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新年已跨,春節將至,各大電視臺又開始為主持人名單“啃手指”。
掃一眼各家在跨年時的主力陣容,便大可窺見他們“小春晚”的排兵佈陣。湖南衛視跨年何炅、汪涵,浙江衛視跨年華少、伊一,江蘇衛視李好、李響,北京衛視春妮、慄坤。
翻來覆去就是那些人。與明星更新換代長流水不同,主持界的“二八效應”明顯。
優質的節目主持人處於稀缺狀態,20%資歷深、作品多的“當家主播”受到廣泛歡迎和普遍認可,並讓受眾形成了習慣性的口碑青睞。而剩下80%的主持人能力有限、壓力較大,發展空間縮小。
為了應對危機,填補斷層現象,湖南衛視在2018年錄了選拔主持新人的《嘿!好樣的》。節目的優勝選手李浩菲、馬思超、劉承林、侯朋巖,在今年的跨年晚會上組成了“湖南衛視主持新生”。但所起到作用甚至不如沈夢辰等“天天四小花”抽獎,新人選拔已不能“救亡圖存”。
一面是,何炅汪涵撒貝寧這三個一線主持神獸,既坐鎮自家節目又跨界遊走於各大網綜。另一面是,主持新人全面覆滅,既沒有可供試水的節目也沒有接外活的資源
。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大主持人的活多得接不完,小主持人沒有節目只能轉行再就業。在央視,敬一丹被返聘主持了《謝謝了我的家》,倪萍歸來主持了公益節目《等著我》;在地方,憑著2005年《閃亮新主播》出道的吳昕和海濤,在何炅和汪涵映襯下,仍然像“代班”主持,十幾年如一日保持著“新主播”的氣質。
說好聽點,是懷舊。說真話,其實是從央視到地方臺都面臨主持人斷層現象。不是老人霸著位置不退啊,完全是新人真的扶不上牆。
中生代的吳昕尚且不靠譜,老資歷的謝娜仍上不了大臺面,新人要是強捧,不就同沈夢辰、伊一這樣灰飛煙滅嗎?
當家的70一代
無獨有偶,當前解鎖了電視節目、真人秀和網綜的主持三巨頭何汪撒,都是70後。他們既不會讓你感覺到播音腔,又不會讓人覺得油膩江湖氣。關鍵是一人多用,無論是臺裡地位和商業價值都無可挑剔。
在何汪撒之前,中國電視主持人經歷了明顯的“美聲時代”和“美色時代”。
美聲時代的主持人選取標準是字正腔圓,契合80年代向上蓬勃的正直風貌。從這點上說,趙忠祥、宋世雄、虹雲等走上主持人舞臺,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說80年代以聲音論英雄,那麼整個90年代則以顏值比成敗,妥妥地“美色時代”。興盛一時的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大賽,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賽先後舉辦了四屆,依次為“如意杯”(1988年)、“金士明杯”(1995年)、“榮事達杯”(2000年)、“廈新杯”(2003年)。
然而,從大賽脫穎而出的更多俊男靚女,與其說在從事主持工作,不如說充當了另一形式的演員或報幕員。一場節目下來,很難聽到主持人自己的聲音,被餘秋雨稱為“沒有靈魂的傀儡式的主持人”。
2000年,撒貝寧在“榮事達杯”奪冠,標誌著屬於70後主持人的“才氣時代”的到來。
從《新聞調查》王志、《今日說法》撒貝寧、《高端訪問》水均益、白巖松《新聞會客廳》,到《開心辭典》王小丫、《幸運52》李詠和《天天飲食》劉儀偉等,湧現了一大批優秀主持人。
事實上,優秀主持人不是靠“比”出來的,而是靠“用”出來的。“才氣時代”正值電視節目的黃金期,新節目層出不窮,領導開明敢於使用新人,而新人也各憑本事闖出一席地位。
目前活躍在熒幕前的各家主持臺柱,基本都是“才氣時代”的產物。無論是以節目帶主持人,還是以主持人帶節目,都是一種相互成全。就大眾認知度而言,
一個成功的主持人一出口,一定要讓人不假思索的聯想起一個節目的名字,才算成功
。比如撒貝寧的《今日說法》、何炅的《快樂大本營》、汪涵的《天天向上》。
而他們三人身上最“靈光”的地方,是比同行更早地認識到了主持人身份的“不自由”。
撒貝寧在主持行業是不可多得的多面手,在不同類型的節目中游刃有餘。主持法制節目時睿智冷靜、鞭辟入裡;主持娛樂節目時幽默、輕鬆;主持晚會時隨機應變、伶牙俐齒。
但這種機變,是以犧牲自由為代價的。張紹剛總結為“小撒也會裝,有時他要裝正確、裝宏大敘事、裝對所有人表現出人文關懷等等,但他能在裝和讓人舒服之間找到合適的表達”。
汪涵更在《嘿!好樣的》裡直言不諱“
主持人不要以為是靠說話吃飯的,我們是靠聽話吃飯的
。不要過分地迷戀觀眾給你的掌聲,掌聲讓你誤認為缺點似乎也變成了可以聽到掌聲的一部分。”
才氣時代的主持人,普遍的情商高,尤擅救場。汪涵何炅救過的場,可以繞馬欄山一百圈。撒貝寧說:“不是刻意要擋掉。而是我不能讓別人尷尬。我天生就是個打圓場的人”。
