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回購一邊減持 亞光科技高額回購計劃受質疑

近日,亞光科技公告稱將拿出最高3億元進行股票回購,但蹊蹺的是,確定回購計劃的同時,公司第四大單人股東宣佈減持。而回購的背後,是實控人及控股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面臨平倉的風險。同時,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有1.35億元,是否有能力回購值得懷疑。

實控人高質押下屢推回購

1月2日晚間,亞光科技公告稱,公司3億元回購計劃已開設專項賬戶,進入可實施階段。這意味著,亞光科技在2018年9月以來屢次推行的回購計劃終於實現。

亞光科技早在2018年9月17日就曾提出一次回購計劃,回購總額為1億元-2.4億元。但是回購計劃並沒有通過股東大會審議,否決原因是部分股東雖然同意回購,但認為回購方案並非最優方案,希望公司進一步研究,重新制定更優方案。

回購方案失敗後,2018年11月26日早間,亞光科技控股股東太陽鳥再次提出新的回購方案。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實施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含3億元),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含1.5億元)回購公司股票,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12元/股。此次回購計劃已獲董事會審議,並於1月2日開設專項賬戶,進入可實施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回購計劃在發佈《公司法》最新修訂版出臺之後。根據《公司法》最新修訂版相關條例,此次回購不再需要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只需要董事會審議即可。這意味著,亞光科技的回購計劃可以直接繞過上次使回購計劃流產的股東大會,直接進入可實施階段。

自2018年9月以來,亞光科技屢推回購計劃的背後,是其實控人及控股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面臨平倉的風險。

從亞光科技的盤面來看,近兩年來亞光科技的股價一路下行。2017年累計下跌20.05%,2018年累計下跌24.17%。1月2日,亞光科技股價收報9.27元/股,股價距離2017年2月27日創下的階段新高21.98元,下跌一半多。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亞光科技控股股東太陽鳥有1.55億股股票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所持股份的95%。雖此後解押了一些股份,但受股價下行影響,又不斷補充質押。其中,2018年10月,亞光科技實控人李躍先及控股股東太陽鳥進行了兩次補充質押。截至目前,亞光科技實控人李躍先已累計質押1478萬股股票,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100%;亞光科技控股股東太陽鳥及一致行動人李躍先、趙鏡所持有公司的股份累計被質押1.5億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82.27%,佔公司總股本的26.73%。

此外,截至2018年10月22日,太陽鳥控股已將其持有的2668萬股辦理了擔保與信託登記手續,佔其持有股份的14.67%。這意味著,亞光科技控股股東目前已將所持股份的96.94%質押或擔保出去,如果股價進一步下跌,可供補充質押的彈藥已經寥寥無幾,亞光科技實控人及控股股東將面臨極大的平倉風險。

核心資產股東減持

2018年10月30日,亞光科技曾公告稱,其持股5%以上的股東周蓉,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該公司不超過1119.59萬股股份,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根據亞光科技2018年三季報,截至2018年9月底,周蓉共計持有公司3058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5.46%,為第四大單一股東。周蓉所持股份已經於2018年10月24日全部解禁流通,這意味著在亞光科技此次股權回購期間,周蓉可以在二級市場拋售其所持有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周蓉是亞光科技前身太陽鳥遊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的亞光電子的股東,亞光電子現在是亞光科技的核心資產。在亞光科技股價低迷階段,且在2018年9月17日明確公佈回購計劃後,亞光科技核心資產股東宣佈減持,針對這一狀況,中國證券報記者致電亞光科技,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周蓉確實在做減持,但目前減持股份數量不高,仍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另外,亞光科技2018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東太陽鳥持有公司1.65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9.47%,其中流通股1.03億股。而三季報中,控股股東太陽鳥持有公司股份變為了1.45億股,持股比例降至25.95%,其中流通股已減少至8364萬股。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太陽鳥有1940萬股流通股減少了。

針對此事,亞光科技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變動的原因是因為太陽鳥部分股權劃轉至擔保信託專戶,用於其對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債券股份進行擔保。

亞光科技2018年10月11日發佈的關於回購股份事項前十名股東持股信息的公告顯示,前十大股東中,確有擔保及信託財產專戶。太陽鳥控股—西部證券—17太陽鳥EB擔保及信託財產專戶持有1968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3.53%,為公司第八大股東。

相關市場人士認為,太陽鳥雖沒有實施減持,但劃轉至擔保及信託財產專戶的股份存在變化可能,未來或被債轉股。

回購能力成謎

亞光科技原名太陽鳥,主要從事高性能複合材料船艇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2017年,公司收購了亞光電子97.38%股權,在原油高性能複合材料船艇業務的基礎上,新增半導體元器件與微波電路及組件(合稱軍工產品)生產業務,力求轉型,公司於2018年1月25日更名為亞光科技。

然而這次轉型,並沒有給亞光科技的業績帶來多大改善。

亞光科技披露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開始,亞光科技已經不能靠日常經營實現現金來源。亞光科技2016年年報顯示,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31.16萬元。2017年年報顯示,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下降至-1133萬元,同比下降3535.41%。2018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已經降至-1.51億元。

根據亞光科技2018年三季報,截至2018年9月底,亞光科技賬面的貨幣資金餘額為2.54億元,而其短期借款卻高達8.89億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8年9月30日,亞光科技母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有1.35億元,其賬面資金連此次回購的最低限額1.5億元都無法承擔。

同時,亞光科技還揹負著4.18億元的長期借款及1.18億元的長期應付款。在如此大的資金壓力之下,實施高額回購計劃能力讓人生疑。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