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手榴彈—Grenade這個丟出去爆炸的玩意如果從刨根問底的話,能追述到8世紀裝有易燃液體和鐵蒺藜的瓷瓶,不過從現代角度來看這更像燃燒彈一點。再到了宋朝的時候,咱們用在中空的鑄鐵或者陶器裡面塞上火藥,裝上引線的震天雷也可以試做現代手榴彈的鼻祖。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在之後的數百年人類戰爭史上,隨著技術和製造工藝的進步,手榴彈在戰爭當中的地位逐步凸顯。尤其是18-19世紀的歐洲,還專門挑出長有麒麟臂的男人組成擲彈兵團,生而為雷~。

到了20世紀初,戰爭的模式轉成了陣地戰。大炮和機槍,步兵攻防陣地時候手榴彈也是必不可缺的利器。但縱然你有麒麟臂,你也撐死了丟三十來米。那麼單兵如何延伸手榴彈的投擲距離就成了當時軍隊需要解決的問題。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日俄戰爭的時候,日本人率先在手榴彈底部插一根鐵桿子,然後塞在槍管裡,用空包彈的火藥燃氣將其發射出去。這招立刻被歐洲各國的軍事觀察員偷學,到了一戰之前,歐洲的槍榴彈已經相對普及。一種是類似日本人發明的在手榴彈底部插鐵桿,但這樣比較傷槍管。而且發射之前要先拔掉安全銷,這萬一空包彈是一發臭蛋的話...畫面會很美。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所以後來改用一個發射杯一樣的東西套在槍口上,發射出去的時候靠一個鉤子自動拉掉安全銷。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不過呢,這種手榴彈發射必須要準備空包彈。而戰場上帶兩種彈藥明顯很不方便,後來法國人又發明了一種中間有個洞,可以讓子彈穿過的VB槍榴彈,這樣既可以讓普通子彈也可以發射。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到了二戰期間,腦洞很大的意呆利發明了一種非常有趣的裝置,與其說他是槍榴彈還不如說它是現代搶掛榴彈發射器的雛形。這個榴彈發射器掛在步槍邊上,當你需要發射榴彈的時候,把步槍的栓拆下來裝到榴彈發射器後邊,然後從前面塞入榴彈,從後面塞入子彈,發射。不過這個蠢逼設計操作非常複雜,所以並不成功。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而二戰時期相對普遍的是美國人的22mm槍榴彈,在槍口加裝附件之後,直接將一枚類似穿天猴的專用槍榴彈塞在附件上。穿天猴底部有子彈捕捉器,所以不需要用專門的空包彈。這種設計到戰後還是主流。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而另一種則是日本人的擲彈筒,不過這個概念更類似於迫擊炮。

到了越戰時期,美國人估摸著槍榴彈發射往往不夠準確,射程也不理想,而帶迫擊炮的話則太重。於是專門開發了一款40mm口徑,帶有膛線,重量比迫擊炮輕得多的M79榴彈發射器。而且榴彈種類多,應用場景也廣。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但這玩意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隻能裝一發打一發,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它用作火力壓制用途則略顯火力不足。

二個是它太重,而且佔用了一把槍的編制。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所以榴彈發射器逐漸演變成兩條科技樹

多發/彈鏈裝填的半自動/全自動榴彈發射器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搶掛榴彈發射器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最終,這兩條科技樹走到今天已經變成了一百多年前誰都想不到的樣子——

​火力不足癌晚期患者的爆炸壓制路線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可用在戰略步槍上的可編程空炸榴彈..

精度不夠,爆炸來湊 簡述手榴彈、槍榴彈、槍掛榴彈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