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周兵打過長江,他派樞密使陳覺奉表後周,“請求”傳位

害怕周兵打過長江,他派樞密使陳覺奉表後周,“請求”傳位

後周佔領了南唐江北的十四州,增加了賦稅來源,兵員也得以補充。按照王樸在《平邊策》中提出的設想,柴榮的下一步是渡江,攻佔金陵和南唐的江南各州,完成統一中國的第一個步驟。

害怕周兵打過長江,他派樞密使陳覺奉表後周,“請求”傳位

後周的軍隊,在長江北岸忙忙碌碌,作著各種各樣的準備。這裡面,既有確確實實渡江誰備的成份,也有虛張聲勢的因素。李璟在金陵,聽著呈上來的有關周軍在江北活動的表奏,看著長江中周軍船隻穿梭往來內心不安,不敢觀看,但又忍不住想看。越看越急,越看越怕,越看越氣。左右大臣見李璟如此,怕李璟急出病來,命宮人用屏風把朝北的窗口一一擋住,免得李璟觀看後觸景傷情。

窗口固然可以擋住,但奏報卻不得不呈上。南唐中興元年,即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二、三月間,李璟連續得知柴榮在揚州、瓜州、泰州、迎鑾鎮(今屬江蘇)視察及周軍在長江北岸演習的消息。

李璟害怕周兵打過長江,派樞密使陳覺奉表後周,“請求”傳位太子李弘冀,南唐作為後周的藩邦,去皇帝稱號,自稱“唐國主”。又盡獻江北尚未被後周攻佔的州縣廬、舒、蘄、黃(州治分別為今安徽壽縣、潛山和今湖北蘄春、黃岡)四州。鄂州(今湖北武漢市)的漢陽、漢川兩縣在長江以北,也一併割獻後周。每年進貢土特產及銀兩數十萬兩。同時請求:江南不臨海,無法產鹽,請求把設在海陵(今江蘇泰州)的鹽監歸屬南唐。

害怕周兵打過長江,他派樞密使陳覺奉表後周,“請求”傳位

柴榮得知李璟已無條件同意向後周割獻江北之地的信意,馬上作出反應,履行原來許諾的“罷兵”之議。要求南唐廢除自己的年號中興,以後周的顯德作為年號。勸阻傳位太子之舉,但李璟必須改皇帝之號為“江南國主”。又認為海陵在長江之北,無法讓周、唐的官吏雜居江北一地,不許鹽監歸屬南唐。但答應每年供應“贍軍鹽”三十萬石,以滿足南唐境內軍民的生活之需。“反應”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李璟最關心的是罷兵。柴榮以自己的名義,正式通知李璟:沿江周軍以及兩浙錢弘俶、湖南周行逢、荊南高保融同時撤兵,誇廬、蘄、黃、舒四州的周軍,也立即停止軍事行動。退居他處,等待唐軍將士及家屬撤離後再進入以上四州。

李璟得到了後周罷兵,即不攻佔金陵和江南各州的許諾,放下了壓在心頭的一塊石頭。他立即派同平章事馮延已給事中國霖出使後周,以犒軍的名義進獻銀、絹、錢、茶谷共百萬。還在給柴榮的“進獻表”中稱:“今既六師返施,萬乘還京,合申解甲之儀,粗表充庭之實。”同時在南唐境內下令去帝號,自稱國主;去交泰年號(公元958年,正月,南唐改元中興,五月改元交泰),稱周朝顯德年號。原來的天子儀制,一律降損。避周信祖(即郭威祖父的祖父,名璟)名諱,改李璟為景。同時奉表向柴榮謝恩,謝表中有“天地之恩厚矣,父母之恩深矣。子不謝父,人何報天”的話。

害怕周兵打過長江,他派樞密使陳覺奉表後周,“請求”傳位

柴榮見李璟向自已臣服,又作出了進一步的表示:釋放在交戰中俘獲的馮延魯、許文稹、邊鎬、周廷構及其他士卒五千多人,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李璟派他的兒子李從善和大臣鍾謨上貢周朝,出使開封。臨回金陵之前,柴榮詢問鍾謨:“江南現在是否操練土卒,修築城池?”

鍾謨見問起這個問題,不知柴榮的用意,只好如實回答“既然已向陛下稱臣,怎麼還敢做這種叛逆之事?”柴榮聽了,神色莊重地告訴鍾漠和李從善:“你們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大周與江南,過去是仇敵,今天已是一家。我在世之日,江南不反叛,我決不舉兵南下,這是肯定無疑的。但人生難於預料,我不在之後,雙方關係如何發展,我很難估計,也無法保證。回去告訴你的國主:可乘我健在之時修復城郭,訓練部卒,據守重要之處,為了江南國主的子孫,也為了江南各州的百姓。”

鍾漠和李從善聽到這兒,感激涕零,叩頭不止。回來向李璟稟告,李璟也感動不已,向北遙拜。於是命人修復金陵及各州的城池,各州成兵少的地方,也讓通過召募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