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青年結婚難,但為何“倒插門”現象卻少了?讓我們瞭解一下

以前的時候,農村的獨女家庭都希望找一個女婿上門,俗話說的"倒插門"也就是這個意思。女方家庭希望對方能夠幫著自家種地幹活,給老人養老。而最近十多年,農村這種現象很少了,難道是獨女家庭少了嗎?當然不是,哪又是為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指望不上!"具體說是因為下面這幾點原因。

農村青年結婚難,但為何“倒插門”現象卻少了?讓我們瞭解一下

第一、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允許做上門女婿的男孩很少,而且現在的家庭嬌生慣養,從小就不怎麼幹活,哪像從前兄弟多的家庭,個個都能幹活吃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養成了"闊少爺"的習性,這個習慣恐怕到了老丈人家也是改不了的,幹活就指望不上了,更不懂得去體貼他人,不要沒有招來好女婿,反而招來一個需要供奉著的“大爺”,這可不划算呢。

農村青年結婚難,但為何“倒插門”現象卻少了?讓我們瞭解一下

第二、現在年輕人基本都會到外地打工,上門女婿當然也不另外,每年出門的時間都很長,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顧不上,更別說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丈人了,這讓很多純女戶家庭打消了招上門女婿的念頭。

第三、從前幹農活少不了一個男人,老年人根本幹不了。而現在好多農民都把土地交給了專業的合作社經營,這樣農戶家庭也就不需要幹很多活了,所以找個上門的男人充當年輕勞動力也就不是很必要了。

第四、把女兒嫁出去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彩禮收入,這個錢可以用來養老,而找一個上門女婿還不一定能指望他養老呢,兩相對比,還是把女嫁出去划算。

農村青年結婚難,但為何“倒插門”現象卻少了?讓我們瞭解一下

第五、父母都看清楚現在形勢了,因為老齡化的問題,下一輩的年輕人有時候一對夫妻需要照顧四個老人,至於招不招上門女婿,其實都沒有很多差別,當自己的生活已經不能自理的時候,他們不會不管。

第六、可以說,現在的獨女戶當年就是國家關於生育政策的堅定擁護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著對國家政策的支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所以國家對他們的表現也是有適當補貼的,在生活上都進行了很多的照顧,國家就是他們最堅強的依靠。在他們心裡,國家肯定會在養老問題上找到符合實際的辦法,就算沒有上門女婿,晚年的生活同樣也會幸福,有了這樣的盼頭,他們也就不再希望有一個上門女婿了。

農村青年結婚難,但為何“倒插門”現象卻少了?讓我們瞭解一下

對於現在"倒插門"越來越少的現象,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