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遊 買島建國 流亡海外的康有為

環球旅遊 買島建國 流亡海外的康有為

康有為在推進變法革新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最終會流亡海外,更不會想到,會成立"保救大清皇帝公:司”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企業。

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經由吳淞、香港到達日本。此次出逃,康有為並非秘密進行,反而有些張揚。他自稱“密受衣帶之詔”,而自己則是"奉詔出外求救”。

此招很是受用,贏得了很多人的支持。由於清政府與日本外交交涉,康有為在日本只作短暫停留,後來靠著日本外務省的旅費,橫渡太平洋,抵達加拿大。至此,康有為正式開啟了流亡海外的生活。

環球旅遊 買島建國 流亡海外的康有為

民國二年(1913年),康母病逝,康有為歸國奔喪。從1989年到1913年,他流亡了十幾年,輾轉日本、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行程更是不計其數,相當於繞地球三週,這在當時還是比較罕見的。

歷來流亡者,除了要遠離故土,還要面臨溫飽之困。這些流亡者身.上的特性,於康有為而言,卻只有回家的困惑,而無衣食之虞。這是為何?

原來,康有為雖然流亡-海外,卻並不缺衣少食。相反,他的日子逍遙自在,過的非常富足。他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東南沿海就曾買下了一座小島,並在島_上建起中國式的園林“北海草堂”可見他的生活有多富裕。

環球旅遊 買島建國 流亡海外的康有為

康有為流亡海外,除了得到弟子梁啟超等人的資助外,還以“保皇會”的名義,成立公司,大肆斂財。

前文已經講過,康有為拿著自認為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和一些愛國華僑宣傳要就救出光緒帝,開始讓華僑與留學生大量捐款。

除此之外,他還成立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公司動員海外華僑以2元會費入會。2元,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以為然。但當分會達百餘個,會員達到百萬時,這筆會費就相當可觀了。當然,作為經濟或有某些目的的組織,保皇公司的運行絕非如此簡單。

環球旅遊 買島建國 流亡海外的康有為

除了收取會費外,還動員華僑勞工集資入股,作為保皇的經費。日後,保皇一旦成功,出資者便可從中獲利,或經濟,或政治,總之前景十分誘人。

總公司將集資來的錢又進行投資,成立中國商務公司的股份制公司,下屬十餘家公司。

當然,當組織搭建完畢後,作為會長的康有為並沒有投入到具體的運營中,或是去"營救光緒皇帝”而是漂洋過海,開始了他的環球之旅,每到一個地方他便置一處房產。毫無疑問,他在旅途中各項費用和購置房屋費用自然是從保皇費中開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