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或還將持續大跌,加拿大油商或虧本,加拿大或面臨經濟“災難”

能源一直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線,特別是過去數十年間,全球經濟許多喋喋不休的爭吵幾乎都與石油有關。

油價或還將持續大跌,加拿大油商或虧本,加拿大或面臨經濟“災難”

僅以2018年為例,先是美國於年初宣佈成為能源輸出國後,此後美元於2018年11月對伊朗原油開啟了前所未有的金融限制,油價也上演了種種過山車模式。為了維持油價,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在2018年12月達成了原油減產協議。

對於石油多頭來講,2018年幾乎經歷了先喜後悲。比如,2018年1月至10月期間,標準普爾高盛商品指數(GSCI)的現貨能源指數上漲25%。但該指數到2018年底下跌了21%。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油價的急劇下跌。RT日前報道稱,全球一些石油企業資產下降了40%。

油價或還將持續大跌,加拿大油商或虧本,加拿大或面臨經濟“災難”

而2019年,儘管在一定時間油價或有所反彈,但這一能源價格或還將陷入持續下跌的陰霾中。摩根大通警告稱,如果OPEC減產協議計劃失敗,全球油價大跌行情或將繼續。BWC中文網能源貨幣專家認為,這對於高度依賴能源出口,又缺乏能源主動權的國家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甚至可能是面臨經濟“災難”。加拿大正是這樣較為典型的市場。

首先,從原油儲備上來看,加拿大擁有全球第三的原油儲備量。加拿大已探明的原油儲量達到272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473億噸)和沙特阿拉伯(366億噸)。然而值得玩味的是,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無數個石油國紛紛因為石油出口創收,而“富得流油”,可加拿大卻並沒有因為石油而產生大量的財富效應。反而是加國要通過吸引外國人投資房產等方法發展本國經濟,這在全球石油國來講,幾乎是罕見的。

油價或還將持續大跌,加拿大油商或虧本,加拿大或面臨經濟“災難”

圖片來源Economy Watch

那麼為什麼加拿大石油經濟並沒有真正崛起過呢?我們注意到,根本原因在於加國不具備石油經濟的主動權,相反的是,掌握加拿大石油走勢的往往是來自於美國的買家。過去數年,加拿大90%以上的原油出口份額都流向了美國。而美國商家一般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採購加拿大原油,對此,加拿大原油供應商還樂此不疲。

我們知道,國際原油基準的布倫特原油價格經常高於美國WTI原油約8-10美元每桶,但驚人的是,加拿大西部的WCS原油價格還會以相對WTI原油近5折的價格出售給美國買家。據悉,在美國WTI原油價格50美元的時候,加拿大西部的WCS原油價格同期的價格是每桶26美元,相當於近一倍的貼水。之後,美國煉油商再以約3倍的價格反銷給加拿大市場。

油價或還將持續大跌,加拿大油商或虧本,加拿大或面臨經濟“災難”

顯然,加拿大石油企業完全不具備本國石油的定價權,加拿大的實際利潤除比美國原油企業實際利潤低之外,更是遠低於中東等地的傳統石油國。這其中有來自於石油美元對加拿大石油的桎梏,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加拿大基於區位等種種原因,無法擺脫對美國經濟的依存度,我們曾分析認為,這是近乎於一種“病態”的加拿大經濟模式。

相當於加拿大用“白菜價”將本國石油賣給了美國,加拿大將一手好的能源牌幾乎拱手讓出。以2018年10月經貿額為例,加拿大在當月貿易逆差增加,明顯大於預期。加拿大國家金融銀行分析師喬斯林·帕奎特對此表示,受能源拖累的因素非常大,佔據比例約為10.2%。這幾乎成為加拿大經濟多年以來的一大桎梏。值得一提的是,據貨運追蹤和情報公司Kpler數據顯示,中國買家在2018年9月份採購了158萬桶加拿大原油,不過,能源貨幣專家稱,在華為一事之後,中國買家或極大降低了對加拿大原油的好感度。

油價或還將持續大跌,加拿大油商或虧本,加拿大或面臨經濟“災難”

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RT近日報道,加拿大正在生產超出其能力範圍內的原油。比如,加拿大國家能源局最新報告顯示,加拿大西部的原油產量比目前的管道產能多36.5萬桶。這意味著,接下去在國際油價不確定和風險加劇的情況下,加拿大石油或將以虧本的價格被美國商家買走。顯然,面對超高的原油儲備和加拿大內需的不足,以及喪失的石油話語權,高度依附美國經濟的加拿大“病態”經濟模式或不可持續,甚至或將面臨經濟“災難”。(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