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高端奶粉市場,雅士利的翻身仗打得如何?


進軍高端奶粉市場,雅士利的翻身仗打得如何?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6年前,蒙牛(02319-HK)與雅士利(01230-HK)聯姻,蒙牛成功控股雅士利。雙方聯姻可帶來雙贏,一方面,蒙牛可補齊在奶粉業態的短板;另一方面,雅士利大股東也能功成身退,不再為食品安全、真假洋奶粉等煩惱傷神。

然而,在蒙牛的關照下,雅士利卻沒能讓蒙牛放心,業績連續下滑了6年,2016年產生了虧損,一度成為蒙牛乳業的“拖油瓶”,直到2018年上半年業績才有所復甦。

為了扭轉乾坤,雅士利這些年也很拼,試圖以高端奶粉為切入點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增強造血能力,進軍高端嬰幼兒產品

1月16日,雅士利發佈公告,指由於業務調整,全資附屬公司新歐將代替同為公司全資附屬的多美滋中國,成為荷蘭乳製品企業達能ELN承接進行開發及生產的嬰幼兒配方產品的買方。而早於去年10月,多美滋中國已跟達能ELN達成此項協議。

配方奶粉是為了滿足嬰兒的營養需要,在普通奶粉的基礎上加以調配的奶製品,以達到接近母乳的效果。與普通奶粉相比,奶粉在配方中去除了部分酪蛋白,增加了乳清蛋白。雅士利本次嬰兒配方產品的開發成本預計為71.34萬歐元,摺合人民幣也不過500萬元,一般來說配方奶粉的開發並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不需投入大資金進行研發。邀請外國奶企開發配方奶粉,雅士利的目的無非就是不斷豐富品牌矩陣,完善產品結構,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從而擴大市場佔有率。

2014年,我國奶粉行業整體的增長速度放緩,線上銷售渠道如火如荼。尤其是嬰幼兒奶粉方面,伊利(600887-CN)、光明乳業(600597-CN)等多家有強勁實力的乳企的競爭擠壓,雅士利的雅士利及施恩嬰幼兒配方奶粉就在這一年銷售收入均出現超過30%幅度下滑,也造成公司業績走下滑坡路。

扭轉頹勢,改革是必走之路。雅士利選擇了推進品牌升級重塑,藉助蒙牛、中糧集團的支持,在嬰幼兒配方奶粉方面走高端路線。先後推出丹麥原裝進口“寶貝與我”系列、“朵拉小羊”以及“瑞哺恩”等高端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並推動母嬰及電商渠道的銷售模式轉型,探索母嬰連鎖店合作、開通高端產品直供模式,並通過京東、蘇寧等電商發力銷售渠道。

進軍高端奶粉市場,雅士利的翻身仗打得如何?

通過幾年時間的產品結構整合,雅士利提升了一些高端稀缺、小眾細分市場的產品。 2017年,雅士利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板塊終於扭轉跌勢,收益同比小幅增長4.7%。 2018年上半年,奶粉產品收入重回快速增長勢頭,增幅近4成,收入達11.44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高端嬰幼兒奶粉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銷售佔比從2017年上半年的22.5%,提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42.3%,一年時間增加近20個百分點。

由此看來,雅士利在高端市場的佈局方面頗有成就,這也是2018年上半年成功扭虧的關鍵,終於沒成為蒙牛的拖累。

輕裝上陣:剝離毛利低的代工生產業務

2011年,雅士利耗資11億元在新西蘭打造奶源生產基地,主要從事乳品生產銷售。但2015年該工廠竣工投產以來產能利用率較低,停工停產現象較為嚴重。公開資料顯示,新西蘭乳業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分別虧損2000萬新西蘭元(0.94億元)、虧損87.7萬新西蘭元(0.04億元)及盈利349萬元。

由於雅士利奶粉賣的並不好,造成新西蘭乳業工廠閒置,產能利用率較低。蒙牛收購雅士利後,雅士利當時正好趕上達能因為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和恆天然鬧掰後,斷絕了從恆天然引進新西蘭奶源的後路,進而雅士利成為了達能的奶粉代工廠,供應奶粉基粉,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工廠限制造成的高成本。

雅士利毛利與其營收一樣連年下滑,毛利率也深受影響。 2018年上半年,雅士利毛利率略有收窄,收窄2.9個百分點至43.4%,下降原因在於毛利率較低的基粉銷售佔比有所上升,高端化未能完全抵銷代工毛利率較低的代工生產業務。雖然為達能提供代工服務,但是重金投入的新西蘭工廠未能給公司帶來多大驚喜,出於優化現有產能的考慮,雅士利在2018年下半年“瘦身”自救,14.9億元向達能出售了新西蘭乳業49%股權。

進軍高端奶粉市場,雅士利的翻身仗打得如何?

剝離了毛利較低的新西蘭代工生產業務,對雅士利來說是改善產品組合及供應鏈運營效率的機會,這樣才能抵消營銷開支較高的影響。雅士利在半年報中也指出,將擴大有機產品份額,升級高端產品的賣點。目前雅士利已經培育出了“有機”、“羊奶粉”和“OPO”等細分市場的產品,並嘗試下沉到三四線城市。

有機奶粉的未來

高端奶粉是中國乳業進入同質化之後的產物,因為消費的升級,以及大健康、食品安全等紅利的疊加,高端奶粉將是未來乳企盈利的新增長點。

而高端有機奶粉備受市場青睞,但是數據顯示,2015年德國有機奶粉的滲透率高達40%,澳大利亞和瑞士分別為22%和19%,而中國僅2%,還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

目前,雅士利擁有“Arla寶貝與我”和“瑞哺恩”兩大有機奶粉品牌,其中“Arla寶貝與我”屬超高端市場定位,是有機奶供應商丹麥Arla乳品公司旗下超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雖然雅士利國際方面並未披露這兩款品牌的具體銷售情況,但從渠道反饋來看,2018年上半年,雅士利有機奶粉表現還算不錯。財報顯示雅士利2018年上半年營收為15.04億元,同比增長55.6%,毛利潤增長45.9%,實現雙增長,其中“瑞哺恩”與“Arla寶貝與我”兩個戰略合作品牌)功不可沒。

進軍高端奶粉市場,雅士利的翻身仗打得如何?

但雅士利在國內有機奶粉市場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有機奶粉行業的老大,雅培菁摯自2014年在華上市以來,就穩居有機奶粉行業第一。由於雅培菁摯在銷售上獲得巨大成功,從而引爆了有機奶粉這個細分領域,如今,澳優(01717-HK)、雀巢、惠氏等國內外大型奶粉企業已經陸續推出有機奶粉品牌。

母嬰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有機奶粉權勢榜TOP10》顯示,在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組織力、購買力5個維度綜合評分上,“Arla寶貝與我”品牌僅排名第五,可見競爭環境之激烈。

進軍高端奶粉市場,雅士利的翻身仗打得如何?

總結:出售新西蘭乳業公司後,雅士利可盤活資產,優化產能,將更多的精力發力高端有機奶粉領域。 2018年上半年大幅攀升的營收就是此次改革成果的一個縮影,未來要在高端有機奶粉市場佔得一席之地,雅士利需在生產基地的研發、供應和生產等多個環節加大馬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