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門:藍籌股是什麼 什麼樣的藍籌股有投資價值?

藍籌股是什麼意思,藍籌股有哪些股票,什麼樣的藍籌股有投資價值,如何選擇藍籌股?藍籌股是指穩定的現金股利政策對公司現金流管理有較高的要求,通常將那些經營業績較好,具有穩定且較高的現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股多指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下面中金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知識。

藍籌股有哪些股票:

藍籌股有很多,可以分為:一線藍籌股,二線藍籌股,績優藍籌股,大盤藍籌股;還有藍籌股基金。

一線藍籌股

一、二線,並沒有明確的界定,而且有些人認為的一線藍籌股,在另一些人眼中卻屬於二線。一般來講,公認的一線藍籌,是指業績穩定,流股盤和總股本較大,也就是權重較大的個股,這類股一般來講,價位不是太高,但群眾基礎好。這類股票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牽一髮而動全身,這類個股主要有:工商銀行、中國石化、貴州茅臺、民生銀行、萬科、深發展、五糧液、浦發銀行、保利地產、山東黃金、大秦鐵路等。

二線藍籌股

a股市場中一般所說的二線藍籌,是指在市值、行業地位上以及知名度上略遜於以上所指的一線藍籌公司,是相對於幾隻一線藍籌而言的。比如海螺水泥、煙臺萬華、三一重工、葛洲壩、廣匯股份、中聯重科、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美的電器、蘇寧電器、雲南白藥、張裕、中興通訊等等,其實這公司也是行業內部響噹噹的龍頭企業(如果單從行業內部來看,它又是各自行業的一線藍籌)。

績優藍籌股

績優藍籌股是從藍籌股中因對比而衍生出的詞,是以往業內已經公認業績優良、紅利優厚、保持穩定增長的公司股票,而“績優”是從業績表現排行的角度,優中選優的個股。

大盤藍籌股

藍籌股是指股本和市值較大的上市公司,但又不是所有大盤股都能夠被稱為藍籌股,因此要為藍籌股定一個確切的標準比較困難。從各國的經驗來看,那些市值較大、業績穩定、在行業內居於龍頭地位並能對所在證券市場起到相當大影響的公司——比如香港的長實、和黃;美國的IBM;英國的勞合社等,才能擔當“藍籌股”的美譽。市值大的就是藍籌。中國大盤藍籌也有一些,如: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

股票入门:蓝筹股是什么 什么样的蓝筹股有投资价值?

藍籌股的區分方法:

1)小盤股不是藍籌股

一般來講,小盤股不是藍籌股。因為小盤股往往會被少數部分投資者控制,即俗稱的“莊家”,而藍籌股由於流通盤、市值都很大,廣大普通投資者也能積極參與,這使得市場上很難有“莊家”能操控這類股票,因此具備高流通性、非莊股性。

2)藍籌股不是績優股

經過1996、1997年行情的投資者,最寒心的品種莫過於績優股。湖北興化倒下了,四川長虹的寶刀砍不動了,股價也隨之腰斬了。不過,績優股可不一定是藍籌股,績優,反映了歷史;藍籌不僅要回顧歷史:業績不能太差,中上水平(在下面的篩選中,限定為0.20元/股),更要展望未來。沒有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抬高股價就變成了在沙灘上建高樓,終有倒塌的一天。因此,成長不可忘。

3)大公司的股票就是藍籌股麼?

大型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藍籌股,藍籌股卻一定是大型公司的股票。 大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公司,但規模大卻是成為藍籌公司的必要條件。藍籌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受到大宗資本和主流資本的長期關注和青睞,以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公司市值等指標來衡量,企業規模是巨大的。

藍籌股不是資產重組股資產重組,公司業績大幅提升,這是一般規律。但此成長非彼成長。藍籌股的成長性,體現於公司優勢資源在優勢管理的基礎上產生的利潤增長。

一個公司經過資產重組,我們就不得不將之認同為一個新的經濟實體的誕生。它的成長性也就體現在新的實體建立後,而不是在新舊實體的轉化之間。

4)藍籌股不會是多元化經營的公司

多元化的公司,特別是大雜燴式的多元化,必然導致公司在每一領域都不能傾注全力,“全面發展等於全面平庸”。而藍籌股反映了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脈絡,體現了各行各業的基本特徵,因此必然具有較大的經營規模,並且在本行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在定價方面具有領頭導向作用。這樣的公司註定是一種專業化經營,而不會是多元化經營,至少不是橫向多元化經營。

什麼樣的藍籌股有投資價值?

