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鬥周立波 唐爽科研成果登上《自然》

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目前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的青年科學家唐爽

,在經過4年多的努力後,終於在日前迎來了自己科研生涯中的又一個里程碑。他發明的一項關於精準測量電子傳導和散射行為的新理論方法獲得學界及工業界認可,並於日前被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的科學報告頻道收錄和發佈。

纏鬥周立波 唐爽科研成果登上《自然》

唐爽與原港科大校長朱經武院士出席量子半導體物理峰會

該發明可用於提高電子、信息、芯片、傳感器、能源等各種行業的多個領域的器件的性能。該研究曾受到美國空軍、海軍科研部門的經費支持,也得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美國通用電氣等學界和工業界實驗數據的驗證,並可能被IBM等公司直接採用。

目前在紐約州立大學和IBM合作校區任教及從事科研的唐爽表示,此次發表該項成果,也是為了紀念他的已故導師、麻省理工學院首席教授崔瑟豪斯院士。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郝慶教授對這一成果所做的第三方評價認為:“瞭解各種輸運相關器件中的電子散射行為,對提高器件新能至關重要。唐教授的這項成果為研發各種電子材料及其器件提供了關鍵的一步,開拓了電子類器件的新未來。”

唐爽原籍四川成都,公開資料顯示,他於2012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導師崔瑟豪斯共同提出了“唐爽崔瑟豪斯理論”受到了科研界和工業界的高度關注。2017年初他受邀參加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的一次創新教育研討活動,事後因搭乘同是會議嘉賓的脫口秀名人周立波的車而被捲入警方對周非法持槍持毒案的調查。但在對DNA和指紋進行化驗比對後,檢方和大陪審團消除了對唐爽的懷疑,並將其撤出該案。作為一名青年物理學家,今年四月他曾應美國空軍科研部邀請,與原港科大校長朱經武院士等一起出席由全世界幾十位頂尖科學家參與的量子半導體物理峰會,討論各自領域下一個十年的科研方向。唐爽曾多次表示,他希望未來有機會回到國內高校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