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寶等三款社交產品 最終都活成了“日拋型APP”

上週二(2019年1月15日),三款“微信顛覆者”同天發佈,分別是馬桶MT、多閃、聊天寶。

這三款產品背後站著三大網紅創業者:王欣、羅永浩、張一鳴。雖然一經發布就被微信封殺,但還是引發了全網關注,業界都想看看這些產品到底如何顛覆微信。

然而僅僅過了一週,這三款產品幾乎同時活成了媒體眼中的“日拋型APP”。不僅僅聲量和勢能不再,縱觀百度指數、微信指數以及微博熱搜等熱度指標也一落千丈,甚至很多人都找不到它們的官網,不知從何下載使用。

聊天寶等三款社交產品 最終都活成了“日拋型APP”

火的太快的產品,往往洩的也最快。

有個很火的段子,大抵能說明問題:多閃/聊天寶挺好的,我加了網友聊的很好,談天談地談人生理想,快下線的時候我們依依不捨,互相交換了微信號!

其實從爆款到日拋,這三大APP的走勢一點也不意外。沒有顛覆微信,最終先把自己顛覆,頗有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

沒有解決核心需求 再多的功能也無事於補

我和《時代財經》的朋友談及這個話題時,提到我的一些看法。在我看來,聊天寶的賺錢社交、多閃的熟人社交和馬桶MT的匿名社交,其實都不是新概念,而是市面上已經有的常見的玩法,沒有解決核心需求甚至產品都不完善,無法像微信一樣真正解決用戶的社交痛點。

那麼用戶的痛點或者核心的需求是什麼?很簡單,迴歸本源,那就是高效的溝通和場景服務的應用。

像聊天寶這種產品,與其說這是一款社交工具,倒不如說是一款大雜燴,其整合了資訊、購物、閱讀和賺錢等等,意味著是把近年來一些火熱的風口模式都放在同一款產品身上,但對於用戶來說這不見得是

必需,反而會帶來困擾。

至於馬桶MT,一開始的產品設計,就極有可能因為用戶內容觸犯底線。連監管的需求都難以滿足,何以投入市場?

多閃相比馬桶和聊天寶,擁有更強的技術團隊和渠道、流量支持,是這三款產品中成功率最大的一款,但產品性來說還是視頻社交的延伸和補充,並沒有本質的創新。

與其顛覆還不如共存 微信之外未嘗不可百花齊放

雖然三大新社交產品嘴上不說,但臉上都寫滿了“微信已老,是時候該被我們代替了”。尤其是先後被微信封殺,似乎坐實了“看到了吧,微信害怕了”的證據。

聊天寶和馬桶mt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我們這裡重點說說今日頭條的多閃。

以下內容是我在15日經過《吳曉波頻道》首發的觀點:

騰訊是先有微信,用微信來引流才有新聞資訊平臺:天天快報,企鵝號等;今日頭條是先有新聞資訊平臺今日頭條,以及西瓜視頻、抖音等,再用這些流量來切入社交。

這兩個企業分別通過相反的兩個方向,做類似的事情,從而形成信息、資訊、互動的一個社交新閉環。

微信幾年前在這麼多同類型產品中脫穎而出,證明了它的模式更適合當下的市場,所以不難猜測,今日頭條今天推出的產品和微信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今日頭條後續還可能有多款產品),但它會實現和新聞資訊產品、移動短視頻平臺的良好互動。

只不過它對標微信的話,機會很小。微信不具備可替代性,今日頭條具備可替代性,這就是社交產品的威力所在。在美國也是如此,現在已經很難出現能夠顛覆Facebook的產品了,哪怕花錢去做補貼圈用戶,難度也很大。

機會小,不意味著機會不存在。廣義來講,王者榮耀是社交產品,抖音也是社交產品。整個社交網絡還是呈現出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態勢:不同類型的產品,不同類型的服務,只要能滿足用戶差異化的需求,還是能找到自己的發力點,絕對不會出現被某一個產品壟斷,一家獨大的情況。

總之一句話,顛覆微信之前,先學會如何和微信共存吧,這方面當初的抖音,以及今天的那些社區電商們都做的很好。

 網民幾乎停滯增長 存量時代跳出社交看社交

有一個點需要注意:中國網民數量增幅已經達到歷史最低點。根據CNNIC統計的數據顯示,網民在突破八個億之後,增長已經非常緩慢了。

備註: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為8.02億,上半年新增網民2968萬人,較2017年末增加3.8%,互聯網普及率達57.7%。

這個數據意味著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剛剛過半,就已經幾乎停滯增長,行業由增量時代進入了存量時代。像微信能夠達到今天單日10億登陸量的成績,除了微信自己的一切成功要素以外,還要特別歸功於中國本身的市場紅利。

在存量時代,包括微信的社交產品,將會集中性的爆發出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過往只要公司快速發展就可以解決或者轉移矛盾,而現在無法通過快速增長後就只能通過產品創新或者產品分化,來解決問題。

在這方面,微信如果搞明白了“社交雖然是虛擬的,但它是現實世界的真實映射”,就能從源頭上進行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創新,跳出社交進行場景服務落地,就有可能度過一次次可以看到的危機。

當然如果內部犯渾,就會給行業留下很多機會。

誠然,我建議這些產品先學會和微信共存,但事物的發展往往會走向另外一個方向。我也可以斷定,雖然這三款APP曇花一現,但包括今日頭條等在內的巨頭,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在2019--2020年,會出來比過往幾年更多的社交產品,他們依然會不斷的推出新的產品,來試探微信或者引微信犯錯,進而找到突破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