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對方性格弱點,才能一擊制勝

掌握對方性格弱點,才能一擊制勝

春秋時與孫武齊名的軍事家吳起、在魏國為武侯效勞,鎮守河西、為人很正直、廉潔,治軍有方。

魏相田文死後公孫叔得以繼任為相、公孫叔無論在才能和功勞都上不及吳起,怕吳起取代自己的地位,非常憂慮、便與手下謀士商量除掉吳起。一個謀士獻計說:“這很容易。”

“有什麼好主意?”公孫叔問。

“你應當對武侯說,吳起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應讓他長期為魏國效力。但魏國小,而秦國強大,這樣,吳起就可能背魏而去秦,實在令人擔心。武侯一定會問你有什麼主意可以知道他是否忠心?你就向武侯獻計說,令他娶公主(武侯的女兒),如果他答應,他就是願意長期在魏國效力,如果不答應,就會背叛魏。如果大王同意這樣做,你就讓尊夫人(公孫叔的妻子,也是武侯的女兒)在府上

故意擺出公主高傲的神態,故做看不起你的姿態,讓吳起看,吳起的自尊心很強,心想娶了公主一定也會受氣,這樣他就會拒絕娶武侯的女兒。"公孫叔照計而行,果然,武侯給吳起提親,要他娶公

主為妻。吳起因為看到公孫叔窩窩囊囊地受公主的氣,而一國宰相尚且受氣,何況自己呢?於是就委婉地拒絕娶武侯的女兒。

如此一來,武侯自然覺得沒了面子,懷疑吳起對自己不是真的忠那樣。於是漸漸疏遠了吳起,再也不相信吳起了。

沒過多久,關起就發覺自己在魏國的處境也十分危險,難再平安呆下去,無奈之下只得逃離魏國,去了楚國。

公孫叔的謀臣很善於分析形勢,他了解吳起高傲、自負的個性

,因此設下計謀,離間了他和武侯的關係。其實這招棋的最關鍵之處就在於他算準了吳起的性格弱點,判斷出吳起在武侯給他提親時的反應。一旦失算,假如吳起實際上是一個性格軟弱、善於拍馬的人,答應了娶武侯的女兒,這樣一來吳起的地位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公孫叔的這招即可能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因此,掌握對手的心理特點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無論多麼好的計謀,總免不了歸於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