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能集团:“程序化”生产节本增效 用“智造”实现高质量发展

亿能集团:“程序化”生产节本增效 用“智造”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人变身“程序员”,操作全自动套号码管端子压着机,导入软件编程数据,很快形成机器加工代码,随着对着1:1实物投屏的电脑,进行实物操作……这是记者昨日在位于扬中市经开区的亿能集团生产车间里看到的一幕。

“放下工具,用数据干活”,看似操作工手上动作简单变化,实则是企业智能化运作迈出的一大步。据亿能集团总经理周涛介绍,2018年,公司新上了镇江市首个工程电气产品全流程的智能工厂大数据平台项目,以及智能型开关柜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在我市率先推出的电气产品二次导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通了各个环节的数据联通问题,相对于传统生产模式,预计可节省原材料用量30%至50%,缩短生产周期50%,降低接线错误25%。”

技术总监王宽解释,电气产品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传统的链式工作方式,各工段工作容易积压,出现分工不均等问题,生产周期也比较长,“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原材料库存积压严重、材料用量没有数据依据,并且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而电气产品二次导线一体化解决方案,能真正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化,“从电气图纸设计、二次电缆走向布置规划、导线及耗材使用量监控,到二次导线自动断线、剥皮、套线号管、压线鼻子等加工应用,全部呈现在数字化软件平台上,一目了然。”

他再以接线环节为例,“按照传统方式,工人主要是靠经验判断用料多少,难免存在误差,造成浪费,现在数据全部进系统,哪里该接线、接多长,数据说话,工人只要对着1:1投屏的电脑,进行实物操作就可以了。”

2017年5月,亿能集团与江苏理工学院签订《面向ETO型成套电气行业的智能工工厂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协议,计划总投入2000万元,分两年两期实施亿能集团智慧工厂大数据平台项目,探索建立“高企+高校”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

智能化转型也给亿能带来了飞跃式发展,企业产值和销售实现大幅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亿能集团完成产值8.5个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2.24%;实现销售收入8.2个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0.57%;完成利税7500万,比上年同期增长26.58%。 (孙薇 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