擅長圓場聽起來老成,可“才氣時代”的主持人似乎生來就會。他們很難忽略周邊的每一個人,他本人要成為群體中的角色,同時也不允許任何人遭遇放逐。正如跨年演唱會一路提點謝娜幫她遮掩的何炅,有著那個年代獨有的大局觀。
垮掉的80一代
相較於70一代的天賦與救場,80一代主持人似乎本能地垮掉了。
他們忘掉了主持人“不自由”的詛咒,肆無忌憚的揮灑不該有的自信,強烈地釋放與節目格格不入的氣場。
如果說何炅、汪涵、撒貝寧最厲害的地方,是在主持裡把自己“藏起來”,吳昕、沈夢辰、伊一最失敗的地方,是成了全方位的“露馬腳”。
湖南衛視習慣“以老帶新”,2005年,以閃亮新主播大賽冠亞軍身份進入主持行業的杜海濤和吳昕,進入《快樂大本營》與謝娜、何炅同臺。
但十幾年過去,這場“以老帶新”,變成了“家長拖大齡兒童”,畢業似乎遙遙無期。
剛加入“快樂家族”時,吳昕似乎與《快樂大本營》格格不入,主持時不夠放鬆,模仿時羞於表演。如今再看,她似乎放棄了融入的努力,能夠毫無羞恥心的遊離在一整期節目之外。
今年的跨年時刻,沒有臺本可唸的她,依舊置身事外,垂著脖子,從背後一望好像無頭屍。團隊裡,杜海濤一直作為被調侃的對象,艱難生存。這些年主持功力沒長進,自嘲和黑料倒是一大堆。可見這不是甘當綠葉的問題,是真的開不出花來。
2010年,湖南衛視主持人馬可、李好、彭宇、李響接連轉投江蘇衛視,暴露了湖南衛視主持人培養的漏洞。該捧的不給空間,趕客的一個勁兒上節目,如今青黃不接試問誰之過?
就算是央視,似乎也沒有找到董卿之後的女招牌。照理說,李思思參加央視三套《挑戰主持人》時是八期擂主,央視主持人大賽也是個季軍。可現在春晚都連續主持好幾界了,還是沒有得到硬糖君爹媽的首肯,“這個女娃太年輕了,鎮不住堂子”。
互聯網時代席捲,專業電視主持人的地位被逐步邊緣化。這意味著本就缺乏鍛鍊機會的主持新人,成長的空間進一步被壓縮。指望側幕主持人伊一,在長期的報幕工作裡變成董卿、楊瀾、敬一丹,似乎太魔幻了。
而在一些真人秀中,如《極限挑戰》《奔跑吧,兄弟》等。主持人在節目中不出畫面,只需播讀遊戲規則,好給嘉賓最大的發揮空間。伊一讓大家最熟悉的話,是“演員一秒入戲,隨光看清心動演技”。
跨界主持人的出現,則進一步壓迫“先天不足,後天畸形”的80一代。因為他們自帶輕微的失控感,反而擺脫了專業主持人的束縛,形成獨特的主持風格。《最強大腦》中的蔣昌建與《國家寶藏》中的張國立,莫不如此。
未知的90一代
所謂的80一代主持人,也並非完全垮掉。《好聲音》的華少、《一站到底》的李好、《開門大吉》的尼格買提無疑是例外。然而他們並不能解鎖所有節目類型,各大網綜仍然更傾向在何汪撒裡挑人。
他們試水網綜,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何炅主持了《你正常嗎》《奇葩說》《拜託了冰箱》,汪涵主持了《我們來了》《火星情報局》《野生廚房》,撒貝寧主持了《明星大偵探》《放學別走》。
雖然對網綜試水效果還不錯,但汪涵表示電視這塊陣地他也不會放棄,會一直堅守。他形容自己是兩隻腳分別踩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條船,主持人作為掌舵者要知道兩隻腳該怎麼操作。無論是對於船,還是對於船上的人,均衡發展都是最好的結果。
有人認為傳統節目主持人在新媒體的強烈攻勢下集體淪陷,其實何汪撒三人的遊刃有餘恰好證明其巨大市場空洞。出於商業因素的考量,大體量網綜不會讓主持新人試水,這才變成電視網絡處處何汪撒的“霸主”現象。
90一代的主持人裡,央視慣常地讓他們錄一些冷門時段的新聞。讓人關注的不是業務能力,反而是顏值。有讓大家“早起看新聞”的李澤鵬,還有“神似劉亦菲”的王音棋。好在新聞一板一眼,鬧笑話的可能性倒不大。綜藝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就高了不少,代班謝娜的李浩菲就沒少被罵。
白巖松在《渴望年老》中提道:“
每天看著20多歲的俊男靚女,在電視屏幕上預報經濟前景,縱論國家大事,我就體會著在大街上遇到賣假藥的心情
”。硬糖君也疑惑,為何現在大臺的新聞主播都一水換上了整容臉?硬糖君對整容沒意見,只是看到整容臉大濃妝播報國家大事,也難免有些被“賣假藥的心情”。
新老斷層的中間,隔著一條閱歷的河流。而很多年輕的新人,其本身的閱歷還無法由量變引發質變。通過網劇、網大這些低成本模式,年輕演員越來越獲得了鍛鍊和成長的機會。那麼主持新人又該如何成長呢?
一方面,硬糖君也覺得如今綜藝節目投資大、主持人工作吃重,讓年輕人少了獨挑大樑的鍛鍊機會。但另一方面,明明被給了很多機會的某些人,也真是不爭氣啊——這讓誰還敢用新人?
閱讀更多 連嬌講汽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