選擇有價值的藍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緊扣國家未來宏觀經濟發展的主題,來年的主題是:“內需、奧運、環保”這三項,那麼與此三項緊密掛鉤的板塊不難聯想“金融、航空、百貨零售、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這些板快必定是未來發掘的潛力板快。

2、在板快中如何選擇潛力股。A、業績持續增長;B、價格低廉;關於價格低廉需要特別強調,股市中無論股票多有潛力,終究是要變現的,因此價格越低就越有價值,即後續上漲的空間也越大。但是我個人不建議大家碰ST類和業績為負數類股票。當然這兩類也不屬於藍籌範圍。

3、找準節奏。多數股民肯定不願意買工商銀行之類的股票,因為它漲的太慢,而且大家都有一種自信:我的收益要超過“**%”,這個數字具體是多少由大家自己填,但填下去時一定相信比工商銀行的收益率來的高。那麼如何超過金融股這樣基礎收益的股票呢?關鍵是要能夠預判熱點、抓住熱點。比如創業板要推出了,現在就可以相應的介入創投概念的股票;春節是酒類的消費高峰期,此時介入酒類股票等等都可以獲得不小的收益。

4、耐心問題。不要老想著高拋低吸之類的操作方式,我們不是專業人士,即使專業人士在這個問題上也常常出錯誤。經常大家賺了指數不賺錢就是因為想高拋低吸,結果常常是低拋高吸,或者不甘高價買回而錯過了大牛股,後來後悔莫及。選擇好了股票就耐心等待。等一個比較好的漲幅後拋出,比如30%的漲幅。這遠比只賺了3-5%就神經西西的賣出好。

其餘的就是心態問題了,建議平時多學習,多看新聞和報紙,自己多總結經驗,長期堅持就能在股市裡獲得不小的收益。

如何選擇藍籌股?

一般來講,人們認為“藍籌股”就是一流、最好的股票,其實也不盡然。美國證券交易所網站對藍籌股的定義是:所謂藍籌股是指那些以其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和超越經濟景氣好壞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可靠性而贏得全國聲譽的企業的股票。聽起來好繞口,但能從中發現幾個關鍵的字眼:知名的大公司、穩定的盈利記錄、紅利增長、管理素質和產品品質等。大致有個模糊的概念了吧,其實藍籌股本來就沒有惟一準確的定義,它存在於一些指數中,存在於證券分析師的報告中,也存在於一些消費者的心中。

大型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藍籌股,藍籌股卻一定是大型公司的股票。

就市值論,2004年2月道指30成份股公司總市值3萬多億美元,平均市值超過1千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芬蘭這類中等國家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就資產論,花旗集團、JP摩根、GE、GM等公司都高達幾千億美元,花旗集團竟達1萬多億美元;就營業收入論,道指30公司2002年的銷售收入約1.8萬億美元,超過同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25萬億美元。所以,說藍籌股公司富可敵國一點也不誇張。

國民經濟支柱行業裡的公司股票不一定是藍籌股,藍籌股卻一定不會誕生在邊緣行業裡。

對藍籌股的認識可不能僅僅侷限在“股”字上,它承載的是“產業與民生”甚至“國家的光榮與夢想”。所以但凡是藍籌股一般都出現在國家的支柱產業中,藍籌公司也都是行業龍頭企業。

有些公司經營得很好,業績也很優良,比如“小商品城”,但是從其所處的行業屬性來看,絕對稱不上藍籌股。而像“寶鋼股份”,“中國國航”這樣的上市公司處在鋼鐵、航天這些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中,就具備藍籌公司的特質。特別的,中國還處在工業化的初級階段,所以製造業更容易誕生藍籌,而在零售業或餐飲服務業,在國外能看到沃爾瑪、麥當勞等藍籌公司,國內卻很難發掘到。

藍籌公司也一定擔當著產業領袖的角色,是產業價值鏈和產業配套分工體系的主幹和統攝力量。不僅在規模上,在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上都是這個行業的代表。比如寶鋼,它在原材料鐵礦石價格的談判上,在行業裡就有相當的分量。而其板材產品,也會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個標準。

微信公眾號:cngold-com-cn (長按複製),或搜【中金網】,獲得更多免費信息實時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