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能的話,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

如果可能的話,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

人們可以承認外貌、金錢、地位上的差距,卻很少會承認自己智力上的差距。當西奧多.羅斯福入主白宮的時候,他坦承:如果他的決策能有75%的正確率,那麼,就可以達到他預期的最高標準了,像羅斯福這樣的偉大人物,最高的希望也只是如此,何況普通人呢?

與他人交談中,如果你直白地告訴對方:“你錯了。"你以為他會同意你的想法嗎?絕對不會!因為這樣直接打擊了他的智慧、判斷力和自尊心,這是他最不能容忍的。他要做的只會是對你反擊,而絕不會改變主意。聰明的人絕對不會這樣說:“好!我這就證明給你看!”這話大錯特錯!這等於是說:“我比你更聰明。我要告訴你一些道理,使你改變看法。”這麼說無疑是斷了自己的後路。這種說話方式只會引起爭端,使對方遠在你開始之前,就準備迎戰了。

19世紀,英國著名政治家查士德·斐爾爵士對他的兒子說:“要比別人聰明一一如果可能的話,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如果有人說了一句你認為錯誤的話,你想指出這種錯誤,這樣說會更有效果:“這樣的!我倒有另一種想法,但也許不對。我常常會弄錯。如果我弄錯了,我很願意被糾正過來。我們來看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用“我常常會弄錯"、“我也許不對"、“我們來看看問題的所在”這一類句子,的確能夠收到神奇的效果。你承認自己也許會弄錯,這樣就不會給自己惹上麻煩了。因為這麼做,不但會避免爭執,而且還會使對方跟你一樣寬容大度,並且對方也會承認或許是自己的錯。就像拳頭打擊一樣,伸著的拳頭要想再打出去,必須先縮回來。

因此,無論碰到什麼情況,都不要與人爭辯,不要總是去指責他人的錯,而是運用一些技巧方法。採取必要的讓步,才能改變別人的意見。在2000年前,埃及阿克圖國王曾給予他兒子一個精明的忠告:“謙虛一點,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我們難道不能從這句忠告中獲益嗎?假如某偷看 事的確是他人出了差錯,而你不考慮結果 就直率地告訴他,那麼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克勞斯先生是妞約的一名律師,最近在最高法庭內參加加一個重要案子的辯論。案子中牽涉到一大筆錢和一項重要的法律問題。

在辯論會上,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對克勞斯先生說:

“海事法追訴期限是六年,對不對?”

“當時庭內頓時靜了下來,"克勞斯先生講述著他的經歷,“似乎一下就降到冰點。我的觀點是正確的,法官是錯的。我也據實地告訴了他。但那樣就能使他變得友善了嗎?沒有。我仍然相信法律是站在我這邊的,我也知道我講得比過去都精彩。但我並沒有使用外交令,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當眾指出一位聲望卓著、學識豐富的人錯了。”

大多數人都不具有邏輯性的思維,都犯有武斷、偏見的毛病,而且也都具有嫉妒、猜忌、恐懼等缺點。所以在與他人交談中,應避免這些缺點出現,要勇於承認是自己錯了,這樣才能羸得對方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