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春運火車票,已經開始搶了,在這個號稱史上最難搶票季的今年,不知道你搶到票了嗎?還是沒有到你買的日子,雖然說寒潮很冷,但是現在春運很熱。在看著12306的同時,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古代有沒有春運,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搞明白,古代是什麼時候過年,是什麼時候有過年的這個習俗。

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年在古代稱為載,夏朝的時候稱為歲,商朝的時候稱為祀,到了周朝的時候,才稱為年。那麼據此推算的話,在周朝就出現了現在年的雛形。那麼古代的“春運”也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古代“春運”需要回家的都是哪些人呢,在外遊學的學生,在城市做生意做手藝的商人,其實從漢朝開始,中國社會就出現了大量南人北官,北人南官的現象。官員也就成了古代“春運”主力軍。那如果在古代,春節假期只有七天的話,根本也就回不到家,也可能春節也就在路上過完了。所以在明清的時候,春節放假時間為一個多月。

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隋朝詩人薛道衡,有一詩《人日思歸》,裡面說到“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所謂的“人日”,就是正月初七,薛道衡當時從北方來到南方,並沒有在過年趕回家與家人團圓,看到節日氣氛,心裡當然就無限的鄉愁了。所以這首詩,從側面反映說明古代春運也回家難。

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古代春運到底難在哪裡呢?最主要的春運工具只有自己的腳步行,優點是:省錢;缺點是費時,費鞋。這一天差不多能走50裡地相當於現在的25公里,最多就是從北京的天安門走到通州,當然也可以不用走路,有馬車,驢車,騾車。這個優點就是省力,不用自己走路,但是不管你用的是馬車,驢車,騾車,那都花費很多錢,速度也沒有快到哪裡去,畢竟也是畜力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一天能走50-70裡地,但是坐馬車也是相當不舒服的,很顛簸。現在我們做車回暈車的話,在古代會更暈。

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在古代有一種說法“南船北馬”。北方由於陸路比較多用車比較多,南方河道比較多所以用船比較方便,而且一輛車最多裝3-5個人,而一艘船,可以裝很多人。所以坐船是很優惠的。當然坐船的也是有缺點的,春運是在冬季,河道容易結冰,而且坐船的速度也不是很快,我們知道李白有一句詩:千里江陵一日還。這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一日根本走不了千里,如果要是逆水行舟的話,一天也就是30裡,還沒有步行快。

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古代的春運也是要買票的。雖然不用擔心一票難求,但是買票確實存在的,我們已唐朝為例子。開元年間九品官員的年薪是3817文錢,假設你回家的路程是600裡,用馬車來算的話,一天能走70裡地,走100裡的費用是100文錢,走山路的話還需要加錢120文,所以600里路一個人至少需要600文錢。還沒有算行李和家屬。

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坐船呢,要便宜一些。逆水行舟的話一天是15文錢,順水行舟一天是5文錢,但是600裡地下來,也就是50-60文錢,所以古代也就是有錢人才能做得起馬車,與水船。還有這才是路費,還有花銷路上的吃喝。這回一趟家,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出去了。

春運第一天!春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老祖宗春運回家更難

所以古代在外想回家一趟的人,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所以沒錢又沒有時間的,過年也就只能賦詩一首了。感嘆一下你的思鄉之情。唐代詩人王灣在《次北顧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翻譯成現在的意思就是,我想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