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成貿易戰避險資產,山寨幣暴漲都是騙炮?

據知名諮詢機構德勤發佈的最新報告,2016年在著名開發平臺GitHub上推出的超過2.6萬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項目中,目前已經有超過92%的項目長期處於不活躍狀態,瀕臨死亡。

(GitHub是一個為區塊鏈項目提供代碼的開發平臺。)換言之已經有超過九成的區塊鏈項目宣告“失敗”。

但是,與此同時,區塊鏈應用正在更快的落地。不僅是初創企業在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上做出嘗試,互聯網巨頭其實也開始著手區塊鏈技術的商業化應用。資料顯示,今年以來百度方面在區塊鏈場景應用上就動作連連。在7月18日更是推出了區塊鏈產品“圖騰”,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圖騰”構建了一個全鏈路版權服務平臺,這樣的技術能讓每張圖片都能找到源頭,被侵權時,侵權行為也能被區塊鏈記錄。

而就在7月底,據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官網信息顯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已經申請infcoin、波幣、Qbanking、LinkBanking、波動星球、波動星等商標。業界普遍認為騰訊或將推出類似的遊戲平臺,嘗試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隨著巨頭們通過“實錘”的方式入局,區塊鏈技術也將迎來“低調中的前行”

正如上週所預測的一樣,BTC目前已經完成了回踩日線級別的布林帶中軌的預期,在連續兩天的放下下跌之後,成功於週四形成了布林帶中軌上方的長下影線並有小幅上漲。

除了巨頭的動作,最近細心觀察的同學們應該發現了,當前的幣圈,幣價不漲,但是沙龍會議越來越多,平臺越來越多。大多數人都知道,在我國一旦提及開會,一般來說就意味著某些可能已成定局的事情將要一拖再拖了,形勢好的時候開會是為了商業互吹,形勢不好的時候是為了互相甩鍋,總之在大多數情況下開會大概是個事倍功半的措施。

故此從短期來看,幣圈不溫不火的形勢大概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數字貨幣就要就此涼下去了。或許有許多人並不知道,開會並非像我們想象的一樣一無是處,老祖宗的智慧並非僅僅一個拖字訣就可以囊括了的。

如果僅僅是開討論會次數的增多或許是幣圈開始逐漸頹廢的表現,但是搭配上平臺數量的增加我更願意將其理解為一種蓄勢行為,現在更應該是一種積蓄潛力的時間段,利用各種會議和平臺來積累潛在能量,之後再行啟動,屆時可以將長期積累下來的關注者們直接轉化成參與者,其實這麼多的會議和平臺積累下來的旁觀者都在等一個入局的機會而已,所謂引而不發,不外如是。

此外,從長期來看,開會數量的增加表示幣圈的體制正在形成,也正在逐步適應傳統圈子的風格,總體來說還是一種趨向成熟的標誌的。

外部來看,世界經濟整體環境依舊不樂觀,貿易戰風氣正在逐漸蔓延,無論中美可能都對這次貿易戰產生了後悔情緒,無論是出於削弱對手的還是減少自身損失的考慮,雙方都在積極拉攏盟友,力求貿易戰範圍不再擴大,但是死磕之勢越發明顯,很顯然這次長期相持的局面是肯定不會輕易結束的。所謂和則兩利,分則兩害僅僅存在於百姓層面,一旦上升到政治層面,永遠只有零和博弈,此消彼長,這件事情終歸是要愈演愈烈的。故此,在未來,全球經濟市場中的避險情緒一定會繼續上升的,BTC所謂新型避險資產的性質一定會再次受到考驗,隨之而來的熱度上升也僅僅是時間問題了

比特幣成貿易戰避險資產,山寨幣暴漲都是騙炮?

簡而言之,我認為比特幣短期內可能依舊不溫不火,但是長期看漲觀點是不會變的。至於其他幣種,現在市場明顯是進入了大浪淘沙,去蕪存菁的階段,各位投資所謂價值幣的同學們,且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於買了山寨幣等待博取十倍百倍利益的朋友們,在此送你們一句自求多福,聽天由命便是。

技術面:

BTC:

比特幣成貿易戰避險資產,山寨幣暴漲都是騙炮?

比特幣完成了回踩日線級別布林帶中軌的動作後,只要今日可以出現長下影線的表現並且站在布林帶中軌上方,那麼應該就說明短期內比較安全,喜歡短期操作的朋友們可以考慮入場等待上漲,不過如果未來兩天內沒有出現放量上漲的跡象,那麼大家就做好一個虧手續費出場的準備吧,畢竟高位蓄勢不是一個值得賭的事情。

其他幣種:

其他幣種我覺得不需要多說,現在的整體形勢註定了不會出現某些幣種穩定上漲的局面,大部分的爆漲應該都是騙炮行為,沒必要為了這麼不確定的事情賭籌碼。一切等待整體經濟形勢穩定或者大利好出現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