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意外跌倒上了熱搜,醫生提醒要小心顱內“不定時炸彈”!

音樂人意外跌倒上了熱搜,醫生提醒要小心顱內“不定時炸彈”!

幾天前,創作過《旋木》、《征服》等歌曲的知名音樂人袁惟仁站起轉身意外摔倒,之後因腦溢血而昏迷。緊急腦部手術後,現已脫離危險,仍在醫院觀察。

音樂人意外跌倒上了熱搜,醫生提醒要小心顱內“不定時炸彈”!

▲袁惟仁腦溢血上了微博熱搜

這腦溢血究竟是啥病

摔一跤後果怎麼如此嚴重呢?

音樂人意外跌倒上了熱搜,醫生提醒要小心顱內“不定時炸彈”!

腦溢血

市三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頡奎說,腦出血雖然可因外傷引起,但急性腦血管病的分類中,一般都是指非外傷性的,又稱原發性或自發性腦出血。“患者很有可能是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再導致他摔倒。當然,這要通過檢查確診。”頡奎說,顱內動脈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腦中的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一旦引爆,後果不堪設想。

01

病例

病起如山倒,男子頭痛險送命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正是家庭的頂樑柱

來廣東務工的何先生卻因一場疾病

經歷了猝不及防的驚變

他的家庭也差點天翻地覆

頡醫生回憶說

音樂人意外跌倒上了熱搜,醫生提醒要小心顱內“不定時炸彈”!

何先生正是遇上“猝死疾病”顱內動脈瘤。幸虧送醫及時,在神經外科團隊的有效搶救下,終於擺脫危險。

何先生被120緊急送往市三院

家屬告訴醫生

何先生平時身體健康,作息規律

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發病當天,何先生本該起床去上班,突然說自己頭痛欲裂,持續了近2個小時,並伴隨著劇烈的嘔吐。

市三院神經外科醫護團隊立即展開了一系列規範有效的搶救措施。經檢查,何先生被診斷為右側大腦中動脈動脈瘤破裂、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

病情來的毫無徵兆,又十分兇險。醫護團隊立即展開爭分奪秒的搶救,頡奎主刀,為患者在全麻下行“右側大腦中動脈動脈瘤開顱顯微夾閉術”。

顯微鏡下手術是一項極細微、精細的手術,頡奎透過放大15倍視野,極為輕柔而準確地進行每一個操作。術中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動脈瘤二次破裂,甚至大量失血而休克,乃至死亡可能。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術後併發症如血管痙攣導致腦組織缺血而梗死。大約4個多小時後,手術終於順利完成了。

因手術及時

患者脫離了生命危險

轉入普通病房

手術後,他神志清楚、思維敏捷

四肢無功能障礙

02

莫僥倖

常規體檢難以篩查出“腦部不定時炸彈”

人到中年時

許多人也關注身體健康

會堅持健身、每年定期體檢等

這其實還不夠

“因為目前國內體檢都是屬於大眾型的,很少涉及腦血管。”頡醫生說,即使有增加深度體檢項目,如頭顱CT/MR平掃,也只能發現比較大的動脈瘤,而對常規顱內未破裂動脈瘤檢出率幾乎為零。顱內動脈瘤的篩查,目前只有頭顱CTA和頭顱MRA相對靠譜。

據臨床統計

在腦血管疾病中

顱內動脈瘤的發病率位居第三

僅次於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

頡醫生說,每年,我國都有15萬以上的動脈瘤患者發病。30%左右的患者首次顱內動脈瘤破裂就可能導致死亡。

發病原因

顱內動脈瘤,簡單地說是腦血管上的異常膨出,這是一種良性疾病。其發生原因第一位是先天性的(遺傳),而高血壓、動脈硬化、熬夜、抽菸、酗酒等可能是生長及破裂的誘發因素。

它的可怕之處在於其潛在性,可能很多時間是靜息的,與攜帶者和平共處,但它在某種條件下(緊張、便秘、勞累、血壓增高或波動明顯)發生破裂,危害極大。

發病症狀

顱內動脈瘤發病那麼可怕,它是否會發預警呢?

頡奎說,按照“臉--手--語言”判斷規則,市民有突發劇烈頭痛,伴隨噁心、嘔吐,肢體偏癱,言語不清,並伴有或不伴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礙等症狀時,就要懷疑是腦出血了。

“跟中風症狀差不多,表現最明顯的是沒有高血壓病史,頭痛非常劇烈,往往病人自訴是頭跟爆炸一樣。”頡奎說,這種患者要儘快送醫。在臨床接診中發現,25-30%的這類病人在送到醫院前,心跳呼吸已經沒了。

醫生提醒

頡奎提醒,秋冬季氣溫降低,寒氣刺激人體血管收縮,血管負荷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腦溢血和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當突發劇烈頭痛、伴隨噁心、嘔吐,肢體偏癱、言語不清,並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時,就要高度懷疑腦出血,儘快送醫。

頡奎提醒,人到中年,記得每3~5年記得做個頭頸CTA,對顱內血管了解比較清晰和徹底,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早做處理,精準治療,讓這顆”不定時”炸彈變成啞彈。

音樂人意外跌倒上了熱搜,醫生提醒要小心顱內“不定時炸彈”!

本公眾號育兒、孕媽、耳鼻喉、皮膚、眼科、中醫交流群都成立了,內有醫生免費諮詢,如加入,請加小編微信:DGRBjkxgj,拉你入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