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醫療再登央視舞臺 A.I.輔診系統通過專家組檢驗

2018年12月30日,訊飛醫療再登央視的舞臺,在CCTV-1《機智過人》先鋒盛典的節目中,展示了智慧醫療產品大家庭成員之一—A.I.-DR自動化報告。

訊飛A.I.-DR自動化報告產品目前已經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人民醫院落地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幫助影像科醫生解決了很多問題。

新的一年,它希望能落地到更多地方,輔助更多基層醫生又好又快的閱片。它的願望是否能實現?這首先要通過專家的檢驗。為了這個目標,在安徽阜南縣人民醫院影像科醫師張宗峰的帶領下,DR自動化報告來到了央視的舞臺。

訊飛醫療再登央視舞臺 A.I.輔診系統通過專家組檢驗


A.I.系統成效如何

為了檢驗訊飛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的能力,節目組邀請了10位來自國內三甲醫院,均是高級職稱且有從業20年以上資歷的醫生專家團來到現場。

一邊是1位縣級醫院的醫生加一套A.I.系統的輔助,一邊是10位從業經歷加起來超過200年的專家團,兩邊同時閱50張片子,既要檢驗效率,又要檢驗準確率。

要知道,每位專家只需要閱5張片子,而張宗峰則需要完成50例片子的診斷。很快,專家們紛紛完成,此時,在A.I.系統的輔助下張宗峰也完成了診斷,與專家組幾乎同時完成。效率確實很高!

訊飛醫療再登央視舞臺 A.I.輔診系統通過專家組檢驗


節目中的這套系統叫做A.I.-DR自動化報告系統,一方面依託於科大訊飛領先的圖像識別技術,2017年8月,訊飛首次參加全世界最權威的肺結節比賽LUNA測試,以極大優勢打破了世界紀錄,訊飛醫療將領先的病灶識別技術應用到影像輔助診斷產品的各類影像模態中。另一方面,通過深度學習技術,系統掌握了海量的醫學影像數據和專家知識,它可以完成對影像中病灶的識別、診斷,同時以熱力圖的方式來展現,並快速形成對應的結構化報告,輔助醫生快速找出病灶,進行診斷。

A.I.系統會是醫生的好幫手嗎?

效率提升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診斷準確率。經過比對,A.I.系統診斷結果與專家組幾乎一致,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伏樹奇副主任醫師表示,人工智能作為一個輔助診斷系統能快速的發現病灶,我認為已經很成功了。

最後,專家組一致通過了對它的檢驗。來自301醫院的吳重重主任更對A.I.系統寄予期望:“人工智能真是一個好幫手,我們期待它能夠快速成長起來,對我們的幫助更多更大”。

這也是訊飛醫療一直的理念:打造A.I.+醫生的夢之隊,讓60分醫生有能力做80分的事情,讓90分的醫生不再重複60分醫生的事情,將醫生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專心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方面發力。

張宗峰醫生所在的阜南縣,是一個擁有173萬人口的國家級貧困縣,病患量比較大,縣裡很多鄉鎮衛生院只有設備,沒有影像診斷醫生,需要通過安徽省影像雲(影聯網遠程診療平臺)將影像傳到縣醫院影像中心。所以縣醫院影像科除了自身就診的病人之外,同時還承擔縣醫聯體內鄉鎮衛生院的遠程診斷工作。

由於科室人員有限,現在每天最多的時候要完成300例影像診斷報告,加班加點都是常事。有了A.I.輔助診斷系統,他們可以更好地完成這一工作,為更多的患者提供健康醫療服務。

訊飛醫療再登央視舞臺 A.I.輔診系統通過專家組檢驗


阜南縣人民醫院掛牌“人工智能影像輔助診斷中心”,目前,訊飛肺部A.I.-DR自動化報告、A.I.-CT肺結節篩查等A.I.產品已落地應用

阜南縣人民醫院通過基於安徽省影像雲平臺+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技術遠程診斷,不僅可以解決基層醫院“有設備沒醫生”的問題、讓基層老百姓在家門口獲得縣級醫院醫生的服務,同時還能提升縣醫院醫生的工作效率,提升診斷質量。支持基層分級診療政策落地,促進基層醫療水平提升,助力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的醫改目標。

訊飛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科大訊飛在圖像識別方面早有佈局,在醫學影像方面也有深厚的沉澱。除了DR自動化報告,醫學影像輔助診斷已覆蓋到臨床常見疾病和早期篩查病種,包括肺部全病種、乳腺癌、心電異常、眼底視網膜病變、組織病理等,為基層醫院提供基於雲服務的輔助診斷系統,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為三甲醫院和體檢中心提供輔助質檢服務,規範醫療工作流程,避免漏檢發生。

為了促進先進技術的落地,輔助醫療衛生機構更好的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今年10月,訊飛發佈了人工智能輔助診療平臺,通過結合訊飛核心技術能力及第三方開發者,面向政府主管部門、各級醫療機構和健康醫療用戶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綜合解決方案。未來,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將大有可期。

通過檢驗之後,訊飛A.I.醫學影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訊飛醫療希望在不斷提升核心技術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入的落地到基層,賦能更多基層醫生,為更多人提供早期篩查服務,讓更多人享受健康。回顧2018,訊飛醫療碩果累累,面向2019,訊飛醫療航向依舊——用人工智能助力健康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