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

經濟學是研究如何配置資源的學問嗎?

資產階級經濟學即西方經濟學,誕生於商業資本主義時代的

重商主義理論,後來在法國又出現了重農主義思想,18世紀經亞當•斯密把它加以系統化,形成國民經濟學。19世紀邊際革命和20世紀凱恩斯革命之後,西方經濟學逐漸變成了當代的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兩部分。

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

不難發現,西方經濟學是從資產階級的立場來研究經濟現象的,它的採用的是資產者的視角。

什麼是經濟學呢?西方經濟學回答說:研究如何將有限的資源最有效的生產和分配給相互競爭的用途的科學叫做經濟學經濟學家們——馬歇爾、薩繆爾森乃至當代的曼昆等——都採用類似的意思來定義經濟學。這個定義涉及到了生產分配,並指出經濟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找到將有限資源進行最有效的生產和分配的方法,以提高生產效率。也就是說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物”、是“資源”及其優化配置,而不是“人”!

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這個定義的意識形態特點。首先,在西方經濟學家的眼裡,人的本質就是資產者,人一定是佔有資源的,也就是說人是一個有產者。他們從一個有產者的角度出發,為這個人考慮如何有效的利用他所佔有的資源。而那些作為

無產者的社會底層人民,作為出賣勞動力的職工,作為沒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我們的西方經濟學家們全都視而不見。或者僅僅把他們當做“勞動力資源”來看待。經濟學把勞動者貶低為物,當他們供過於求時,就要像馬爾薩斯那樣提倡絕育;當供不應求時,又開始鼓吹延遲退休。

這樣,作為一個勞動者,經濟學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呢?我們手中沒有任何生產資料,我們又何必去關心它們的優化配置呢?所以,在西方經濟學家看來,經濟學是資產階級、是大老闆們的致富術,同時又是政客們施政的治國術,而跟普通勞動者毫無關係。

由此,我們立即就可以揭露出西方經濟學的偽善面目。亞當•斯密寫作《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可他不知道“國民財富”是一個沒有意義的用語,因為在生產資料私有制下,財富從來就不是國民所有,而是屬於私人資本家的。當時,英國的國民財富雄踞世界第一,但英國的無產階級與各國無產階級一樣,是最貧困的、最一無所有的階級。致富的理論與現實的貧困形成鮮明的對比。

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歷程

西方經濟學是站在資產者的角度來研究經濟現象,它作為嚴格的科學經歷了重商主義、重農主義、古典經濟學、新古典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等幾個主流階段。

重商主義者站在早期資產階級的立場來闡述經濟關係,作為一個有產者,它極力主張通過商品貿易來獲取貨幣,以便掌握財富的支配權。這個理論反映了早期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反映了貨幣作為財富的象徵是如何的深入商業資產階級的內心之中。

以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則反映了在小生產者興盛時代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古典經濟學時代,工業資產階級逐漸登上歷史的舞臺,壟斷生產者尚未出現,生產尚未高度集中,自由競爭還有其積極的方面。古典經濟學家站在新興工業資產階級的立場,為其利益呼籲社會經濟採用

自由競爭的模式,這是符合歷史條件的進步觀點。

可是到了馬歇爾的時代,競爭已被壟斷代替,工業資產階級已被金融資產階級主導。在這種社會現實面前,主張自由競爭的新古典主義便是站在少數資本大鱷的立場上說話了。

凱恩斯主義的產生並不是資產階級立場的轉變,它同樣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為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謀求如何解決經濟危機、謀求如何有效的利用資產階級聯合壟斷(國家壟斷)的資源進行生產和分配。新自由主義也不是新古典主義的簡單復活,它同樣反應了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以及當代資產階級的利益。

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

亞當•斯密(1729-1790)

真正的經濟學是研究生產關係的科學

西方經濟學站在有產者的立場,聲稱他們所說的經濟學是普遍的科學,他們研究的經濟規律是普適的規律。可是一當我們揭露了他們的立場後,我們就明白了過來——那其實是資產者的經濟學說,研究的也僅僅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規律

與之不同,我們所說的經濟學是站在更大的立場上,站在客觀的出發點上,站在社會化的人類集體的觀點上來提出的。經濟學絕不是一門指導人們去發財致富的科學,因為這種科學對沒有資本的勞動者來說毫無意義。

