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出於求知慾和好奇心,千百年來人類從未間斷對天文和宇宙的觀察與探求,從地面到高山,從高空到太空,從地下到海底。特別是近幾十年來,近百個不同類型的觀測設備被髮射升空,實現了人類對宇宙的全方位和全波段的觀察。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銀河系

在地面、空中和太空觀察宇宙的各類望遠鏡及其相應的探測波段。特別是1990年由太空航天飛機發射升空的高分辨率哈勃望遠鏡,它拍攝的照片和提供的信息為我們釋疑了很多宇宙疑團,讓我們進入到宇宙觀測的新高峰,宇宙觀測的新時期。我們不僅認識了距我們最近的地球、月球、太陽和銀河系,我們還知道了類星體、超新星和脈衝星……也看到了非常遙遠的星系、星雲、星系團……觀測範圍幾乎要到達約150億光年甚至更遠的宇宙邊緣。利用不同波段光的觀察可以繪製出不同類型的宇宙(即不同波段的宇宙):可見光宇宙、紅外宇宙、紫外宇宙、射電及微波宇宙、X射線及高能宇宙。放眼多波段宇宙,可以將豐富多彩的宇宙層層剝開,探索到包括恆星、星雲和星系的宇宙的每個層次。

我們來了解這些探測設備:

(1)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2000年11月初,NASA發射一個足以揭開宇宙最大秘密的新探測器——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簡稱MAP。他將繼續完成1989年發射的宇宙背景探測衛星(COBE)的使命——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輻射力的“

各向異性”問題

各向異性:各向異性是指物質的全部或部分化學、物理等性質隨著方向的改變而有所變化,在不同的方向上呈現出差異的性質。有的地方是2.7281K,有的地方確是2.7280K。這些細小的熱變化(或叫做各向異性)說明從一開始宇宙就有熱點和冷點。他們應和宇宙的物質密度的漲落相適應,經過幾十億年,演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巨大的空間和旋轉的星系組成的宇宙。

總結:說通俗一點,這個探測器是解決 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的輻射進行分析,瞭解宇宙的演化。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2)斯必澤空間望遠鏡:斯必澤空間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縮寫為SST)是美國宇航局2003年發射的一顆紅外天文衛星,是大型軌道天文臺計劃的最後一臺空間望遠鏡。斯必澤空間望遠鏡耗資8億美元,原名為空間紅外望遠鏡設備(SIRTF),2003年12月,經過公眾評選,該衛星以空間望遠鏡概念的提出者、美國天文學家萊曼·斯必澤的名字命名。望遠鏡工作在波長為3-180微米的紅外波段,以取代先前的紅外線天文衛星(IRAS)。

主要目標:尋找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研究陌生的河外星系,觀測遙遠星系,揭示早期宇宙圖景。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斯必澤空間望遠鏡

(3)哈勃空間望遠鏡:哈勃空間望遠鏡(英語:Hubble Space Telescope,縮寫:HST) [1] 是以著名天文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博士愛德溫·哈勃為名,在地球軌道上並且圍繞地球的太空空間望遠鏡,它於1990年4月24日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由“發現者”號航天飛機成功發射。 2018年10月5日,哈勃太空望遠鏡由於迴轉儀故障暫停運轉,進入“安全模式”。

主要成就:從1990年到2015年4月,哈勃望遠鏡在地球軌道上運行了接近13萬7千圈,累計54億公里,執行了120多萬次觀測任務,觀察了超過38,000個天體。

發現古老星系,宇宙年齡,恆星形成,恆星死亡,黑洞,暗物質,有水行星,等等。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哈勃空間望遠鏡

(4)依巴谷衛星:依巴谷衛星(High Precision Parallax Collecting Satellite,縮寫為Hipparcos),全稱為“依巴谷高精視差測量衛星”,是歐洲空間局發射的一顆天體測量衛星,用以測量恆星視差和自行,以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又譯作依巴谷)的名字命名

主要成就:是測量120,000顆恆星的五個天文測量參數,精度達2至4毫角秒;然後目標是測量另外400,000顆恆星的天文測量參數及B-V色指數,但位置精度稍遜(20─30毫角秒)。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依巴谷衛星

(5)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縮寫為SOHO)是歐洲航天局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共同研製的無人太空船,於1995年發射升空。

主要成就:它的主要探測對象是太陽色球、日冕、太陽表面、太陽風和太陽內部結構。研究內容包括太陽風如何影響地球磁場並引起導航、通信中斷的;太陽的色球、日冕等外層結構和特性;太陽內部結構。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

(6)國際紫外線探測器:1978年發射上天的“國際紫外探測器”(簡稱IUE),是第一個國際性的空間天文臺,由美國、英國和歐洲空間局三方運營。其口徑雖然只有45釐米,卻標誌著紫外天文學已趨成熟,並日漸取得可觀的成果。

主要成就:對不同的天體進行了1 0萬次以上的觀測,這些天體包括:行星、彗星、恆星、星際氣體、超新星、行星極光、星系和類星體等。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紫外線探測器

(7)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縮寫為CXO),是美國宇航局(NASA)於1999年發射的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以美國籍印度物理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命名,為大型軌道天文臺計劃的第三顆衛星,目的是觀測天體的X射線輻射。其特點是兼具極高的空間分辨率和譜分辨率,被認為是X射線天文學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空間望遠鏡,標誌著X射線天文學從測光時代進入了光譜時代。

主要成就: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包括在星暴星系M82中發現了中等質量黑洞的證據。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

(8)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發射於2008年,運行於近地低空軌道,隸屬於美國宇航局、美國能源部和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及瑞典等國。

主要成就: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能夠探測到宇宙中最強大的射線。超大質量黑洞、中子星碰撞以及超新星爆炸都可能發出超強能量輻射。因此,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黑洞和暗物質。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

(9)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剛好是FAST,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電望遠鏡,藉助天然圓形溶岩坑建造。FAST的反射鏡邊框是1500米長的環形鋼樑,而鋼索則依託鋼樑,懸垂交錯,呈現出球形網狀結構。FAST的反射面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用於匯聚無線電波、供饋源接收機接收。

目前主要成果: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9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有44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有望2019年下半年完成驗收並向全國天文學家開放使用。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中國天眼

(10)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代號“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縮寫:DAMPE)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先導專項的五顆衛星任務之一,已於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

主要成就:“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它將在太空中開展高能電子及高能伽馬射線探測任務,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研究暗物質特性與空間分佈規律。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悟空

(11)中國慧眼HXMT望遠鏡:

慧眼HXMT望遠鏡(簡稱“慧眼”望遠鏡)是​中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於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主要成就:慧眼’望遠鏡在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對其伽馬射線電磁對應體,在高能區的輻射性質給出了嚴格的限制,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制做出了重要貢獻。

你知道多少太空探測設備,中國“悟空” “慧眼” “南仁東天眼”

中國慧眼

總結:中國雖然是太空新秀,但是我們都是站在高起點,新的技術,能和國外太空走在並列。祝福中國,你們還知道哪些衛星探測器歡迎留言。

作者:科普樂享生活歡迎大家關注,轉發,收藏,每天瞭解知識,樂享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