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後,1996年黃金一代重排座次

1996年是NBA名副其實的黃金年,不僅僅是因為邁克爾喬丹開始了第二個王朝,也是因為這一年出現了像艾佛森、科比、納什這樣殿堂級的人物,在之後的十年裡,他們成為聯盟的中堅力量。狀元艾佛森一直都沒有辱沒這個頭銜,成為聯盟最具傳奇色彩的“街頭教父”,13順位被選中的科比也曾佔據聯盟第一人的“交椅”,15順位的納什更是三年內兩奪MVP。小奧尼爾曾說“看看這些名單上的人,簡直不可思議”。在洗盡鉛華,退居二線後,他們的座次也悄然發生變化。

20多年後,1996年黃金一代重排座次

第一位:科比布萊恩特,一個第13順位的菜鳥成長為曾經的NBA“一哥”,偏執的沿著自己的路走,也走出了屬於自己的5冠之路。

第二位:阿倫艾佛森,老實說排第二對AI有些不公平,他的能力絕不比科比差,如果要找個理由,那就是他的命運似乎跟“榜眼”有關,畢其一生未獲得總冠軍。

20多年後,1996年黃金一代重排座次

第三位:史蒂芬納什,他可能永遠拿不到單場81分,但他卻衛冕了常規賽MVP,那些年人們最愛看的是科比的得分,AI的突破,還有就是納什的傳球。

第四位:雷阿倫,還記得那年熱火與馬刺總決賽第6場麼,“君子雷”天生為絕殺而生,直到今天他還是那個投進三分最多的男人。

第五位:傑梅因.奧尼爾,強悍的作風,靈活的腳步,諸多的得分手段,如果沒有“奧本山”事件,天知道步行者會有怎樣的成就。

第六位:馬庫斯.坎比, “榜眼”出身的坎比確實有榜眼的特點,多災多難,傷病一直揮之不去,但他確實最忠誠的禁區守護者,“最佳防守隊員”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七位:伊爾戈斯卡斯,“大Z”是黃金一代技術性中鋒的代表,擁有了歐洲大個子特有的有點,比如不遜於姚明的手感。

第八位:斯蒂芬馬布裡,NBA時期的馬布裡是名副其實的“孤狼”,也是那個時代聯盟最好的組織後衛之一,在NBA賽場征戰10多年,譭譽參半,但轉戰CBA後,“孤狼”不孤,榮譽加身。

第九位:安東尼沃克,曾經的“波士頓雙子星”,苦命的“胖頭陀”,新秀賽季,他是被當做“魔術師”接班人的存在。

第十位:拉希姆,96年的“探花”,新秀賽季場均18.7分,6.9籃板,2.2助攻,全能大前鋒的代表,進攻犀利,但防守飽受質疑,再加上時不時的傷病,他註定是96級的悲情人物。

第十一位:德里克費舍爾,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偶爾還能上演神奇絕殺,每個球隊都需要此等精神領袖。

第十二位:斯托亞科維奇,他曾是聯盟最好的三分投手,國王隊成就了他,但他卻沒有成為“國王”,相比畢比的大心臟,佩賈總是在關鍵時候掉鏈子,他是球星,但不是超級球星。

20多年後,1996年黃金一代重排座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