真正的經濟學其實是一門以社會的生產關係為研究對象的科學,而生產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經濟學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歸根到底是階級和階級之間的關係。西方經濟學裡所說的“需求”、“供給”、“均衡”、“消費傾向”等概念無不反映著這種社會生產關係。可是西方經濟學家完全沒有意識到經濟學的這種本質內涵。

資源的配置是以私人佔有資源作為前提,因此承認生產資料私有制、並且把它視為永恆的條件是西方經濟學的出發點及假設前提。西方經濟學把社會生產關係看做生產資料私有制的關係,因而它實際上研究的也不是資源的普遍配置,而是研究資源在生產資料私有制下如何進行配置

真正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科學,研究人類社會在特定歷史階段內生產力狀況如何?生產關係如何?分配狀況如何?等問題的科學,經濟學理論要用來指導社會的生產,不是簡單充當少數人發財致富的法寶。

西方經濟學的利己主義

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哲學基礎是

功利主義,或者確切的說是利己主義。亞當斯密說:“我們的晚餐並不是來自屠宰商、麵包師和釀酒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資產階級經學家認為:每個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這樣,也就不知不覺地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務,為普遍利益服務。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西方經濟學家把這種利己主義鼓吹成市場經濟的核心信條。

但是,我們從這種利己主義的理論中,同樣可以得出相反的結論:每個人的私人利益都與他人的利益相敵對,都互相妨礙別人利益的實現,這種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所造成的結果,不是普遍的肯定,而是普遍的否定。

比如說,買方買得便宜,必然要使賣方犧牲掉多賺點利潤的利益,因此他們的利益互相敵對和妨礙。如果我們以利己主義為原則,那麼賣方會提供地溝油、黑心棉和假疫苗來減少這種犧牲;而買方同時在另一個時候也是賣方,他在買的時候所損失的利益必然要從賣的方面收回來,所以他也會跟著作惡。私人利益的戰爭最終不是導致市場的和諧,而是交易的毀滅。

此外,利潤並不是從買賣交易中產生的,賤買貴賣不會產生利潤,利潤作為剩餘價值不切確的表述,其實是由勞動者無償勞動而生產出來。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真正的含義是:剝削力度的最大化,關於這點我們以後有機會可以再談。

西方經濟學的自由主義

自由放任、自由競爭是西方經濟學非常崇尚的信條,但是我們要知道,經濟學的自由主義者所主張的並不是人的自由,而是資本的自由,是商品流通和貨幣交換的自由——他們始終沒有明白這點。

資本主義的自由把勞動者禁閉在辦公的格子裡,讓產品獲得了自由,而人卻受到了奴役。

資本的自由表現為競爭,而這種競爭又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私有制把每一個人隔離在他自己粗陋的孤立狀態中,所以土地佔有者敵視土地佔有者,資本家敵視資本家,工人敵視工人。而自由競爭無非是宣佈把這種敵視和戰爭公開化

,宣佈在掠奪財富的時候,人人都有權參與作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

競爭與壟斷不是絕對對立的,在自由競爭中,很快經濟學的自由主義者就會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了壟斷主義的積極捍衛者。因為,每一個競爭者都會力圖獲得壟斷的地位,都以獲得壟斷利潤為目的。而原來的壟斷者又變成了自由主義的信徒,壟斷擋不住競爭的洪流;而且,它本身還會引起競爭,正如禁止輸入或高額關稅直接引起走私一樣。競爭已經以壟斷即所有權的壟斷為前提。

這種分裂的矛盾實際上是這樣的,當一個資產者因壟斷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時,他就站在大多數群體的立場,極度熱烈的鼓吹自由競爭;當他在競爭中日益聚斂財富,形成自己的壟斷勢力之後,他就脫離支持自由競爭的群體,變成維護壟斷的個體。自由主義者表現出不可思議的自我矛盾,自由競爭既以取得壟斷為目的,又以排除壟斷為要求。自由主義實際上是建立在利己主義之上的理論,在市場上佔有最大進出口份額的國家必定主張自由貿易,而弱勢的國家則主張保護關稅。

因此,真正的自由放任是不存在的,貿易保護主義不一定卑劣,而貿易自由也不一定高尚,一切皆是出於經濟利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