刊分區,則應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設立嚴格的審批程序,按要求公示審批過程和參與人員等。

考慮到“中心”發佈期刊分類採用的權威名義和很大的影響,理應設立嚴格的操作和審批程序。具體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應該具備嚴謹的作風和良好的科技訓練。設立的數據採集範圍、劃分標準、結果審批程序和相應的委員會組成等,應該在全體院士、對應科研機構、對應學會組織等範圍廣泛徵求意見,並做公示。這是目前各科技項目和人才主管部門普遍採用的方式,理應在影響更大的分區結果發佈之前履行。實際上,從本次上網的測試結果看,產生過程顯得相當草率,結果很“奇葩”,現舉例如下:

首先,比如一級學科“物理天體物理學”之下二級學科的劃分,與國際(IUPAP)國內(CPS)學會的分佈、國際國內通行的期刊分類、國內外的學科劃分等都不一致。這是十分嚴肅的事情,沒聽說廣泛徵求意見,沒見公示過程和決策人員,似乎主要是用某種算法“生成二級學科”,這種做法在世界上聞所未聞。

其次,每本期刊“只屬於一個二級學科”,這在學科交叉日益廣泛深入的時期實際很難成立,會大大影響分區結果,這種選擇怎麼做出的也不得而知。

最後,按目前方法將某本雜誌放到某個二級學科,也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網上公佈的數據表裡有些明顯的錯放。比如,把EPL、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SpecialTopics算到統計物理,把ANNALS OF PHYS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算到量子信息,把CHINESE PHYSICS LETTERS、INDIAN JOURNAL OF PURE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算到凝聚態物理等是不對的,它們都是明確的物理綜合。RUSS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是明確的數學物理,卻被算成了物理綜合。涉及核物理的部分在下邊分析(見附表1-3)。這是隻要到相關期刊網頁上看看最簡單的幾句話介紹、或者簡單諮詢物理學專家,就不至於出現的失誤。我們發現的有明顯錯誤或值得商榷的期刊歸類列在附表3,這只是基於我們相對熟悉的部分,與其他學科相關的問題應該也不少。

核物理不是二級學科?

核物理沒有出現在二級學科中,違反國內外所有學科規範,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中心”按照自己設計的一套數據關聯和閾值,將核物理聚類到了其他二級學科,而且去掉了聚類中並列名稱。

實際上,長久以來,國際國內所有形式的學科分類中,核物理均是典型的二級學科(在我國本科招生分類中還常常被列入一級學科)。只有在我國的博士點設置中,出現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的聚類,但也是並列,並不影響粒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兩個二級學科在世界範圍的區分。

一個學科的誕生,是基於科學在長期探索過程中對客觀世界新層次新規律新應用的發現,有國際國內長期形成的規範和共識,反映在學會體系、刊物體系、教育體系、裝置體系等等各個方面。毫無疑問,當今學科之間的交叉日益密切,也反映到期刊文章之間的相互發表和相互引用,但這並不影響學科本質上基於對象層次和研究範疇的區分,學科交叉問題在國內外學會層面等有很好的分析和組織。

基於刊物文章之間的引用關係“計算”學科聚類(見“中心”的“相關說明”),在世界上聞所未聞。這類似於拿某種功法的自制指標去否定醫學科學,會造成偽科學對科學的顛覆,貽患很大。

即便基於“中心”提供的列表數據,我們也能看到明確或主要屬於核物理的期刊 14種(見附表1),均衡屬於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期刊 7種(見附表2)。從期刊層面看核物理作為一個獨立的二級學科也是自然的。至於“相關說明”中提到的“引用關係”是否可以用來標誌“學科距離”,“相同閾值”有無意義或者誰來定等等,都是相當任意的問題,沒有經過廣泛嚴肅的討論、驗證、審核之前,不應輕易用來改變學術界已有廣泛共識的學科劃分。

起源於1896年的核物理是核科學技術範疇和亞原子物質層次歷史最悠久、基礎性最強的學科。一百多年來,核物理處於物質科學的前沿,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和國家的地位與安全發揮了重大作用,成為衡量綜合國力的一項重要標誌,我國發展“兩彈一星”對國家地位的影響就是範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核物理還為其它學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手段。進入21世紀,核能和核安全在國家核心利益中的地位愈加顯著。在基礎研究方面,國際國內核物理研究正在繼續蓬勃發展並面臨重大的突破,並對各國的國防、能源、交叉領域等的發展起重要的推動作用。

面對今天極具挑戰的國際能源和安全環境,世界上所有科技強國均重點部署核物理研究,比如核物理相關的大科學裝置的建設數量最多,進展最快。我國在走向世界科技強國的歷程中,核物理學科顯然只能加強,不應削弱,尤其不應在未經慎重程序研討審核的情況,由於某些幼稚的下層操作對國家科技事業和眾多科技工作者造成嚴重的傷害。

核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涉及眾多的核素,通常不同機構和團隊各有側重,相互引用範圍也就比較有限。核物理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基礎和應用並重,與核能核安全和核技術應用密切關聯,所以各國通常都需要相當程度的並行發展,以防受制於人,這也造成相互引用一定程度受限,特別是比較針對具體應用的部分。因此,核物理期刊的平均影響因此可能偏低一些。

將核物理期刊聚類到其他學科,會造成很大的不公平。這是在不同一級學科之間也發生並且已經特別加以糾正的。在不同二級學科之間也有類似問題,不應做不恰當的聚類。在分區中隨意地去掉核物理二級學科,會在國家科技發展必須的學科和機構建設、隊伍和職業發展、社會公眾影響等多方面造成極其負面的影響,這是核物理科教工作者普遍強烈反對的主要原因。

期刊的正常分區問題

在一個二級學科內部,主要期刊的水平大家是有公識的,並不適合完全用IF去劃分。比如PHYSICAL REVIEW C,是核物理二級學科公認的最好期刊,儘管它的IF不是最高(3.423)。目前PRC被“中心”“算”到三區,是完全不合適的,至少應該在二區。又如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是核探測方面公認最好的期刊之一,儘管IF只有1.299(這類期刊IF都低),同行都是作為該方面頂級雜誌對待。目前NIMA被列入四區,也是完全不合適的,應該至少在二區。

如上所述,如果在每個二級學科內部確定代表性的高水平期刊,應該是順理成章且共識度很高的事情,完全可以依靠學會或者主要科研院所完成,實在沒有必要另起爐灶花費外行人力物力去“算”。尤其不應由於這種唯IF的做法造成對科技事業和人員的巨大傷害。這也是我們為“中心”和主管部門提出的主要建議。

如果一定要堅持“算”學科和“算”期刊分類,則希望建立和完善工作和審核程序,正常劃分二級學科特別是保持核物理為獨立二級學科,嚴肅慎重對待每一本期刊在二級學科的歸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