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以前有一句話,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中國人過年,講究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不管你在哪,哪怕在火星上,都得回家看看。

對小孩子來說,這是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有好吃的好玩的還能拿壓歲錢,對中老年人來說,這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因為兒女們都能回家團聚,家裡不再那麼無聊。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但是對正在工作的年輕人來說,卻不再像以前一樣盼望著過年。如今時過境遷,時代也變了,回家過年對於某些人來說成為了一種”恐懼“,成為了一種焦慮。

每到年底,都是春節焦慮症患者的“發病”期。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那麼這些“患者”的焦慮到底從何而來?

如果你還在上學,那慘了。

在春節這個特殊時期,長輩會問你:

“期末考得怎麼樣?在班裡排第幾名?有沒有當班幹部?”

現在想想,大學時稍好一點,那是最幸福的今年。

如果你已經工作了,那慘了。

親戚朋友見面了不會問你:

“你吃了沒有?要去幹什麼啊?”

而是會問你:

“孩子在做什麼?現在一個月工資掙多少啦?”

往高了說吧,自己心裡過意不去,說實話吧,又不夠體面,如果碰到拿你的工資跟誰做對比,這簡直是心理上的“摧殘”啊。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有錢就不焦慮啦?問了一圈貌似沒有不焦慮的。有錢的懊惱本來還能多掙一點。沒錢的愁怎麼才能多掙一點。級別高的嫌自己徒有其名缺乏存在感,級別低的嫌我這一天天混在這以後該怎麼辦?貌似沒有一個特別開心的。

如果你已經工作了,還沒有對象,那慘了。

“你看看那誰,到現在都沒嫁出去,你可得趕緊啊!”

“我認識一個小姑娘,挺不錯的……”

很多大齡未婚青年還沒回家,爸媽早已經不知在相親角駐紮了多久,整個春節都被相親擠的滿滿當當。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如果有對象了,那慘了。

“你對象長得怎麼樣,做什麼工作的,有照片嗎?”

“我看這姑娘面相不好,你倆不合適啊。”

“對方情況怎麼樣啊?父母是幹什麼的?”

感覺到長輩們殷情切切的愛與關懷了嗎?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如果你不小心起晚了,那慘了。

大年初一當樓下親戚來了一堆,你不得不在他們的注目禮中慢慢出來拜年,耳邊徘徊各種寒暄...身邊沒有親人,沒有同伴,沒有任何一個人告訴你他們要怎麼稱呼。這是一個人的戰爭,沒有覺悟的人是贏不了的。

更坑的是,爸媽為了顯示自己孩子懂事,常常會使喚孩子去給親戚端茶倒水。

明明並不熟絡,卻要假裝出親熱的樣子,堅持尬聊。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因為有了微信,讓我們聯繫上舊同學,相信很多人都加進了舊同學的微信群。情到濃時有人艾特了一下老班長,咱班級什麼時候再組織一次聚會,大家聚一聚?

但是這同學聚會,讓人特別苦惱,不去吧,害怕別人說自己難請,不顧多年的情誼,這去吧,有的時候真被同學會上的種種傷了心。

”今年事業又做多大,年收入多少多少,車鑰匙往桌上一扔,嘴裡唸叨著又換了多大的房子“,然而到結賬的時候,裝醉跑廁所,人不見蹤影。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朋友圈都是曬年夜飯的,大魚大肉,各種海鮮。

今年不妨在大年初一試著發一條,“還曬麼?是不是在吃剩菜呢?”

看看有多少人慾哭無淚。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春節不是焦慮根源,面對親人曾經的期盼,面對自己曾經對他們吹下的牛,面對如今一事無成的自己,面對繽紛的世界而自己僅僅是一個旁觀者,不焦慮,還能怎樣呢。

不過說真的,我們說不過,我們可以“動手”啊!

一年難得回家一次,需要我們做的正經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孝順可不是耍耍嘴皮子而已,擼起袖子好好利用這個春節假期為父母做點實在的,讓他們在家的日常生活方更便一些,舒適一些,比什麼都強!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春節焦慮症”並不可怕,只要年輕人調整好心態,就能輕鬆克服。何必把春節當做一個負擔,過年就回家好好陪陪父母,你的眼裡有萬般焦慮,可父母的眼中只有一個你。

適合放下手機,徹底休息一下,讓身體和靈魂徹底的排排毒。開心回家過年,攢點力氣,畢竟返程也是一場惡戰。

共鳴!有一種病叫“春節焦慮症”,且尚無解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