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女子 負心漢 金庸與朱玫


多情女子 負心漢 金庸與朱玫


上篇說到被夏夢拒絕的金庸黯然神傷地離開了長城,不久便邂逅了人生中的第三位女人一一朱玫。

朱玫是香港大學的高材生,新聞系畢業,外語水平極高,相貌秀麗典雅,是一位十足的知性美女。朱玫愛慕金庸的才華,金庸亦看中朱玫的學識,兩人相識沒多久,便於1956年結婚,後來二人決定成立報社,於是,1959年金庸與朋友合辦了《明報》。

多情女子 負心漢 金庸與朱玫


《明報》初創之時,資費緊張,成員只有金庸夫婦二人,金庸擔任主編,而朱玫則是唯一的女記者,她每日裡追逐大小熱點,足跡遍及港島各地。創業是艱難的,-開始,《明報》的銷量不盡人意,報社經營困難,隨時面臨倒閉的境地,只能靠金庸連載的武俠小說維持運營。

此時,朱玫還接連為金庸誕下兩子兩女,生活更加艱辛,朱玫不得已典當了自己的珍貴首飾,用以解困。即便如此,金庸夫婦依然相互鼓勵,頑強地經營著報社。由於生活貧困,他們常常熬夜趕稿,困了就同喝一-杯咖啡,- -時傳為佳話!

然而,大多數創業中的夫妻,經歷了艱辛難耐的創業經歷,一旦成功,便走向分離,所謂只可同甘苦,不可共享福!

多情女子 負心漢 金庸與朱玫


到1970年時,金庸已寫了14部長、短篇武俠小說,在香港乃至大陸名聲大噪,此時《明報》也成為暢銷港島的大報。然而正當他們的事業迎來高峰期時,婚姻卻亮起了“紅燈”。

近三十年的攜手共度,抵不過一個男人的色心大動,也抵不過一個飯店女侍的青春機黠。

時年已近五十的金庸,常在《明報》附近的一家咖啡廳用餐,一日,他留下十元小費後準備離開,一個年輕的女侍卻追_上來將錢還給他,並說:“文人賺錢不容易,所以不能收這麼多小費。”金庸大為感嘆一個貧賤的女侍如此不貪財,於:是便留下了自己的聯絡方式,兩人從此熱絡起來。此女便是林樂怡,時年16歲,一個長相頗像夏夢的女子!

多情女子 負心漢 金庸與朱玫


不久,林樂怡成了金庸的情人,兩人在跑馬地附近租巢同居。而依然在《明報》工作的朱玫,是最後一個知道丈夫姦情的人。

金庸提出了離婚,他似乎已經想清楚瞭如何享受他的餘生,這個頗似夏夢的年輕女子似乎就成了他往後餘生的真愛,曾經所有的一-切已經不再重要。於是,當他的長子,懇求父親不要離婚未果,加之自身感情遭遇困惑時,最終選擇了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然而,即便如此,金庸依然執意離婚。

他對朋友說:之所以要離婚,是因為和朱玫沒有共同語言了。可笑以致可悲,他們同是才識淵博之人,堅持同樣的職業,攜手三十年的患難夫妻,他們的共同語言去了哪裡?所

有的美好都抵不過一個連國中都沒讀完的16歲女侍。

面對決絕的金庸,朱玫最終簽字放手。但為了孩子考慮,她要求小三做結紮手術。

多情女子 負心漢 金庸與朱玫


她的人生已經毫無希望,一向堅強的她,終究沒有從這次打擊中恢復過來。:長子早逝,丈夫背叛,年近五十的她,人生該如何重建?

她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治療這次人生悲愴!她獨自冷清地過了一段時間,對人,始終不道一-聲“苦”。

多情女子 負心漢 金庸與朱玫


無論生活怎樣潦倒,她都不肯接受親友的饋贈,尤其是來自前夫的資助。朱玫的餘生在孤獨和貧困中度過,最終於1998年病逝在香港灣仔律敦治醫院,享年63歲

朱玫去世時,親友、兒女均不在身邊,遺體無人收斂,最終由醫院負責埋葬,而為她拿取死亡證明的,竟然只是醫院的一名員工!朱玫的晚景淒涼,跟金庸死後的備極榮哀形成強烈的反差,實在令人唏噓不已。當然對於朱玫晚年的遭遇,金庸也是極為後悔的,他曾不止一次的說道:“我對不起朱玫”!

然而,再多的對不起有何用呢,美麗善良的女子永遠地去了,留下的只有哀嘆,只有悲傷!多情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