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第一,真笑煞人(古今笑事)

臨潼有個姓夏的人,名叫器通。此人生性愚笨,卻一直在讀書,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夏生應考時,碰巧抄了一篇別人的舊文章,取得了生員資格,進了縣學。後來他參加歲試,自料必定考最差一等。他在街上遇到一算命先生,就佔了一卦,得到的卜上寫道:“聽之無聲,視之無形,唯子筮之,必得其名。”算命先生看了,揚起手來祝賀說:“你的文章一定會得頭名!”夏生聽了很高興,便在眾人面前自誇,說自己將在考試中奪魁。眾考生說:“就算考官瞎了兩眼,用鼻子聞聞,也能知道你的文章是香是臭。你拿個末等頭名或許有希望吧!”夏生聽了這話,大感慚愧。

當時,學使某公奉命往西安督學,臨行時,向京城裡某尚書辭行。這位尚書是西安人,學使估計他也許會囑託照顧西安考生,便竭力請尚書“指教”。談話時,恰好尚書要放屁,便稍稍從座位上欠起身,學使以為這是有所示意,急忙詢問。尚書想解釋說自己是要放屁,但又覺得不雅,只好用了個委婉的說法說道:“沒什麼,只是‘下氣通’而已。”

學使卻誤認為老師囑託照顧的人名叫“夏器通”,便連忙答應,並牢牢記住。後來,該學使在西安主考,果然有位考生姓夏,名器通。考試結束後,學使仔細看了夏生的答卷,卻是文理不通,謬誤百出,令人捧腹大笑。可是,學使以為夏器通是自己的老師鄭重囑託照顧的人,迫不得已,只好強加評定,取為第一。

考試成績公佈後,眾考生輿論大譁。但隨後又想,此次主考的學使本是有名的翰林學士,審閱文章必然有很高的鑑賞能力,而夏生又是一位貧寒之士,絕對沒有官場上的門路可通。可是他平時作文水平很差,卻能高居優等之首,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學使任滿後加京,把夏器通的事告訴尚書,尚書聽了,一時莫名其妙,低頭尋思良久,忽然大笑起來說:“你誤會了,那天我偶然放了個屁,所以說‘下所通’,哪裡是讓你關照 什麼人!”

學使這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來。

這樣的第一,真笑煞人(古今笑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