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吉喆:貿易摩擦對經濟運行確實有影響 但總體可控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在今日國新辦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談到中美貿易摩擦時表示,中美經貿摩擦對經濟運行有影響,但影響總體可控。同時,中國經濟增長總體上是內需主導,國內市場開拓的空間十分廣闊,經貿摩擦沒有、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寧吉喆在談到當前的經濟形勢時指出,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最大的變是外部環境的變化,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過去一年起伏跌宕,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全球投資大幅下滑、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盛行,這都對作為已經處於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相當於GDP三分之一的大經濟體的中國產生影響。

他還指出,國內環境也在變化,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還在凸顯。同時,經濟正在處於轉型升級當中,有轉型之痛,也在變化。變中當然就存在著矛盾、挑戰和困難。其中就是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長率有所回落。

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究竟帶來了多大影響?

“應該說中美經貿摩擦對經濟運行影響確實是有,但影響總體可控。”寧吉喆說,經貿摩擦,不僅是對中美兩國的經濟有影響,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總體上中國克服這個影響在繼續前進。中美經濟合則兩利、鬥則兩敗,合則多贏,世界各國都受益,鬥則多輸。

他進一步表示,從長期發展趨勢看,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中美貨物貿易額超過6300億美元,互利共贏的本質不會改變,合作需求潛力十分巨大。

“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經濟增長總體上是內需主導,2018年消費增長貢獻率和投資增長貢獻率加在一起超過100%,淨出口的貢獻率是負的。而且中國國內市場開拓的空間十分廣闊,經貿摩擦沒有、也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中國經濟抗禦壓力的韌性、應對沖擊的後勁,長期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也不會改變。”寧吉喆說。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