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編輯,絕不只是兩個孩子誕生這麼簡單,看看腫瘤就知道!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學者公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的基因經過人為修飾,據稱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目前該事件已引發醫學倫理方面的廣泛熱議。

關於編輯,絕不只是兩個孩子誕生這麼簡單,看看腫瘤就知道!

對於這條消息,我沒有感覺是生物科技進步了,而是感到了恐怖,在沒有見到任何在有關動物試驗報道的基礎上,卻直接誕生了兩個活生生的人,接下來怎麼辦?怎麼收場?一旦“試驗”失敗了怎麼辦?一旦產生了人類難以把控的基因變異的後果怎麼辦?他(她)們是合法公民,他(她)們有婚育的權利,他們的基因有遺傳下去的“權力”,“雜合”會對下一代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進入社會,會對自然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些後果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11月26日,有媒體就“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進行報道。我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關於編輯,絕不只是兩個孩子誕生這麼簡單,看看腫瘤就知道!

由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帶領團隊完成的“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項目引爭議。新京報記者獲悉,去年3月,賀建奎通過北京艾滋病公益組織“白樺林”發佈該項目臨床試驗志願者招募信息,曾以為是南方科技大學的研究項目。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我不搞生物工程,也不是搞遺傳學專業,對此算不上內行,但我知道人類對於自身的認識還差的很遠很遠,人類基因組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如果把我們對自身的認識範圍比作地球的話,那人類的基因組就好比浩瀚的宇宙。

就以癌症的產生和演化為例,人體的一個細胞發生了小小的基因學變化,就可能導致整個人體的崩潰。這個“不起眼”的基因改變就能使細胞發生本質的改變,從而具備了無限增殖的能力。而且細胞的癌變,還會伴隨著更加複雜的生物學行為,比如誘導新生血管形成,使自己內部能夠產生血管,使自己獲得長久的血液供應;還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質,導致人體電解質紊亂、內分泌失調;能夠進入血液轉移到全身各處並再次定植;在給予了化療、靶向藥物等強大的殺傷治療後還會發生適應性變化,產生耐藥等等,這些變化都能是一個小小的基因改變的結果,而我們對這些的認識都不具備,還遠遠不能解釋,所以也就攻克不了癌症。

該研究引發的爭論焦點之一在於,臨床試驗是否符合倫理,臨床試驗受試者又是否知情?記者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檢索發現了該研究臨床試驗的註冊信息表。信息表顯示,研究課題的正式名稱為《基因編輯人類胚胎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研究對象是艾滋病毒血清陽性的中國已婚夫婦,樣本量為20,通過HIV公益組織派發問卷調查的方式招募,經面談和體檢後,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入組。

記者獲悉,志願者招募通過北京艾滋病公益組織“白樺林”進行。“白樺林”負責人白樺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7年3月前後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主動聯繫自己,介紹自己的研究項目,並表示希望通過“白樺林”招募臨床試驗志願者。

白樺說,自己始終認為該項目是南方科技大學的一項科學研究,部分出於對賀建奎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身份的認同,答應了他在病友群轉發招募信息的請求。招募開始前,白樺對該項試驗能否通過倫理審查存有疑慮,並就此詢問賀建奎,“他說這個沒有問題,肯定能夠通過。”

關於編輯,絕不只是兩個孩子誕生這麼簡單,看看腫瘤就知道!

但是,南方科技大學今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

白樺說,該項目對臨床試驗志願者要求嚴格,必須是艾滋病單陽家庭且“男陽女陰”,即男方艾滋病毒血清呈陽性、女方呈陰性,而且患者家屬必須知曉另一方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此外,還有年齡、身體健康等限制。在白樺的印象中,招募試驗者信息發佈後,不少家庭很感興趣,最終共有200多對夫婦報名,經過年齡等條件的初篩,有50多對夫婦符合要求,白樺將信息提供給賀建奎研究團隊。

普通癌症只是在各種慢性損傷過程中發生的基因改變,本質上只是某“個”細胞發生了基因的變化,這個細胞通過大量增殖使得人體最後的消亡,其它的正常細胞其實也都還是正常細胞,也不會發生遺傳學的改變。

但也有一部分家族性癌症患者,這些患者的家族在正常細胞裡都攜帶了某種缺陷,從而導致了易患某種癌症,比如:遺傳性乳癌,其中大部分患者被證實是攜帶了BRCA1/2基因,這些人群在平時和正常人無任何不同,但體內卻隱藏著這種致命的癌基因,而且可以通過遺傳的方式傳給下一代。

這些遺傳性癌症基因的攜帶者,是無法糾正過來的,與生俱來的細胞中就有這種缺陷基因,是不能被人工切除掉的。

生物體的基因改變其實是長久以來生物進化的結果,生物體自然會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增減自己的基因“編程”,這是也是生物體與生俱來的“本能”,是適應自然和環境的結果,這也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精髓所在,適者生存。

而經過人工修飾和編輯的基因,就有了太多太多的不確定性,人工剪輯技術並不是很難,但剪輯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遠期後果呢?只有天知道。

此後的流程,“白樺林”並不知曉,也再無參與。至於志願者需簽署的知情同意書內容,白樺表示並不知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